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具有代表性的各種類型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域,珍稀、瀕危的野生動植物自然分布區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域,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地質構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區、冰川、火山、溫泉等自然遺跡,以及人文遺跡、古樹名木,應當采取措施加以保護,嚴禁破壞。
【釋義】
本條是關于對特殊區域環境保護的規定。
特殊區域環境保護是指國家和社會為使特殊區域環境免遭人類活動不利影響而采取的維護、保留、恢復等措施的總稱。它是環境和資源保護的一個重要方面。
特殊環境保護區域大致包括:
(1)生態功能保護區。指在保持流域、區域生態平衡,防止和減輕自然災害,確保國家和地區生態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江河源頭區、重要水源涵養區、水土保持的重點預防保護區和重點監督區、江河洪水調蓄區、防風固沙區、重要漁業水域,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區域,依照規定程序劃定一定面積予以重點保護、建設和管理的區域。
(2)自然保護區。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以及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體或者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
(3)風景名勝區。指按法定的條件和程序劃定的,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并具有一定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可供人們游覽、休息或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
(4)文化遺跡地。指具有一定科學、文化、歷史、教育、觀賞價值的自然或人文景物、現象及其保留或遺跡地。
對于特殊區域環境保護的措施,通常包括:
(1)劃定區域范圍,確定保護對象;
(2)設立保護機構,完善保護體制;
(3)分類分級保護,合理開發利用;
(4)采取封禁措施,限制人為活動等。
【關聯法規】
《水污染防治法》第12條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33條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第11、18條
《海洋環境保護法》第20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孫際泉、牛克乾等的任免)
2010-02-26政務院及其所屬各機關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暫行組織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的決議
1981-03-06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排污費的種類及其適用條件的答復
1991-05-1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96修正)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96修正)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協定》的決定
1996-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產生辦法
1999-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訂)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修訂)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1996-03-1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條第31條的決定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1999年)
1999-12-25博物館條例
2015-02-09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關于印發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