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規定了監督管理機構的有關問題,具體規定了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派出機構的設立、職責,以及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其派出機構的領導與管理方式;規定了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從事監督工作的人員的任職條件、行為準則,以及不得兼職和保密義務;規定了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監督管理程序公開,建立監督管理責任制度和內部監督制度;規定了國家審計、監察等機關依法對監督管理機構的活動進行監督。同時,還規定了監督管理機構在處置金融風險、查處有關金融違法行為等活動中,地方政府和各級有關部門配合和協助的義務等。
????第八條????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根據履行職責的需要設立派出機構。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派出機構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
????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派出機構在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授權范圍內,履行監督管理職責。
????[釋義]????本條是對銀行業監督機構的派出機構的設立、職責及對其領導與管理方式的規定。
????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成立后,原由中國人民銀行行使的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督管理的職能主要轉由其行使。與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一起,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成為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督管理的三個金融監督管理機構之一。
????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負責對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監督管理的工作。與其他金融機構不同,銀行業金融機構數量大、設置區域廣,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為了依法做好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監督管理工作,應當根據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需要,設立派出機構。但是派出機構不是設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據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需要設立。目前,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派出機構的設置工作正在進行。
????按照本條規定,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其派出機構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所謂統一領導和管理,是指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其派出機構實行垂直領導,其機構設置與人員配備不受地方管理。地方各級政府要保障和支持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派出機構貫徹
執行法律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但不得干預其正常的業務活動。
????目前,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派出機構擬設省、市各級,必要時也設立縣級機構。派出機構的主要任務是,在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領導下,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制定并發布的有關金融監督管理的命令和規章,在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授權范圍內,對本轄區內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監督管理,承辦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交辦的其他事項。需要強調的是,派出機構必須在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授權范圍內活動,其活動不得超越授權的范圍;同時,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進行授權也不得違反法律的規定,法律規定必須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履行的職責,不得授權派出機構履行。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附帶說明:國務院提交的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草案對監督管理機構通篇使用“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期間,有的常委委員提出,從草案內容看,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監督管理,不完全是由中國銀監會實施的,其各級派出機構在其授權范圍內也要實施,建議明確哪些條款只適用于中國銀監會,哪些條款適用于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因此,在銀監法中,將適用于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的條款中“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修改為“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只適用于中國銀監會的,保留“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
????第九條????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從事監督管理工作的人員,應當具備與其任職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業務工作經驗。
????[釋義]????本條是對從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一定資格的規定。
????銀行業是風險行業,商業銀行是特種企業,負債經營,一旦發生風險,不僅損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戶的合法權益,而且往往會導致一系列的后果,嚴重的則可能引發經濟危機。二戰以前,世界上曾多次發生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二戰以后,較長一段時間世界經濟相對穩定,但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金融危機、尤其是銀行危機再次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對于亞洲金融危機,我們還記憶猶新。加強金融監管,防范金融風險,非常重要,從事監督管理工作責任重大。銀行業與一般的行業相比還有一個很大不同,就是專業性很強,是一個理論性與操作性密切結合的行業。對于銀行業進行監督管理,要求監管者既要懂得金融業務,了解相關
法律法規,還要懂得如何監管。我國正在改革金融體制,加入世貿組織后,外資銀行也將進入我國。如何加強對銀行業的監督管理,需要不斷地學習,了解新情況、研究新問題。因此,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從事監督管理工作的人員要把監督管理工作做好,必須具備與其任職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業務工作經驗。
????國務院提交的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草案沒有規定這一條。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期間,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金融監管工作非常重要,業務性強,對于從事監督管理工作的人員的專業知識與工作經驗應當提出要求。而且,監管機構要做好監管工作,首先應當搞好自身建設。根據常委會的審議意見,增加了這一條。這一條只是一個原則性要求。對于從事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的具體要求,國務院行政法規有不少規定。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由銀監會承擔后,根據本條要求應當研究銀監會從事監督管理工作的人員應當具備的條件和工作要求。同時,還要通過業務學習、培訓、進修等,不斷提高業務水平與工作能力。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銀行業的監督管理工作做好。
????第十條????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應當忠于職守,依法辦事,公正廉潔,不得利用職務便利牟取不正當的利益,不得在金融機構等企業中兼任職務。
????[釋義]????本條是對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行為準則的規定。
????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雖然在性質上不是國家的行政機關,但具有行政管理職能,其工作人員雖然在性質上不屬于國家公務員,但是其所從事的工作屬于行政管理工作。因此,有關國家公務員的行為準則也適用于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人員。
????銀行業是一個高風險行業,金融風險對社會、經濟的沖擊力和破壞力很大。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銀行業的監督管理直接影響著銀行業的運行,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銀行業的監督管理,是通過其工作人員的行為來實現的。同時,一些不法之徒往往會以利益引誘監督管理工作人員,為其不法行為開綠燈。面對種種誘惑,一些監督管理人員被拉下水的不乏其例。所以必須對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人員的行為準則作出規定。本條規定,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人員,應當忠于職守,依法辦事,公正廉潔,不得利用職務便利牟取不正當的利益。就是要求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公正地履行職責,遵紀守法、遵守道德。
????本條還作了一個具體的規定,即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不得在金融機構等企業中兼任職務。在審議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的過程中,曾有人提出,此項應當改為“不得在被監督管理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等企業中兼任職務。”由于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監督管理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范圍廣泛,且與其他金融機構、企業關系密切,對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人員應當嚴格要求。因此,沒有采納這個意見。所以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人員不僅不能在其監管的商業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財務公司以及城市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等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兼職,也不得在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中兼職。
????第十一條????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應當依法保守國家秘密,并有責任為其監督管理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及當事人保守秘密。
????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同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的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交流監督管理信息,應當就信息保密作出安排。
????[釋義]????本條是關于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保守秘密的規定。
????依照本法規定,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審查批準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設立、
變更、終止以及業務范圍。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根據審慎監管的要求,可以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現場檢查或者非現場監管;根據履行職責的需要,可以與銀行業金融機構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進行監督管理談話,要求他們就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和風險管理的重大事項作出說明等。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在從事上述工作時,必然會涉及到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商業秘密,如客戶名單,新的金融業務品種;有的可能涉及銀行業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的個人隱私;有的可能涉及到在某一銀行業金融機構辦理存款、
貸款或者其他金融業務的自然人、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金能力等秘密或者不愿為他人所知道的個人隱私;有時甚至會涉及到國家秘密。
????國家秘密是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因此,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對于在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亦負有依法保密的義務。具體講,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人員,對在工作中知悉的在一定時間內依照法定程序確定的只限自己知悉的國家秘密不得泄露。對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的制作、收發、傳遞、使用、復制、摘抄、保存和銷毀,應當依照國家保密工作部門制定的保密辦法處理。對絕密級的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必須采取以下保密措施:(1)非經原確定密級的機關、單位或者其上級機關批準,不得復制和摘抄;(2)收發、傳遞和外出攜帶,由指定人員擔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3)在設備完善的保險裝置中保存。經批準復制、摘抄的絕密級的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也應當采取前述保密措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所謂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根據這一規定,構成商業秘密的條件是:(1)必須是不為公眾所知悉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具有秘密性。技術信息包括技術訣竅、配方、工藝流程、設計圖紙等;經營信息包括經營決策、客戶名單、貨源情況。商品推銷計劃等。(2)權利人對這些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以防止外人輕而易舉獲取這些信息,如果權利人未采取保密措施,就不能視為商業秘密。(3)這些信息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因工作關系有可能知悉某一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商業秘密,雖然其獲取商業秘密的途徑是
合法的,但是,如果不負責任地將所知悉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商業秘密泄露給他人,就會損害權利人的利益,構成對他人商業秘密的侵犯,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故本條規定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人員,有責任為其監督管理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保守秘密。
????在審議、修改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草案時,有的委員提出,在國際合作與交往中涉及監管信息保密的問題,巴塞爾核心原則對此也有明確要求,草案應當增加這方面的規定,故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增加本條第二款的規定:“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同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的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交流監督管理信息,應當就信息保密作出安排”
????第十二條????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公開監督管理程序,建立監督管理責任制度和內部監督制度。
????[釋義]????本條是關于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公開監督管理程序,建立監督管理制度的規定。
????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作為我國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的機構,承擔著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行為,防范和化解銀行業風險,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的職責。為了確保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好職責,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賦予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可以行使一些權力,如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發布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監督管理的規章、規則;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審慎經營規則;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現場檢查或者非現場監管;進行現場檢查時,可以進入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檢查;可以詢問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要求其對有關檢查事項作出說明;可以查閱、復制銀行業金融機構與檢查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對可能被轉移、隱匿或者毀損的文件、資料予以封存;可以檢查銀行業金融機構運用電子計算機管理業務數據的系統;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或者其行為嚴重危及該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穩健運行、損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的,經批準,可以區別情形,采取責令暫停部分業、停止批準開辦新業務,限制分配紅利和其他收入,限制資產轉讓,限制責令
控股股東轉讓股權或者限制其權利,責令調整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限制其權利,停止批準增設分支機構等監管措施。為了防范和化解銀行業風險,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客戶的合法權益,加強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監督管理,適當地強化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權力是必要的,但在強化權力的同時,必須建立健全監督制度,加強對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制約,防止發生腐敗現象和職務違法犯罪。為此,這次制定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在總結過去人民銀行監督檢查銀行業金融機構工作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的特點,對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接受監督作出了嚴格而具體的規定,本條就是對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履行職責必須遵守法律,接受監督,規范監管行為的一項規定。
????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履行職責,首先必須要依照法定職權,嚴格執法。依照法定職權,嚴格執法就是執法必嚴。能否做到執法必嚴,衡量的客觀標準之一就是執法是否依照法定程序。因此,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要依據本法及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監督管理程序,并將監督管理程序公開,接受監督。公開是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本法第四條規定,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銀行業實施監督管理,應當遵循依法、公開、公正和效率的原則。公開原則既要求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將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的規章、規則發布,也要求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將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督管理的程序公開。公開監督管理程序,目的是依法接受監督,使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監督管理行為和監督管理過程具有透明度,避免暗箱操作,防止各種違法行為的發生,促使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公正地開展監督管理工作,加強責任意識。故本條規定,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公開監督管理程序,增強監管透明度。
????為確保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好監管職責,加強對國務院銀行業管理機構監督的另一項有效措施,就是本條規定的第二層含義,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建立監督管理責任制度和內部監督制度。監督管理責任制度,是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在監管工作中,按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有關對銀行業監督管理的規定,各負其責的責任制度。監督管理責任制度是一項十分必要,且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制度。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有效監督管理工作組織上的保障。因此,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在監管工作中認真實行監督管理責任制度。所謂內部監督制度,是指國家機關對其內部機構及其人員所實行的一種監督約束制度,這一制度主要規定內部監督的監督方式、監督人員、監督程序、監督責任等事項。只有建立健全這一制度,才能保證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公正執法,防止權力濫用和執法腐敗。因此,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應當根據本法的要求,結合金融監督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建立健全內部監督管理制度。
????第十三條????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在處置銀行業金融機構風險、查處有關金融違法行為等監督管理活動中,地方政府、各級有關部門應當予以配合和協助。
????[釋義]????本條是關于地方政府、各級有關部門應當配合、協助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監督管理工作的規定。
????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確定設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擬訂有關銀行業監管的政策法規,負責市場準入和運行監督,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等職責。為解決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監管職權于法有據的問題,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又制定通過了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工作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關系到每一個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作為依法設立的金融監管機構,依法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實施監督管理行為時,特別是在處置銀行業金融機構風險、查處有關金融違法行為時,地方政府、各級有關部門應當予以配合和協助。地方政府、各級有關部門與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之間形成緊密配合、積極支持、大力協助的良好關系,可以為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加強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監督管理,創造良好的執法環境,有利于國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地方政府、各級有關部門對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處置銀行業金融機構風險、查處有關金融違法行為等監督管理活動的配合和協助,是一項法定義務,就是必須這樣去做,有義務為了國家的利益支持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行使職權。這里所指的地方政府、各級有關部門是指與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行使職權有關的各個地方政府和各級有關部門。對于各地方政府和各級有關部門來說,還必須依法約束自己,不得非法干預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執法活動,尤其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在實施監督管理時,與地方利益、部門利益有矛盾時,應當將國家利益、整體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得為了地方的、部門的局部利益干擾、阻礙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執法活動。如果出現違反法律,非法干預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執法活動的行為,不僅不符合國家利益,也是一種違法行為,為法律所禁止。除了因地方利益、部門利益非法干預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執法活動的行為是法律所不允許外,其他任何違反法律,非法干預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執法活動的行為也是被法律所禁止的。
????第十四條????國務院審計、監察等機關,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對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活動進行監督。
????[釋義]????本條是對國務院審計、監察等機關,依法對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活動進行監督的規定。
????國務院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草案中沒有規定這一條。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的過程中,很多委員提出,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除了要加強內部的稽核、管理監督以外,還要有外部的約束,接受審計、監察等機關的監督。因此就增加了這一條的規定。
????審計法規定,國家實行審計監督制度。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審計機關。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門的財政收支,國有的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以及其他依照審計法規定應當接受審計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依照審計法規定接受審計監督。審計機關對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和效益,依法進行審計監督。
????行政監察法規定,監察機關是人民政府行使監察職能的機關,依照本法對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實施監察。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本法第二條的規定,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進行監督管理。因此,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接受監察機關依法實施的監察是適當的。依照行政監察法的規定,監察機關有權檢查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在遵守和執行法律、法規中的問題;受理對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反行政紀律行為的控告、檢舉;調查處理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反行政紀律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