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代表專家訪談:保障失地農民權益亟待新法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16 · 2315人看過
人大代表、政府官員、農業專家就此接受本報采訪;《中國改革》報道征用土地收益分配農民僅占極少部分

  訪談動機

  多予少取,是中央求解三農問題的方針。然而,兩個數據卻證明,農村尚存不少“多取少予”的現實:一、每年失地農民數量超過100萬;二、征收土地的收益分配,農民僅獲5%-10%。

  當下,許多社會保障尚未惠及農村。農民丟掉土地,花掉補償金,溫飽頓成難題。每年多出百萬“種田無地,就業無崗,低保無份”公民,影響社會穩定,這也絕非危言聳聽。因此,有省市先行改革征地制度,有代表呼吁制定《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法》。

  但是,面對GDP的強大誘惑,政府的征地制度,能一以貫之不偏不倚嗎?同樣值得思考的是,有了《土地管理法》、《物權法》也已進入立法程序,還有沒有必要另立新法?新法怎樣才能在“取”的同時,也保證農民的權益不變“少”。

  王松林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國土資源廳廳長

  “只有解決溫飽問題、吃飯問題,才能叫做社會主義新農村!

  周洪宇

  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大教育學院教授

  “種田無地,就業無崗,低保無份”三無公民,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導致社會的不穩定。

  桂曉琦

  《中國改革》農村版原主編

  我們有近10億農民,如果大家都覺得保護失地農民重要,為什么不專門立一個法律呢?

  現狀

  開發商獲土地增值大部收益

  “土地成本價和出讓價之間的巨額增值收益,大部分被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獲取,農村土地糾紛已超過稅費爭議。”

  新京報:據您了解,目前失地農民的數量大概有多少?

  周洪宇:現在完全失去土地或者部分失去土地的農民數目比較大,而且每年還以200多萬人(3月8日發改委公布數據為100萬人編者)的速度增加。這個數據是從官方數字中綜合得來的。

  王松林:浙江省1999年至今大約有220萬人左右,其中有大約25%已自謀職業。

  新京報:這些失地農民面臨的社會保障問題有多嚴重?

  周洪宇: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面臨的問題就會很多。一些失地農民拿到征地補償金之后,可能因為生活習慣、技術水平限制,很快就把錢花完了,由于制度性障礙和經濟承擔能力,失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率較低,又不能享受失業、退休、醫療保障,變成“種田無地,就業無崗,低保無份”的三無公民。

  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導致社會的不穩定。可以說,農村土地糾紛已取代稅費爭議成為目前農民維權活動的焦點。

  桂曉琦:農民只要失去土地就百分之百面臨保障問題,因為我國的農民大多沒有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險,農民的土地就具備兩個功能,一個是保障功能,一個是生活功能。所以農民失去土地,不管給他多少錢,都意味著他將失去保障。

  新京報:具體地講,導致現階段失地農民缺乏生活保障的原因有哪些?

  周洪宇:首先,征地程序沒有合法化。一些地方往往只強調農民必須服從國家利益,而忽視農民對征地的知情權和依法獲得補償安置的權利。

  其次,由于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文,農民失地后,安置補償金很少能切實發到手里。第三,補償費用偏低。最后就是失地農民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式不滿。《中國改革》雜志農村版2004年引用一項調查表明,被征土地的收益分配大致是:地方政府占20%~30%,企業占40%~50%,村級組織占25%~30%,而農民僅占極少部分。土地成本價和出讓價之間的巨額增值收益,大部分被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獲取。

  王松林:征地不能完全搞市場經濟,不能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當作商品,不能把農民的地拿了就算,說得難聽點(這樣做)就是強盜。我堅持一個觀點,沒有解決好農民的生活后顧之憂,政府就不能征地。當然,農民也不能提過分要求,我做了十幾年國土廳廳長,我知道有的農民漫天要價,用土話說就是“敲竹杠”。#p#分頁標題#e#

  立法

  好辦法要用法律固定

  “地方政府光靠良知做事,不行。失地農民沒有專門法律保障,很難。”

  新京報:浙江省在失地農民保障方面已經有所行動,具體包括哪些?

  王松林:浙江省的征地制度改革,包括保證農民知情權,告知征地原因、地點、面積等。二是提高補償標準,根據土地的條件來分級,確定區片綜合價,現在的補償標準比原來提高了好幾倍,而且每三、五年還要進行調整,因為隨著經濟發展,土地也要增值。三是建立失地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政府、村里、個人按需分30%、40%、30%的比例出資,這樣農民到了60歲一般多的能拿400元,少的也有200元,吃飯基本不存在問題。對年紀輕的農民還要進行勞動技能培訓,創造就業條件。另外,還實行留地政策,要求將征地的10%留給農民,讓他發展二三產業。

  新京報:既然政府有能力解決問題,再加上已有的《土地管理法》、即將出臺的《物權法》還有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還有必要專門另立新法嗎?

  桂曉琦:我是舉雙手贊成另立新法的,把有利于三農問題的好辦法都盡可能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沒有完善的法律,地方政府完全靠良知做事是不行的。當道德水準缺失的時候,地方政府就可能站到資本那邊。農民是弱者,沒有法律保障,是非常難的。我們有近10億農民,如果大家都覺得保護失地農民重要,為什么不專門立一個法律呢?

  現在大量因為商業目的而占用農民土地,沿用的卻是過去為了公共利益征用土地的辦法。在很多地方,農民在談土地征用問題時,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法已經成為一紙空文。而有了《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法》,農民不用在一大堆法律里左一個條文、右一個條文地查找。

  周洪宇:雖然現有的一些法律法規涉及這方面的內容,但這個問題是需要單獨立法的。這個問題涉及的群體面大,而且已經影響到社會發展。況且,我們現在已經有針對特定群體的法律,比如《未成年人保護法》,這樣做的好處是執法部門會考慮有專門法律保護這部分人。當然,退一步,如果《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法》實在納入不了“十一五”立法規劃,也可考慮另外兩種比較現實的解決辦法: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牽頭起草《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條例》,盡快由國務院頒發實施;或者將以上有關內容吸收到正在擬訂中的《社會保障法》。

  內容

  要引導失地農民就業

  “建議政府從土地出讓金中劃出一定比例用于對失地農民的就業培訓。”

  新京報:這樣一部《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法》,應包括哪些內容?

  周洪宇:我建議包括四方面內容:一,完善征地制度,保證失地農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權。二,解決失地農民的基本生活問題。三,提高補償安置標準,確保足額兌現,明確土地補償費的分配管理。國家統一制定同一區域的征地綜合補償安置標準,及時公示補償資金標準額度和每戶農民資金到位等情況,嚴禁挪用。最后,建議政府從土地出讓金中劃出一定比例用于對失地農民的就業培訓,引導其就業,并對其就業給予政策傾斜。

  王松林:首先是確定執法主體,我認為應該由政府的社會保障部門去執行;另外明確資金來源,由誰拿錢,我認為應該由用地者拿錢;補償的標準全國不能一刀切,由各地根據經濟發展水平、承受水平確定;還有一個是明確處罰規則。

  桂曉琦:我覺得還要把各地比較好的補償安置辦法列入法律。具體條文不是最難的,關鍵看愿不愿意立這個法。

  新京報:提到地方土地補償安置的嘗試,目前廣東省探索農民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方式,引起了一些爭論,你對“農民做股民”持什么態度?

  王松林:我同意。如果土地被征用后建高速公路,農民把土地入股當股東,我贊成這么搞。浙江也在探索這么做,在一些地方也有這樣的做法,如辦開發區、辦企業,農民的土地也作價入股,成為股東,有紅利就按股權分配。這些保障了失地農民可以長期享有收益。#p#分頁標題#e#

  周洪宇:作價入股不僅廣東在做,武漢的一個區也在搞,而且效果不錯。但是,有時候企業營利周期很長,這段時間里變成股民的農民,生活就很難保障。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其他的補償方式。總之切忌簡單粗暴,認為這個方法好,就強求農民做股民,要尊重農民意愿,因地制宜。

  新京報:關于土地征用過程中出現的不公平、不合理問題,有人歸結為是土地產權不夠清晰導致的,您是否贊同?

  周洪宇:關于農村土地產權問題的確存在爭議。我們目前的規定是農村土地集體所有,不是屬于某個農民的,但不管土地是集體的還是個人的,征地的程序必須公開。

  配套

  改變城鄉公權配用不公

  “多數農產品享受不到價格保護,城市的產品都沒價可講。”

  新京報:解決農村問題是龐大的系統工程。您覺得,解決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還有哪些配套的制度改革要做?

  桂曉琦:我認為還要解決城鄉在配用公共資源上和公權上的不平等。這造成政府的職能設置會向城里人傾斜,比如,政府稍微用一點公權力,對農民種的糧食實行保護價,中國農民的糧食收入就多了幾千個億。但是農民的其他產品,沒有一項在享受政府權力的配置。反過來,所有城里人生產的東西,比如電、教育都是沒價錢可講的。

  如果公權的分配是不科學、不合理,公共資源的配置只由一部分人掌握,農民永遠不可能和城里人一樣富裕。

  周洪宇:就我個人來看,農村教育問題也非常重要,這次會議上我提出要實施三個"百萬教師工程",社會保障和教育,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沒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保障、法律保障和經費保障,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可能實現。

  大家只要能做一點工作,往前推動一點點,力量匯集起來,社會主義新農村才能最終實現。

  王松林:國家的社會保障,失業保障和醫療保障,有條件的要逐步擴大保障范圍,提高保障標準。

  解決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是實現新農村建設目標的重要內容。新農村建設不就是讓農民寬裕嗎?如果失地后不給他解決生活問題,他能寬裕起來嗎?現在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只有解決溫飽問題、吃飯問題,才能叫做社會主義新農村!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趙繼成 賴顥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朱小董

朱小董

執業證號:

13416201510918632

安徽寶誠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朱小董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八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12-04-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8-12-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82修正)

1982-12-1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2001)

2001-03-1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西蘭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4-06-25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3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4-06-2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1996修正本)

1996-03-17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2006-06-29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

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

城市供水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

關于印發《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

2014-03-10

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2-04-1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1-1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意見

2011-08-15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2011)

2011-07-19

關于印發《2011年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03-28

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0年5月4日)

2010-05-04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環境保護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

關于做好鐵路滯留旅客疏導工作的公告

2008-02-02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保總局等部門關于加強重點湖泊水環境保護工作意見的通知

2008-01-12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邓州市| 海兴县| 都安| 杭锦后旗| 墨竹工卡县| 桦南县| 湾仔区| 牟定县| 贵定县| 铜陵市| 镇安县| 珲春市| 安康市| 汉寿县| 松桃| 锡林浩特市| 察雅县| 高唐县| 太白县| 伊金霍洛旗| 广南县| 仙居县| 广河县| 江山市| 宣汉县| 马公市| 德江县| 色达县| 板桥市| 多伦县| 明溪县| 阿瓦提县| 通江县| 芮城县| 清流县| 藁城市| 乐东| 伊金霍洛旗| 临城县| 宁强县| 临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