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條 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并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處理;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并經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免予承擔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于環境民事責任的規定。
環境民事責任是指公民、法人因污染和破壞環境,造成被害者人身或財產損失而應承擔的民事方面的法律責任。
(一)承擔環境民事責任的方式:
(1)排除危害。主要是指由于環境污染和破壞對他人造成人身或財產危害的排除。包括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的危害的排除。
(2)賠償損失。環境污染和破壞引起的損害賠償的范圍,主要是財產損失和人身損害。
(二)追究民事責任的程序:
對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當事人可以選擇行政處理或司法解決兩種程序。
(1)行政處理。行政處理是依照當事人的請求,由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依法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對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作出調解處理。
(2)環境民事訴訟。環境民事責任的行政調處不是解決糾紛的必經程序。受害人有權選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免責條款:
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并經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免予承擔責任。
【關聯法規】
《水污染防治法》第55-56條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48條
《大氣污染防治法》第62-63條
《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61條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84-87條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59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訂)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2010-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失效]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第一條修正案》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2006)
2006-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再次答復
1991-03-07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
2002-10-28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自然災害救助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旅行社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關于印發《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
201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08-08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05-20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通知
2011-07-30個體工商戶條例
2011-04-16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06-11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567號)全文
2009-11-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雪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
2009-11-12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