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穩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維護農村土地承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社會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釋義】 本條是對農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目的和立法根據的規定。
家庭承包經營是我國農民的一個偉大創舉。農村實行家庭承包經營,改變了人民公社的生產經營方式和計劃經濟模式,初步構筑了適應我國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新經濟體制框架。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成為我國農村的基本經濟制度。家庭承包經營是在堅持土地等生產資料集體所有的前提下,把土地使用權承包給農戶,確立了家庭經營的主體地位,賦予了農民充分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家庭承包經營和集體統一經營是相互依存的統一整體,家庭承包經營是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一個經營層次,是農村集體經濟的一種有效經營方式。農民通過承包本集體的農村土地,得到的是對農村土地的使用權,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集中體現在農民對所承包的土地有了經營自主權、收益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權利。農民可以根據市場的供求關系,自主地組織生產,打破了過去那種高度集中的計劃經營方式;農民在依法納稅和交納承包費之后,其他收益都歸自己所有,由自己自由支配,打破了過去那種“大鍋飯”式的分配方式。多勞多產能夠多得,農民得到了實惠,激發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產力,帶來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制度以來,糧食和其他農產品大幅增長,由長期短缺到總量大體平衡,豐年有余,基本解決了全國人民吃飯問題;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全國農村總體上進入了由溫飽向小康邁進的階段;農民的思想觀念發生深刻變化,農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明顯的進步。我國農村實行家庭承包經營二十多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證明,家庭承包經營是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村經濟的有效方式。
穩定家庭承包經營,核心是穩定家庭承包關系,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只有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整個農村的生產力才能活躍起來,只有農民富裕了,集體經濟才能得到發展。所以,家庭承包經營是農村經營體制改革的源泉和動力,是農村經營體制的基礎。同時,集體統一經營對促進家庭承包經營和農業生產是必不可少的,一些農田水利和其他公共設施的建設,一些產前、產中、產后等生產、流通環節的服務,這是一家一戶難以辦到的,需要依靠集體統一經營才能做得更好。集體統一經營主要是增強生產服務、協調管理、資產積累等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強對農戶的服務功能。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配合國家實施的科教興農戰略,抓好農業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和普及,為農戶提供生產、技術、信息等服務;組織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集體資源的開發;發展各種形式的專業性服務組織,將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緊密地聯系起來,從某些生產環節的服務發展到生產全過程的服務。使農村集體組織的綜合服務與國家和社會的專業性服務密切結合,構成農業服務化體系。通過服務體系聯結千家萬戶,使農戶分散的小規模經營與市場緊密地聯系起來,促進我國農業向商品化、專業化、現代化發展。這種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符合我國農村和農業生產自身的特點,符合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客觀規律,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穩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關系到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只有農村經濟繁榮發展了,才能形成對城市的有效供應,只有農民富裕了,工業產品才有更加旺盛的銷售市場,因此,它還關系著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江澤民同志指出,沒有農村改革的成功和農村經濟的繁榮,我們國家就不可能出現今天這樣生機勃勃的局面。如果農業沒有更大地發展,農村經濟不能登上新的臺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目標就不可能順利實現。可見穩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何等的重要。
強調農村長期實行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并不是說它已經盡善盡美了,應當看到,在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例如,在第二輪農村土地承包中,有些地方沒有把承包期再延長30年;有的發包方以各種名義隨意調整承包地;還有個別地方收回或部分收回承包地等等,這些問題需要加以糾正。另外,對承包經營權的保護以及流轉方式等需要進一步完善。在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中的集體經濟組織在如何發揮其統一經營的功能上,特別是在增強其服務功能上,還需要進一步摸索和總結經驗。只有不斷地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才能為農村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注入新的活力,才能保持其長期穩定。
1993年,國家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寫進憲法,將其作為我國農村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固定下來。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土地承包再延長三十年的政策,同時抓緊制定確保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期穩定的法律,賦予農民長期而又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制定農村土地承包法的目的就是具體落實憲法,保障我國農村以家庭承包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長久穩定,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依法維護農村土地承包當事人雙方的合法權益,以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社會穩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法
2018-03-20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一號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96修正)
1996-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修正)
200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辭去代表職務的辦法的決定
1999-01-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1992-11-0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1987-09-05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議案和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88-03-25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1996)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修訂)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
1990-12-28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8-15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3-02-03國務院關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6號
201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