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釋義】 本是對侵害承包經營權民事責任的規定。
農村土地的承包經營權是一種用益物權,物權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直接支配性和保護之絕對性。物權的直接支配性,指物權人得依自己的意思,無須他人意思或行為之介入,對標的物為管領處分的權利。物權的絕對性,指物權人于其標的物之支配領域內,非經其同意,任何人均不得侵入或干涉,否則即構成違法。物權屬于得要求世間一切人對其標的物的支配狀態予以尊重的權利,一切人均負有不得侵害的義務,物權人可以對任何人主張權利,所以物權又稱為絕對權或者對世權。用益物權又稱他物權,即在他人之物上設立的物權。對于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農民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的成員取得其承包經營權,屬于用益物權。這種用益物權一經設立,就具有物權的屬性,即具有排除包括所有權人(發包人)在內的一切人的干涉和侵害。因此,本條側重于從用益物權的角度,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的權利做了規定。例如,任何人非經許可而在農民承包的土地上開路、取水等行為,都是侵權行為,應當對承包人承擔民事責任。再如,本法第54條列舉了發包方對承包方的侵權情形及其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這里不再贅述。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返還原物、恢復原狀、排除妨害、消除危險和賠償損失。
本條有一點需要明確,即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干涉和侵害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行為如何處理?本法第61條列舉了這些行為,如利用職權強令變更、解除承包合同的行為,或者利用職權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行為等等。這些行為有的是直接剝奪了承包人所取得的用益物權,有的是侵害了承包人對所承包土地的支配權。依照我國行政訴訟法第11條第(8)項之規定,如果承包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他的財產權益,或者按照第11條第(3)項之規定,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他的經營自主權,應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依照我國國家賠償法第4條第(4)項之規定,受害人有權向造成損害的行政機關請求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
2019-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修正)
2013-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09年8月27日)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2008-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可否充當辯護人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關于村民委員會和村經濟合作社的權利和關系劃分的請示的答復
1992-01-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成立重慶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籌備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公路法的決定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2006)
2006-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市轄區土地審批權限問題的答復
1990-11-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建立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的決議
1996-05-25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已修正)
1995-05-10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反分裂國家法
2005-03-14風景名勝區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血液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10-08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