第五十條 違反本法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可以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損毀或者擅自移動永久性測量標志和正在使用中的臨時性測量標志的;
(二)侵占永久性測量標志用地的;
(三)在永久性測量標志安全控制范圍內從事危害測量標志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動的;
(四)在測量標志占地范圍內,建設影響測量標志使用效能的建筑物的;
(五)擅自拆除永久性測量標志或者使永久性測量標志失去使用效能,或者拒絕支付遷建費用的;
(六)違反操作規(guī)程使用永久性測量標志,造成永久性測量標志毀損的。
【釋義】
本條是關于違反有關保護測量標志的規(guī)定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guī)定。
一、本條所稱違反本法規(guī)定,是指違反本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第三十七條和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
本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毀或者擅自移動永久性測量標志和正在使用中的臨時性測量標志,不得侵占永久性測量標志用地,不得在永久性測量標志安全控制范圍內從事危害測量標志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進行工程建設,應當避開永久性測量標志;確實無法避開,需要拆遷永久性測量標志或者使永久性測量標志失去效能的,應當經(jīng)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涉及軍用控制點的,應當征得軍隊測繪主管部門的同意。所需遷建費用由工程建設單位承擔”。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guī)定,“測繪人員使用永久性測量標志,必須持有測繪作業(yè)證件,并保證測量標志的完好”。測量標志是國家的一種基礎性設施和寶貴財富,它是各部門、各地方的測繪單位在測量時建立和測量后留存在地面和地下的各種標志與建筑物,是廣大測繪人員長期艱苦奮戰(zhàn)付出巨大代價所得到的重要成果。因此本法對測量標志的保護管理單設一章作出具體規(guī)定。
二、對違反測量標志保護管理的行為,本條以列舉的方式作了規(guī)定,包括以下六種:
1.損毀或者擅自移動永久性測量標志和正在使用中的臨時性測量標志的行為。永久性測量標志一經(jīng)建立,將長期發(fā)揮作用,一旦遭到損毀或移動將造成嚴重損失和后果。一般恢復一座永久性測量標志要付出建造時幾倍的工作量,高等級的永久性測量標志一旦破壞將很難恢復,直接影響國家的建設。損毀測量標志,是指人為地造成測量標志部分或全部失去效能。擅自移動測量標志,是指未按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履行報批手續(xù),或超越職權挪動、遷建測量標志,改變測量標志原來的地理位置或高程。損毀或者擅自移動測量標志,都屬于故意破壞測量標志的行為,都要依照本條規(guī)定追究其法律責任。
2.侵占永久性測量標志用地的行為。建設一座永久性測量標志需要在測定的位置上占用一定的土地,任何人、任何單位都應以國家建設為重,為永久性測量標志用地提供方便,更不得侵占永久性測量標志用地。
3.在永久性測量標志安全控制范圍內從事危害測量標志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動的行為。永久性測量標志安全控制范圍,是指為了保障測量標志的安全及其使用效能,防止人為破壞和減少自然的侵蝕,依法在永久性測量標志周圍劃定的,禁止進行某種活動的區(qū)域。從事危害測量標志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動一般包括采礦、取土、挖沙、采石、爆破、射擊以及其他危害測量標志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動。
4.在測量標志占地范圍內,建設影響測量標志使用效能的建筑物的行為。主要包括在兩個相鄰的測量標志之間建造建筑物,使測量標志之間不能通視;在有測量標志的占地范圍內建造建筑物,妨礙測量標志的使用效能等違法行為。
5.擅自拆除永久性測量標志或者使永久性測量標志失去使用效能,或者拒絕支付遷建費用的行為。由于工程建設需要拆除或者使永久性測量標志失去效能的,應當按照本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的審批程序進行報批,有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同意后方可拆遷。否則,就屬于本法規(guī)定的違法行為,就要承擔本條規(guī)定的法律責任。
6.違反操作規(guī)程使用永久性測量標志,造成永久性測量標志毀損的行為。按照正確的操作規(guī)程使用永久性測量標志,是保證測量標志完好無損的一個先決條件,否則,就會對永久性測量標志造成毀損。實施這一違法行為的行政管理相對人主要是測繪人員。
三、根據(jù)本條規(guī)定,追究違法行為人法律責任的形式有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三種形式。
1.行政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兩種方式。本條規(guī)定的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兩種。同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按照權限對違法行為人提出責令改正的要求。本條規(guī)定的罰款是一種并罰的行政處罰措施,即它在本條中不能單獨使用,而是由有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權限根據(jù)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jié)和造成的后果等具體情況,在作出警告處罰的同時,決定是否給予罰款的處罰,這種處罰可以處,也可以不處。本條規(guī)定的具體罰款數(shù)額是五萬元以下,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幅度由有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確定。同時,對尚不構成刑事處罰的,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本條未對行政處分的種類作出規(guī)定,可由行政機關根據(jù)違法行為的輕重、造成危害程度的大小等具體情況,作出具體的行政處分決定。
2.民事法律責任。根據(jù)本條規(guī)定,凡是實施本條所列舉的違法行為之一,給他人(主要指測繪單位)造成經(jīng)濟損失或者其他損失的,應當依照民事法律的規(guī)定,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本條規(guī)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是賠償損失。按照本條規(guī)定,承擔賠償責任的條件是:第一,有違反保護測量標志規(guī)定的行為;第二,給有關單位造成了損失;第三,違反保護測量標志規(guī)定的行為同有關單位的損失之間有著必然的因果關系,即有關單位的損失是由違反保護測量標志規(guī)定的行為造成的。上述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如果沒有違反保護測量標志的規(guī)定,或者雖有這一條件,但并未給有關單位造成損失,都不應承擔賠償責任。賠償損失應當堅持完全賠償?shù)脑瓌t,凡屬因承擔民事責任一方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都應當賠償。
3.刑事法律責任。實施本條所列舉的違法行為之一情節(jié)特別嚴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的規(guī)定承擔刑事責任。涉及的刑法主要罪名是第三百二十三條規(guī)定的故意破壞永久性測量標志罪,即違法行為人明知是受保護的永久性測量標志,而故意予以破壞的,才構成犯罪。對故意破壞永久性測量標志的犯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2000修訂)
2000-07-08外國企業(yè)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
2010-11-19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3-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三號
2009-04-2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條約》的決定
2007-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3年修訂)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lián)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決定
2002-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xié)定》的決定
2003-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5-03-0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
1982-12-04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已修訂)
1992-04-30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再次答復
1991-03-07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3-03-20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yè)銀行法(1995年)
1995-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籌備委員會工作規(guī)則
1998-05-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退耕還林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不動產(chǎn)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guī)定
2019-04-26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