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條 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解讀:這里應當注意的是此條使用的名詞是“故意”而非“明知”。與刑法上明知構成故意的前提不同,民法上故意與明知的關系則不能概而論之。民法上的明知應是民事主體對其行為的性質或因行為而產生的結果的確定性認識,而故意則是指對其采取一定行為的主觀上主動的心理意愿。如某甲以“碰瓷”為生,某日在其“工作”過程中不慎被撞成重傷,我們不能認為某甲事先對其被撞傷或者撞成重傷的結果是明知或者希望發生的,但是我們完全能夠判斷,這一交通事故侵權行為的發生是有由其主觀意愿支配下主動的“碰瓷”行為而造成的。因此根據本條,對某甲的損害,行為人不應承擔責任。當然我們應當在適用本法條的時候注意,對于受損害人的故意所負舉證責任的應歸于行為人,以防止此免責條款被亂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
2014-12-28全國人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任命的名單(2010年2月26日)
2010-02-26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特定礦種”和“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發的特定礦種”的法律適用解釋意見
1990-02-05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93修正)
1993-02-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兩國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的決定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7-05-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2-09-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植樹節的決議
1979-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訂)
2001-03-15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2012修訂)
2012-11-30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
2012-06-27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2-03-2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0年5月4日)
2010-05-04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09-26國務院關于淮河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9-03-26國務院法制辦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09-03-2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環境行政復議辦法
2008-12-30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案件違法所得認定辦法
2008-11-2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20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