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強對“一把手”監督 降低選人用人失誤風險
任免票決制顯現黨內民主新動態
為完善干部選拔任用決策機制,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近期印發《關于全面推行干部任免票決制的意見》,要求北京市所有有干部任免權單位的黨委(黨組),按照干部管理權限討論任免干部,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作出決定。專家認為,任免票決制的推行,將進一步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限制其任免權,降低選人用人失誤風險。
票決制降低選人用人風險
干部任免票決制是當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點推進項目。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凱說,目前我國任免干部模式主要有兩種:議決制和票決制。議決制的程序是先由組織部門考察、推薦候選人,再經過黨委等領導干部任免決策機構評議,決定領導干部人選。黨委在討論人選時,一般是黨委“一把手”先表態或最后表態,導致干部任免有時就成了“一把手”說了算。
票決制是在干部任免時,對候選人采取無記名投票表決。2003年以來,北京市委全委會先后5次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對12名區委書記、區長人選和10名市政府所屬委辦局黨政正職領導干部人選進行了投票表決。在全委會閉會期間,北京市委常委會討論決定區縣黨政正職任用前,用發放征求意見函的形式向全體市委委員和候補委員征求意見。
2009年12月,北京市委出臺了《北京市委常委會討論任免市委管理干部實行票決制的實施辦法(試行)》,首次在北京市委常委會上對北京市管干部的任免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并以制度的方式固定了下來。
北京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前幾年的實踐證明,干部任免票決制度的建立,擴大了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提高了干部選任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擴大了決策主體范圍,加強了對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在干部任免上的監督,相對降低了選人用人失誤的概率和風險。
差額票決干部“優中選優”
2010年以來,北京延慶縣拿出發改委副主任等16個副處級職位先后兩次面向全市進行公開選拔,經過筆試面試和組織考察,把每個職位排名前兩位的人選提交縣委常委會進行差額票決,并產生了最終的任職人選。截至目前,延慶縣通過差額票決方式共選拔出23名副處級領導干部。
北京市大興區2004年以來選擇區商務局局長和區教委主任兩個正處級職位試行區委全委會差額票決:按照1∶2的比例,研究確定擬任人選和推薦人選,由區委常委會提名,提交全委會審議并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
大興區委組織部表示,采取差額票決方式任用領導干部,是推動干部選拔任用決策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差額票決擴大了區委委員在干部任用決策中的選擇權,拓寬了選人用人視野;差額票決增加了干部工作透明度,打破了干部任用決策工作的神秘感和封閉狀態;差額票決也是一種價值導向和行為示范,體現了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
汪玉凱評價說,與等額票決相比,差額票決優點突出,每個委員或者常委只有一票,也就是說書記的一票和委員或其他常委的一票價值相同,差額票決便于每個黨委委員或常委優中選優。
票決制成常態,制度待進一步完善
北京市海淀區是干部任免票決制的“先行者”。2009年以來經過三個階段的探索,海淀區已全面實行票決制。一是探索階段,即區委任免部分正處級領導干部試行電子票決,共對16名重要崗位干部實行了電子票決;二是推進階段,即區委任免所有處級干部實行無記名票決,區委常委會已就337名干部任免進行了投票表決;三是全面推開階段,即區屬二級班子任免干部全面實行票決制。
在總結部分區縣試點經驗基礎上,北京市今年7月底在全市全面推行干部任免票決制。汪玉凱表示,北京將干部任免票決制在全市推廣,可帶動北京的干部選任改革前進一大步。然而,很多區縣的票決制是等額票決,差額票決制僅在北京市大興區等地現身,并未上升至北京市級干部層面。票決制最大的優勢就是變“伯樂相馬”為“競賽選馬”,等額票決難于體現這種優勢,未來的發展趨勢必然是形成二選一的局面,進一步加大競爭力度。#p#分頁標題#e#
“誰來投票,這是票決制的關鍵點,也在決定著任免領導干部的民主程度。”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說,近年來,我國一直在推動任免干部改革,而票決制是改革的熱點。目前,北京市干部任免票決制還限定于黨委委員或常委,如果投票范圍能納入一些普通黨員,將更有利于提高干部任免的透明度和客觀公正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
2011-0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免職的名單(2009年8月27日)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的決定
1987-04-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愛沙尼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2-12-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4-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84-05-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1997-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2005-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 (2011修訂)
2011-01-08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6-28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2-03-22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0-12-09國務院關于支持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0-05-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湘潭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2-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0-01-06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2-0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9-19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
200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