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條 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權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責任,被侵權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解讀:此條來源于最高院《民通意見》第142條、第157條的規定。我們注意到按照本條規定,“見義勇為”者因其“義舉”而受到的損失應先向侵權人要求賠償,只有在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賠償的情況下,被侵權人才有適當補償的義務。
同時我們應當注意到此條規定與民法通則中無因管理的區別,本條并沒有規定受到損害的人與被侵權人有無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應該說今后能夠向侵權人提起損害賠償的主體更為寬泛。僅就此條而言,并沒有排除在制止侵權行為中有法定義務的人(如當班警察等)向侵權人提出損害賠償要求的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
2015-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1988)
198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為公約》及《制止危及大陸架固定平臺安全非法行為議定書》的決定
1991-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規范處理1995年以前中央財政向人民銀行借款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3-10-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2001-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979-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的決定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4-29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一次修正)
2012-03-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新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3-07-18國務院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3-07-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職業健康工作現狀調查的通知
2011-04-13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2010修訂)
2010-12-04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