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
第三十四條 教育教學工作應當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統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釋義】
本條是關于教育教學工作的方針和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方面的規定。
義務教育法第3條規定:“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本條具體說到教育教學工作的方針和培養目標,仍然是要推進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
所謂德育,就是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教育。所謂智育,就是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等的一種教育活動。所謂體育,就是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增強體質并強健精神的一種教育活動。所謂美育,又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和鑒賞美,以及表達美、創造美的能力的一種教育活動。
一、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教學過程是指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掌握系統科學文化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能力,增強體質,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過程。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如下: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統一的規律;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掌握知識與提高思想品德相統一的規律;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統一的規律;教師指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等。
義務教育法規定,教育教學工作應當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這在義務教育階段,對于我們研究利用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推進實施素質教育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素質教育的內涵與特征
素質教育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它的內涵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當初提出素質教育的命題主要是針對應試教育弊端,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素質教育的認識不斷深化,素質教育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拓展。今天人們通常把素質教育理解為一種旨在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教育,以注重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美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為基本特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修正)
201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9-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的決定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83-09-02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01-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在一九七九年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將革命委員會改為人民政府的決議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確認1955年至196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國家安全機關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83-02-02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06-29期貨交易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
2012-10-18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3-02-03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
2013-01-06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意見
2012-04-17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