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1)
目 錄
第一章 學校衛生監督概述
第二章 學校預防性衛生監督
第三章 學校經常性衛生監督
第一節 學校傳染病防控衛生監督
第二節 學校飲用水衛生監督
第三節 學習環境衛生監督
第四節 學校醫療機構、保健室衛生監督
第五節 學校其它方面衛生監督
第四章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原則
第五章 學校衛生監督檔案管理
附件1: 學校衛生監督主要法律法規及標準目錄
附件2: 學校衛生監督信息卡及填報說明
第一章 學校衛生監督概述
學校是指經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批準或登記注冊,以實施學制系統內各階段教育為主的教育機構。本手冊所指學校主要包括普通中小學、職業中學、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等。
在學校就讀的學生是一個正在生長發育的特殊人群,學校的全部教育過程、建筑設備條件、生活學習環境、膳食營養、體育與勞動鍛煉、心理衛生、健康教育和衛生保健措施等均與學生健康密切相關。因此,做好學校衛生工作對提高學生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學校衛生監督的定義
學校衛生學是保護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科學,是一門包含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勞動衛生學、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等相關內容的邊緣學科,與心理學、體育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學科密切相關。學校衛生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學生的機體與其學習和生活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找出影響學生身心發育和健康的各種內外因素并加以控制,提出保護和增強學生健康的衛生要求和積極的衛生措施,以達到預防疾病,保護健康,增強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育和成長,為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服務。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中、小學生。
學校衛生工作的主要任務有四個方面:(1)監測學生健康狀況;(2)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3)改善學校衛生環境和教學衛生條件;(4)加強對傳染病、學生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學校衛生監督是學校衛生工作內容之一,是實現學校衛生工作任務的主要環節,是學校衛生工作法制化、規范化、標準化和程序化的重要基礎。
學校衛生監督是衛生行政部門依法對轄區內各學校的衛生工作進行審查評估,督促改進,并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單位和個人追究法律責任的衛生行政執法活動。學校衛生監督是國家衛生監督的一個組成部分。學校衛生監督機構,根據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和衛生標準,執行預防性衛生監督和經常性衛生監督任務,主要包括:(1)對新建、改建、擴建校舍的選址、設計實行衛生監督;(2)對學校內影響學生健康的學習、生活、勞動、環境、食品等方面的衛生和傳染病防治工作實行衛生監督;(3)對學生使用的文具、娛樂器具、保健用品實行衛生監督。
二、學校衛生監督的依據
學校衛生監督是一項綜合性的衛生監督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規、規章、規范和標準很多(詳見附件),其中1990年發布的《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作為我國學校衛生工作的第一部正式法規,是學校衛生監督工作開展的基本依據;2004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作為一部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保障人體健康和公共衛生的法律,也為學校衛生在傳染病防治工作方面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技術指導;2006年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方面做了更高立法層次上的規定,也為學校衛生法規、規章、規范的制定提供了法律依據。
三、學校衛生監督的目的
1.促使學校履行職責,規范衛生管理行為,消除衛生安全隱患。
2.通過對新建、改建、擴建校舍的選址、設計和竣工驗收的預防性衛生監督,指導學校創建健康的學習生活環境。
3.通過對學校的經常性衛生監督,切實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4.促進學校對教學條件及設施設備的改善,提高學校衛生工作水平。
四、學校衛生監管主要職責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明確規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學校衛生工作的行政管理,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對學校衛生工作的監督指導。”學校的主要負責人是學校衛生治理的第一責任人。教育行政部門作為學校的行政主管部門,應對其所管轄的學校衛生工作加強管理。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依據法律法規對所屬轄區的學校衛生工作進行監督指導。目前衛生行政部門學校衛生監管的職責主要由衛生監督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具體承擔,其主要工作職責有:
1.與教育行政、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部門密切協作,研究擬定學校衛生監管工作的政策、措施,制定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預案。
2.依照國家有關學校衛生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衛生標準,對新建、改建、擴建校舍的選址、設計等實施預防性衛生監督。
3.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學校經常性衛生監督管理。對學校內影響學生健康的學習與生活環境衛生、飲用水衛生、公共場所衛生、勞動衛生和傳染病防治等實行衛生監督。對違法行為應依法予以查處,并將監督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通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政府。
4.對學校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組織協調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構等相關單位開展病人救治、事態控制與調查處理等工作。
5.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負責學校內醫療機構的設置審批、執業登記和校驗;對學校內醫療機構的執業活動進行檢查指導,對違法行為依法予以查處。
6.開展學生常見病及傳染病的預防、監測和指導。指導學校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開展學生預防保健、健康相關行為監測,學生因病缺課、因病休退學及死亡情況等監測,學生學習生活環境監測,學生使用的文具、娛樂器具、保健用品的衛生監測等。
7. 協助教育行政部門開展學校衛生法律法規及相關知識培訓。
以上職責中,第2、第3、第5、第7項內容是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對學校衛生工作行使的主要監督職責,目前該項監督職責主要由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下設的衛生監督機構具體承擔。
五、學校衛生監督的基本內容
學校衛生監督工作包括學校預防性衛生監督和經常性衛生監督,以及協助有關部門對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調查處理。
學校預防性衛生監督是指衛生行政部門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新建、改建、擴建的學校校舍的選址、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審查或驗收發現不符合相關要求的,及時提出整改意見,指導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消除不良環境對師生健康的影響。
學校經常性衛生監督是指衛生行政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學校傳染病防治措施落實情況、飲用水衛生、學習與生活環境衛生、公共場所衛生、勞動衛生、醫療機構或保健室設置與人員配備情況等方面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對違法行為依法予以查處。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學校傳染病疫情暴發事件、飲用水衛生安全事件、食品衛生安全事件等。衛生監督部門應依照相應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權限依法進行調查處理。
六、學校衛生事故責任追究
未依法履行職責導致學校發生傳染病疫情暴發、食品衛生
安全事故、飲用水衛生安全事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當按有關規定依法追究學校的主要負責人和直接管理責任人、負有監管責任的教育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等相關責任人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二章 學校預防性衛生監督
一、主要監督依據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
《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
《中小學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
《電視教室座位布置范圍和照度衛生標準》
《中小學校教室采暖溫度標準》
《中小學校教室換氣衛生標準》
《書寫板安全衛生要求》
《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
《生活飲用水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規范》
《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
《沐浴場所衛生規范》
《游泳場所衛生規范》
《公共浴室衛生標準》
《游泳場所衛生標準》
《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
二、監督內容
學校預防性衛生監督內容包括對新建、改建、擴建校舍的選址、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
(一)申請
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填寫《建設項目衛生審查
申請書》,按要求提交下列材料:
1、學校的選址:包括水文地質、周邊環境、污染及災害發生情況等。
2、設計圖紙:地形圖、總平面圖、立面圖、透視圖、風玫瑰圖及說明等。
3、衛生專篇:包括設計依據、衛生問題、衛生措施、設施及預期效果等。
(二)選址、設計審查
按學校衛生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和標準要求,對新建、改建、擴建校舍的選址、設計進行審查。審查內容包括學校選址情況;學校建筑總體布局;學生學習環境(教室采光、照明、通風、采暖、黑板、課桌椅設置、噪聲),學生生活環境(學生食堂、學校飲用水設施設備、校內游泳館、校內公共浴室、學生宿舍、學生圖書閱覽室、學生廁所、學校醫療機構或保健室)等是否符合要求,對不符合要求的出具《衛生監督意見書》,對符合要求的發放《建設項目設計審查認可書》。
(三)竣工驗收
學校建設項目應按《建設項目設計審查認可書》要求施工,竣工后由衛生行政部門派員參加驗收,符合要求的發放《建設項目竣工衛生驗收認可書》,不符合要求的出具《衛生監督意見書》,提出整改意見。
第三章 學校經常性衛生監督
開展經常性衛生監督工作是提高學校衛生管理水平,減少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要措施,衛生監督部門在積極開展對學校的衛生監督工作的同時應建立違法情況通報制度,將檢查發現的衛生問題及衛生隱患,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上級主管單位進行通報,必要時通報當地政府。
第一節 學校傳染病防控衛生監督
一、 主要監督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消毒管理辦法》
《中小學健康體檢管理辦法》
《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
《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試行)》
《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
二、監督內容
(一)機構和人員
1、是否成立以學校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學校傳染病防控管理機構或部門。
2、是否任命一名學校在編人員專門負責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
3、是否配備專職或兼職傳染病防治管理人員,專門負責本單位學生晨檢、因病缺課等健康信息的收集、匯總與報告工作。
4、普通高校是否設校醫院或衛生科;,校醫院是否設保健科(室)負責師生的保健工作;寄宿制學校或有600名以上學生的非寄宿制學校是否按600:1配備專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不足600人的非寄宿制學校是否配備專兼職保健老師。
(二)衛生管理
1、是否將傳染病防控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
2、是否將健康教育納入年度教學計劃。
3、是否有學校傳染病突發事件防控工作應急預案。
4、是否建立健全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報告的內容、方式、時限是否正確,是否有記錄。
5、是否建立學生晨檢制度和學生因病缺勤與病因追查登記制度,是否有記錄。
6、是否建立學生傳染病病愈返校復課醫學證明查驗制度,是否有記錄。
7、是否建立學生健康管理制度,是否每年對學生進行體檢,是否建立學生健康檔案。
8、是否對新生入學預防接種證進行查驗,是否有查驗登記,對無證或漏種學生是否有預防接種補證、補漏種記錄。
9、是否對學生進行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宣傳。
10、是否對發生傳染病的學生班級、宿舍等相關環境進行及時消毒,是否有消毒記錄。
三、違法行為的處理
1、針對違法違規行為出具《衛生監督意見書》,指導學校限期整改。
2、建立違法情況通報制度,將檢查發現的問題,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上級主管單位進行通報,必要時通報當地政府。
第二節 學校飲用水衛生監督
一、主要監督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
《生活飲用水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規范》
《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二、監督內容
總體監督內容:
1、符合發證條件的學校自建供水是否持有效的衛生許可證。
2、供、管水人員是否持有效健康合格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
3、是否設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負責落實各項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
4、涉水產品(包括水箱、供水管材和管件、飲用水消毒劑和絮凝劑、飲水機、凈水器、現制現售飲用水機、飲用水消毒設備等)是否有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的有效衛生許可批件。
5、學校飲用水是否按規定進行水質衛生檢驗;水質檢驗采樣點、檢驗頻次、檢驗項目是否符合有關規定;水質衛生指標是否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
6、是否制訂飲用水突發污染事故和水源性傳染病應急處理預案。
學校飲用水包括供水和學生飲水。供水類別包括市政供水、自建設施供水、二次供水、分質供水、分散式供水等多種形式,學生飲水類別包括開水、桶裝水、凈化水、沙濾水、現制現售水等多種方式。應針對學校不同供水類別和飲水方式進行分類監管。
分類監督內容:
(一)開水
推薦學校采用開水作為學生飲用水主渠道。對供應開水的學校,現場檢查盛裝開水的器皿(如保溫桶等)是否定期清洗消毒并加蓋上鎖,檢查開水供應是否足量(單純供應開水的以4-6個班有一個50kg保溫桶為足量)和方便學生飲用。
(二)自建設施供水
1、學校自建設施供水周邊30米內是否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旱廁、污水管線或污水溝等污染源。
2、自建設施供水應設在獨立且門窗齊全的建筑物(以下簡稱“泵房”)內。泵房內外環境保持整潔,是否堆放雜物及有毒有害物質;地面是否采用防滑材料鋪設,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室內地面應設有集水坑;墻壁粉刷防水、防霉涂料;有有效的機械排風設施;供水泵房必須加裝防護門窗。
3、對儲水設備(清水池)進行檢查,重點檢查觀察孔孔蓋是否加鎖、透氣管罩是否密閉完好。觀察儲水設施內壁是否有污垢,底部是否有異物,水中是否存在肉眼可見物。
4、檢查飲用水消毒處理裝置(含凈化、軟化設備)是否正常運轉。
(三)二次供水
1、二次供水水箱間(或設備間)是否內外環境保持整潔,地面鋪設防滑瓷磚,墻壁粉刷防水、防霉涂料;是否有有效的機械排風設施;水箱間(或設備間)是否加裝防護門窗。
2、水箱內壁是否光滑、潔凈、平整;水箱的出水處是否預留或安裝飲用水消毒處理裝置(如:紫外線、二氧化氯、臭氧等消毒設備)。
3、飲用水水箱是否單間設置,是否與非飲用水包括消防用水、暖氣水、空調水等水箱共用設備間,是否與非生活飲用水管線直接連接。
4、采用無負壓供水方式時,是否在與市政管網連接處統一安裝閘閥、過濾閥、倒流防止器;在穩流罐后是否預留飲用水消毒設備接口。
5、檢查飲用水消毒處理裝置(含凈化、軟化設備)是否正常運轉。檢查水箱蓋是否加鎖;水箱水中是否存在肉眼可見物;水箱內壁是否有污垢,底部是否有異物;溢水管、泄水管排出口是否加防護網。
6、貯水設備(水箱或蓄水池)是否定期清洗消毒,是否有清洗消毒記錄。
(四)分質供水
1、分質供水制水間是否內外環境保持整潔,地面鋪設防滑瓷磚,有排水條件;墻壁是否做到防水、防霉,易沖洗、易消毒;門窗是否嚴密,采用不變性、耐腐蝕的材料制作;是否有有效的機械排風設施。
2、分質供水的供水管線是否為自動環狀循環設計,且設置人工排水閥門。儲水設備出水端是否安裝自動消毒裝置。凈化后的凈水儲存時間是否超過24小時。
3、分質供水處理設備(含凈化、軟化設備、消毒)是否正常運轉。
(五)桶裝飲用水(含桶裝飲用水飲水機供水、凈水器、沙濾水等)、現制現售飲用水
1、檢查桶裝水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企業名稱,尤其是桶裝水桶的瓶口是否密封完好;
2、飲水機的放置位置是否遠離陽光直射(特別是礦泉水長時間陽光直射易長霉菌);
3、是否定期對飲水機管道進行清洗消毒,是否有清洗消毒記錄。
4、飲水機、凈水器和現制現售飲用水機是否按規定進行水質檢驗,是否定期更換濾芯濾材并記錄。
(六)分散式供水(自備井、水窖等)
1、是否有衛生安全防護設施;是否對水質進行消毒。
2、周圍30米內是否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旱廁、污水管線或污水溝等污染源。
三、違法行為的處理
查出違法行為后可參考下表進行相應的處罰,有地方法規的可按地方法規處罰,并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主管上級單位進行情況通報,必要時通報當地政府。
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違法案件案由參考表
案由 違法行為 違反條款 處罰條款 處罰
1.供水單位未取得衛生許可證擅自供水案 集中式供水單位未取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簽發的衛生許可證。 《生活飲用水衛生
監督管理辦法》第七條 《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第三項 ?責令限期改進;
?處2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2.未取得體檢合格證或患有飲用水衛生疾病的人員從事直接供、管水案 (1)直接從事供、管水人員未取得體檢合格證明上崗工作;
(2)患有痢疾、傷寒、甲肝、戊肝、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及其他有礙飲用水衛生的疾病和病原攜帶者,直接從事供、管水工作; 《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第十一條。 《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 ?責令限期改進;
?處2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3.供水水質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案 ?學校供應的飲用水不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傳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 《傳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 ?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五萬元以下罰款。
《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第六條 《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第四項 ?責令限期改進;
?處2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七條第二款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三十三條 ?警告并責令限期改進;
?情節嚴重的,可以同時建議教育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4. 拒絕衛生監督案 拒絕或者妨礙學校衛生監督員依照《條例》實施衛生監督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三十條第二款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三十六條 ?對直接責任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警告。
?情節嚴重的,可以建議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處于二百元以下的罰款。
5、學校飲用水供應量不足 學校未向學生提供充足的飲用水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七條第二款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三十三條 ?警告并責令限期改進;
?情節嚴重的,可以同時建議教育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節 學習環境衛生監督
一、主要監督依據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
《中小學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
《電視教室座位布置范圍和照度衛生標準》
《書寫板安全衛生要求》
《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
《中小學校教室換氣衛生標準》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中小學校教室采暖溫度標準》
《學校衛生綜合評價》
二、監督內容
1、教室人均面積
教室人均面積是否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小學不少于1.15㎡; 中學不少于1.22㎡;師范、幼師學校標準不少于1.37㎡)。
2、采光
(1)單側采光教室光線是否從學生座位的左側射入;
(2)教室采光指標是否達到國家標準要求(課桌面最小采光系數不低于1.5%,窗地面積比不低于1:6,后、側墻反射系數不小于70%。)
3、照明
(1)學校建筑是否安裝人工照明設施;
(2)教室課桌面照度是否達到國家衛生標準要求(平均照度不低于150Lx,照度均勻度不低于0.7);
(3)教室燈具排列是否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采用控照式燈具,燈管排列長軸垂直于黑板面,燈具距桌面的懸掛高度為1.7-1.9 m);
(4)是否安裝黑板燈,黑板面照度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平均照度不低于200Lx,照度均勻度不低于0.7)。
4、黑板
(1)黑板尺寸是否符合國家標準要求(中學不小于1×4.0平米,小學不小于1×3.6平米);
(2)黑板衛生質量是否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黑板無破損,無眩光,反射系數不大于20%)。
5、課桌椅
(1)課桌、課椅是否達到每人一席。
(2)教室中課桌椅型號不少于兩種。
(3)課桌、課椅分配符合率是否分別達到80%以上。
6、室內空氣質量
(1)教室通風換氣是否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2)教室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是否≤0.15%;
(3)采暖季節教室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是否≤10mg/m3。
7、教室微小氣候
冬季采暖期室溫是否在16℃~18℃之間。
8、環境噪聲
(1)教室外環境噪聲是否≤50分貝;外環境對普通教室所產生的噪聲是否≤50分貝;
(2)教室布局是否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兩排教室長邊間距大于25米;普通教室不受音樂教室、運動場地干擾)。
三、違法行為的處理
1.對學生學習環境存在不符合衛生規范、標準的可參考下表進行處罰,并下達限期整改意見書。
2.建立違法情況通報制度,將學生學習環境中影響學生健康的問題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主管上級單位進行情況通報,必要時通報當地政府。
學習環境衛生監督違法案件案由參考表
案由 違法行為 違反條款 處罰依據 處 罰
1. 學習環境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 (1)教室人均面積
(2)采光
(3)照明
(4)黑板
(5)課桌椅
(6)室內空氣質量
(7)教室微小氣候
(8)環境噪聲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六條第一款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三十三條 ?警告、責令限期改進
?情節嚴重的,同時建議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2.直接責任單位或者個人拒絕或妨礙衛生監督 學校衛生監督員依照法規實施衛生監督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三十條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三十六條 ?對直接責任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警告
?情節嚴重的,處以二百元以下的罰款(或者建議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節 學校醫療機構(保健室)衛生監督
一、主要監督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
護士條例》
《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
《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試行)》
二、監督內容
(一)校醫院
參照《衛生監督員手冊》——醫療服務監督分冊進行監管。
(二)校醫務室、衛生所(室)
1、執業許可證
是否具有有效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2、人員要求
醫生是否持有《醫師執業證書》,護士是否持有《護士執業證書》。
3、房屋要求
建筑面積是否大于40平方米,是否設有診室、處置室、治療室。
4、設備要求
是否配備與開展診療科目相應的設備,基本設備包括診察床、診察桌、診察凳、聽診器、血壓計、出診箱、體溫計、污物桶、壓舌板、處置臺、注射器、敷料缸、方盤、鑷子、紫外線燈、高壓滅菌設備、止血帶、藥品柜、視力表燈箱、杠桿式體重秤、身高坐高計、課桌椅測量尺、急救箱等。
5、執業行為
參照《衛生監督員手冊》——醫療服務監督分冊要求。
(三)保健室
1、人員要求
不足600名學生的非寄宿制學校是否設立保健室,保健教師是否由具有教師資格的教師擔任;保健教師是否接受學校衛生專業知識和急救知識培訓。
2、房屋要求
建筑面積是否大于15平方米。
3、設備要求
保健室設備是否配備視力表燈箱、杠桿式體重秤、身高坐高計、課桌椅測量尺、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計、急救箱、壓舌頭板、診察床、診察桌、診察凳、止血帶、污物桶等。
三、違法行為的處理
學校醫療機構衛生監督違法案件案由參考表
案由 違法行為 違反條款 處罰條款 處罰
1、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展診療活動案 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展診療活動的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 ?責令停止執業活動
?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
?可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2、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案 (1)未取得醫師執業證書從事診療活動的
(2)診療活動超出醫師注冊的執業范圍
(3)未經護士注冊從事護士工作的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
?責令限期改正
?可以處以5000元以下罰款
?情節嚴重的,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3、未按規定辦理執業地點變更手續從事護理活動案 允許未按規定辦理執業地點變更手續的護士在本醫療機構從事護理活動 《護士條例》第九條、第二十一條 《護士條例》第二十八條 ?責令改正
?警告
4、超過核準登記的診療科目開展診療活動案 診療活動超過《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登記范圍的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 ?警告
?責令改正
?可以處以3000元以下罰款
?情節嚴重的,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5.拒絕衛生監督案 拒絕或者妨礙學校衛生監督員依照《條例》實施衛生監督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三十條第二款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三十六條 ?對直接責任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警告。
?情節嚴重的,可以建議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處于二百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節 學校其它方面衛生監督
一、主要監督依據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
《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游泳場所衛生規范》
《沐浴場所衛生規范》
《公共浴室衛生標準》
《游泳場所衛生標準》
《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
《鉛筆涂層中可溶性元素最大限量》
《中小學生教科書衛生標準》
《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
二、監督內容
(一)學生用品
1、對學生用品(鉛筆、教科書、課桌椅等)生產單位、銷售單位進行衛生監督。
2、對學生用品衛生安全性進行監督。
3、對學生用品的衛生質量進行抽檢。
(二)公共浴室
1、對外經營公共浴室是否持有有效衛生許可證。
2、從業人員是否持有效健康合格證及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上崗。
3、是否設更衣室、浴室、廁所和消毒等房間,是否保持良好通風。
4、浴池是否每天清洗消毒、公共用品用具是否一客一洗一消毒。
5、浴室環境衛生是否整潔,淋浴噴頭間距是否大于0.9米。
6、是否在明顯處懸掛有性病和各種傳染性皮膚病(疥瘡、化膿性皮膚病、廣泛性皮膚霉菌病等)患者禁浴的標志。
7、是否建立傳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應急預案、事故報告制度。
(三)游泳場所
1、對外經營游泳場所是否持有有效衛生許可證。
2、從業人員是否持有效健康合格證及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上崗。
3、是否有強制通過式的浸腳消毒池和淋浴設施。
4、池水凈化、消毒設施及運轉是否符合衛生要求。
5、是否公示池水余氯、PH值、溫度等指標。
6、是否有傳染病病人禁游標志。
7、是否禁止出租游泳衣褲。
8、泳池水水質檢測是否合格。
9、是否建立傳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應急預案、事故報告制度。
(四)學生宿舍
1.學生宿舍是否與教學用房合建。男、女生宿舍是否分區或分單元布置。一層出入口及門窗是否設置安全防護設施。
2.學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積是否大于3.0平方米。
3.學生是否一人一床,上鋪防護欄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4.宿舍是否通風良好,寒冷地區宿舍是否設有換氣窗。
5.冬季采暖季節采用燒煤碳取暖的宿舍,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是否≤1mg/m3。
6.學生宿舍是否設有廁所、盥洗設施。宿舍設室外廁所的, 廁所距離宿舍不超過30米,并應設有路燈。
(五)學生廁所
1.新建教學樓是否每層設廁所。獨立設置的廁所與生活飲用水水源和食堂相距30米以上。
2.女生是否按每15人設一個蹲位;男生是否按每30人設一個蹲位,每40人設1米長的小便槽。
3.廁所內是否設置單排蹲位,蹲位不得建于蓄糞池之上,并與之有隔斷;蓄糞池是否加蓋。小學廁所蹲位寬度(兩腳踏位之間距離)不超過18厘米。
4.廁所是否有頂、墻、門、窗和人工照明。
三、違法行為的處理
學校衛生監督違法案件案由參考表
案由 違法行為 違反條款 處罰條款 處罰
1.學生用品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案 供學生使用的文具、娛樂用品、保健用品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二十七條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三十五條 ?警告
?情節嚴重的,可以會同工商行政部門沒收其不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的物品,并處以非法所得兩倍以上的罰款
2.學校衛生設施不符合衛生要求案 (1)學校未按照有關規定為學生設置廁所和洗手設施
(2)寄宿制學校未提供相應的洗漱、洗澡等衛生設施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七條第一款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三十三條 ?警告、責令限期改進
?情節嚴重的,同時建議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3.未取得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擅自營業案 未取得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擅自營業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第八條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第(四)項;《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三條第(四)項第4目 ?警告
?罰款200-800元;
?停業整頓
?吊銷衛生許可證
4.公共場所從業人員違反健康管理制度案 (1)從業人員未獲得“健康合格證”即上崗直接為顧客服務的
(2)從業人員未按時進行健康檢查,繼續在崗直接為顧客服務的
(3)從業人員患有《條例》第七條規定疾病,未及時調離直接為顧客服務工作崗位的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第七條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五條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第(二)項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第2目、
第(二)項第1、3目、第(三)項第1、2目 ?警告
?從業人員未獲得“健康合格證”即上崗直接為顧客服務的,罰款20-200元;一次罰款后無改進者,罰款100-400元
?從業人員未按時進行健康檢查,繼續在崗直接為顧客服務的,罰款20-200元;一次罰款后無改進者,罰款100-400元
?從業人員患有《條例》第七條規定疾病,未及時調離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崗位的,罰款100-400元;一次罰款后無改進者,罰款200-800元;
5. 拒絕衛生監督案 拒絕或者妨礙學校衛生監督員依照《條例》實施衛生監督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三十條第二款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三十六條 ?對直接責任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警告
?情節嚴重的,可以建議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處于二百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章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原則
學校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衛生監督機構在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協助有關部門開展調查,并對違法行為進行
立案調查。
一、學校傳染病疫情暴發應對原則
1.在接到衛生行政部門有關學校傳染病暴發的疫情處理任務后,衛生監督機構應派員依法對學校進行監督檢查和調查取證。
2.根據監督檢查的情況,制作現場監督筆錄,結合疫情防控的需要依法出具衛生監督意見書或控制決定,對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的依法立案調查。
二、 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應對原則
1.在接到衛生行政部門有關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處理任務后,衛生監督機構應派員對學校進行監督檢查和調查取證,依法對學校的飲用水衛生管理情況及供水設施、水源的衛生安全防護、水質凈化消毒設施及運行情況、水處理劑和消毒劑的使用情況等影響水質衛生的因素進行現場監督檢查,制作現場監督筆錄。
2.對被污染的水源、水質異常的學校飲用水,衛生監督員應及時報告衛生行政部門,依法責令停止使用;對因飲用水凈化消毒或者衛生管理不規范導致水質不合格的,下達整改意見,水質檢測合格后,方可恢復供水;對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的,依法立案調查。
3.屬于工業污染造成飲用水污染事故的,應及時報告衛生行政部門,移交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涉嫌人為投毒的,應及時報告衛生行政部門,移交公安司法機關。
三、預防接種或預防性服藥的異常反應應對原則
在接到衛生行政部門有關學校預防接種或預防性服藥的異常反應處理任務后,對預防接種、預防性服藥的組織實施單位、個人資質、接種的疫苗或預防性服藥的品名、批號、生產廠家、學生的異常反應癥狀及程度進行調查了解,制作現場監督筆錄并采取應急控制措施。對于引起異常反應原因的進一步調查,由藥品監督管理行政部門或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調查處理。
四、學生群體心因性反應應對原則
在接到衛生行政部門有關學校學生群體心因性反應處理任務后,對事件的起因和經過進行調查,在排除確定的危害學生健康因素后,采取相應的對癥處理,加強衛生知識宣傳,解除學生的認識、理解誤區,可建議學校開展心理咨詢活動。
第五章 學校衛生監督檔案管理
衛生監督檔案,是指各級衛生監督機構在衛生監督、監測(衛生質量抽檢)、衛生行政稽查、衛生行政許可、衛生行政處罰、衛生宣教、科研培訓及黨政管理等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本單位工作具有查考、利用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聲像等各種載體、各種門類的歷史記錄。
學校衛生監督檔案工作是衛生監督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校衛生監督工作質量和科學管理水平、加強規范化建設的必備條件。
一、檔案管理主要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衛生檔案管理暫行規定》
《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
《歸檔文件整理規則》
二、檔案管理范圍與形式
基層單位的學校衛生監督檔案按監督對象實行分戶檔案和綜合性業務檔案管理。
學校衛生分戶檔案范圍包括學校基本情況、預防性衛生監督、經常性衛生監督等相關資料,分戶檔案是以一個學校為單位進行歸檔,實行一校一檔動態管理。
綜合性業務檔案范圍包括年度工作計劃、總結、專項工作資料、衛生行政處罰、各類學校衛生報表、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衛生行政稽查等相關資料。綜合性業務檔案按一案一檔的形式進行歸檔,其
中衛生行政處罰案件、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檔案應在分戶檔案中做簡明扼要的記載,以便于工作查閱。
三、檔案管理的具體內容
(一)分戶檔案管理的具體內容
1、學校基本情況
(1)、學校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聯系人、聯系電話等;
(2)、學校類型;
(3)、學校用地情況:總面積、建筑用地面積、運動場地面積、綠化用地面積等;
(4)、教職員工及學生人數,學生宿舍、教室數;
(5)、校內輔助設施數,包含食堂、小餐飲、超市及各類公共場所等;
(6)、校醫院、醫務室、保健室等設置情況;
(7)、學校飲用水供應情況;
(8)、學生體檢及健康檔案情況等。
2.預防性衛生監督資料
新、改、擴建校舍的選址、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等相關資料。
3、經常性衛生監督資料
(1)衛生許可:衛生行政許可、變更、延續、復核、注銷等相關材料。
(2)日常衛生監督:學校傳染病防控、飲用水衛生、學生學習生活環境衛生、學校醫療機構(保健室)衛生等監督過程中形成的監督執法文書、相關檢查記錄和其他相關文件材料。材料分專業按形成時間依次排列歸檔。
4、不良行為在分戶檔案中以《行政處罰登記表》進行記錄。
(二)學校衛生行政處罰檔案的具體內容
衛生行政處罰決定、依據、立案、證據、案件裁量、聽證、執行、結案、行政復議及
行政訴訟等材料。按衛生行政處罰案卷檔案有關要求進行歸檔。
(三)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檔案內容
包括事件責任單位、事件類別、發生時間、發生地、暴露人數、發病人數、死亡人數、病情、事件原因、結論及事件調查、處理情況。
(四)學校衛生報表檔案
1.學校衛生被監督單位信息卡(衛統14表)
2.學校衛生監督案件查處信息卡(衛統15表)
3.學校衛生被監督單位信息匯總表(表10)
4.學校衛生監督案件查處信息匯總表(表11)
四、歸檔要求及保管期限
見《衛生監督員手冊》——總論分冊第六章中的有關規定。
附件1:
學校衛生監督主要法律法規及標準
一、主要法律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3.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二、主要法規
1.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2.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
3.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4. 《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5.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
6.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
7.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8 《護士條例》
三、主要規章
1. 《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
2. 《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
3. 《
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
4. 《消毒管理辦法》
四、主要規范性文件
1.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
2. 《衛生部關于認真貫徹落實的通知》
3. 《教育部 衛生部 財政部關于印發的通知》
4. 《衛生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印發的通知》
5. 《衛生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的通知》
6. 《衛生部、教育部關于印發的通知》
7. 《衛生部、教育部關于印發的通知》
8. 《衛生部關于印發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的通知》
9. 《衛生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衛生管理與監督工作的通知》
五、主要學校衛生標準
1. 《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GBJ 99)
2. 《中小學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GB 7793)
3. 《鉛筆涂層中可溶性元素最大限量》(GB 8771)
4. 《電視教室座位布置范圍和照度衛生標準》(GB 8772)
5. 《標準對數視力表》(GB 11533)
6. 《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技術處理總則》(GB 14938)
7.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
8. 《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GB 17051)
9. 《旅店業衛生標準》(GB 9993)
10. 《文化娛樂場所衛生標準》 (GB 9664)
11. 《公共浴室衛生標準》(GB 9665)
12. 《游泳場所衛生標準》 (GB 9667)
13. 《體育館衛生標準》 (GB 9668)
14. 《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衛生標準》(GB 9669)
15. 《學校衛生綜合評價》(GB/T 18205)
16. 《中小學校教室采暖溫度標準》(GB/T 17225)
17. 《中小學校教室換氣衛生標準》(GB/T 17226)
18. 《中小學生教科書衛生標準》(GB/T 17227)
19. 《中、小學生健康教育規范》(GB/T 18206)
20. 《中小學生健康檢查表規范》(GB/T 16134)
21. 《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GB/T 3976)
22. 《書寫板安全衛生要求》(WS 99)
23. 《兒童青少年矯正眼鏡衛生標準》(WS 219)
24. 《學生營養午餐營養供給量》(WS/T 100)
25. 《學生營養午餐生產企業衛生規范》(WS/T 103)
26. 《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試行)》
附件2
學校衛生監督信息卡及填報說明
一、學校衛生被監督單位信息卡
(一)制卡目的
為掌握各地學校的基本信息和衛生管理狀況,根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規、規章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卡(衛統14表)。
(二)報告范圍
小學及小學以上的學校。
(三)樣卡
學校衛生被監督單位信息卡
被監督單位(個人):
注冊地址:
地址:
行政區劃代碼:□□□□□□
被監督單位組織機構代碼:□□□□□□□□-□
被監督單位經濟類型代碼:□□ 有效期至:2012年
一、基本情況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身份證件名稱:
證件號碼:□□□□□□□□□□□□□□□□□□
學生總數□□□□□□ 其中:男生□□□□□□ 女生□□□□□□
住宿學生數□□□□□□ 教職員工數□□□□□
二、學校類別
1.初等教育□ 2.中等教育□ 3.高等教育□ 4.其他教育□
三、辦學性質
1.公辦□ 2.民辦□ 3.其他□
四、校內輔助設施數
1.學生集體食堂□□ 2.學生宿舍(間)□□□□ 3.洗浴場所□□
4.學生廁所(蹲位)□□□ 5.游泳場所□□ 6.體育館□□
7.圖書館(閱覽室)□□
五、飲用水
1.集中式供水□ 2.二次供水□ 3.分質供水□ 4.分散式供水□ 5.其他□
六、健康管理
1.校醫院(室)、衛生室數 □□□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數 □□□□
保健室數□□□ 保健教師數 □□□□
2.學生體檢數 □□□□□□
3.學生健康檔案:有□ 無□
4.學生常見病防治:開展□ 部分開展□ 未開展□
5.急、慢性傳染病、地方病防控:開展□ 未開展□
6.開設健康教育課:是□ 否□
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有□ 無□
報告單位: 報告單位負責人:
報 告 人: 報 告 日 期:
(四)相關說明
1.學生總數:指在上一年度的9月1日到本年度的8月31日之間,學校在冊的學生人數。
2.教職員工數:指學校在職在崗的各類聘任人員。
3.學校類別:參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等規定進行分類。
(1)初等教育:指小學教育。
(2)中等教育:包括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中等專業教育、職業中學教育、技工學校教育、其他中等教育。
(3)高等教育:包括國家承認學歷的普通高等教育,以及脫產學習并參加國家文憑考試、自學考試的民辦高等教育。
(4)其他教育:指中、小學一體化辦學等綜合性學校。
4.辦學性質:“其他”一欄主要指港、澳、臺投資和國外投資的辦學。
5.校內輔助設施數:指校園內配套的有關設施,以及根據相關衛生法律法規的規定,校園內應納入衛生監管范圍的各行業單位數,包括有獨立營業執照的單位。
6.飲用水:指學校提供給學生的飲用水情況。同一學校供應多種類別的飲用水時,填報主要供應的飲用水類別。供應桶裝飲用水的計入“分質供水”欄內,不供應飲用水或供應其他類型飲用水的計入“其他”欄內。
(1)集中式供水:指根據《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規定,由水源集中取水,經統一凈化處理和消毒后,由輸水管網送至用戶的供水方式(包括公共供水和單位自建設施供水)。
(2)二次供水:指根據《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將來自集中式供水的管道水另行加壓、貯存,再送至水站或用戶的供水設施。
(3)分質供水:主要指利用過濾、吸附、氧化、消毒等裝置對城市集中式供水或其他原水作進一步的深度(特殊)處理,通過獨立封閉的循環管道輸送,供給人們直接飲用的水。
(4)分散式供水:指根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等規定,直接從水源取水,無任何設施或僅有簡易設施的供水方式。
7.衛生室、保健室:根據《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教體藝[2008]5號),衛生室是指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學校衛生機構,保健室是指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學校衛生機構。
8.學生體檢數:指學生總數中,在上一年度的9月1日到本年度的8月31日之間接受了健康檢查的學生人數。學生體檢數≤學生總數。
9.學生常見病防治:指上一年度的9月1日到本年度的8月31日之間,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規定,開展近視眼、齲齒、營養不良、肥胖等學生常見疾病的預防和矯治工作情況。開展了四項及以上學生常見疾病防治工作的填“開展”一欄,開展了1~3項的填“部分開展”。
(五)注意事項
1.本卡應在完成首次學校衛生監督后5個工作日內填報。
2.同一學校有兩個以上辦學地點的,應填兩份以上信息卡。
3.對已建卡的學校,信息卡內容有變動的,必須進行修正或補充填報。
(六)參考資料
1.《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1996年建設部、衛生部令第53號)
2.《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
3.《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
4、《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教體藝[2008]5號)
二、學校衛生監督案件查處信息卡
(一)制卡目的
為掌握各地依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規、規章實施的衛生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及其他措施案件的情況,制定本卡(衛統15表)。
(二)報告范圍
依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規、規章實施的衛生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包括立案后不作行政處罰和僅實施行政強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
(三)樣卡
學校衛生監督案件查處信息卡
被查處單位(個人):
注冊地址:
地址:
行政區劃代碼:□□□□□□
被查處單位組織機構代碼:□□□□□□□□-□
被查處單位經濟類型代碼:□□ 有效期至:2012年
一、基本情況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身份證件名稱:
證件號碼:□□□□□□□□□□□□□□□□□□
二、學校類別
1.初等教育□ 2.中等教育□ 3.高等教育□ 4.其他教育□
三、辦學性質
1.公辦□ 2.民辦□ 3.其他□
四、案件查處情況
1.案件來源:
(1)在衛生監督檢查中發現的□ (2)衛生機構監測報告的□ (3)社會舉報的□
(4)上級衛生行政機關交辦的□ (5)下級衛生行政機關報請的□(6)有關部門移送的□
2.違法事實:(可多選)
(1)學校環境質量以及黑板、課桌椅的設置不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2)學校未按照有關規定為學生設置廁所和洗手設施□
(3)寄宿制學校未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洗漱、洗澡等衛生設施□
(4)未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
(5)學校體育場地和器材不符合衛生和安全要求使學生健康受到傷害□
(6)組織學生參加勞動不當致使學生健康受到損害□
(7)供學生使用的文具、娛樂器具、保健用品不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
(8)拒絕或者妨礙學校衛生監督員實施衛生監督□
(9)其他違法行為□
3.處罰程序:(1)簡易程序□ (2)一般程序□:聽證□
4.處罰過程:立 案 日 期:□□□□年□□月□□日
決定書送達日期:□□□□年□□月□□日
5.行政處罰決定:(可多選) 處罰文號或編號:
(1)警告□ (2)其他□
6.行政強制及其他措施:(可多選)(1)責令限期改進□ (2)其他□
7.行政復議:維持□ 撤銷□ 變更□ 限期履行職責□ 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
8.行政訴訟:駁回□ 維持□ 撤銷□ 部分撤銷□ 變更□ 限期履行職責□
9.結案情況:(1)執行方式:自覺履行□
強制執行□
(2)執行結果:完全履行□ 不完全履行□ 未履行□
(3)不作行政處罰□
(4)結案日期:□□□□年□□月□□日
五、其他處理情況
1.移送司法機關□
報告單位: 報告單位負責人:
報 告 人: 報 告 日 期:
(四)相關說明
1.學校類別:同《學校衛生被監督單位信息卡》(衛統14表)。
2.辦學性質:同《學校衛生被監督單位信息卡》(衛統14表)。
3.違法事實:
第(1)~(5)項的主要查處依據為《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三十三條;
第(6)項的主要查處依據為《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三十四條;
第(7)項的主要查處依據為《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三十五條;
第(8)項的主要查處依據為《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第三十六條。
(五)注意事項
1.一般程序的案件應在送達處罰決定書和案件結案后分兩次填報,簡易程序的案件、立案后不作行政處罰和僅實施行政強制及其他措施的案件應在結案后一次填報。
2.對發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案件,應在收到行政復議決定書或訴訟
判決書后再次進行填報。
3.對發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案件,“執行結果”一欄按最終有效行政行為進行填報。
(六)參考資料
1.《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2.《衛生行政處罰程序》(1997年衛生部第53號令)
3.《全國衛生監督機構工作規范》(2001版)
表10 學校衛生被監督單位信息匯總表
填報單位(章): 統計時限: 單位: 所
學校類別 學校
數 教職員工數
(人) 學生數(人) 辦學性質 校內輔助設施數(個) 飲用水 健康管理
合計 男生 女生 住宿學生數 公辦 民辦 其他 學生集體食堂 學生宿舍
(間) 洗浴場所 學生廁所(蹲位) 游泳場所 體育館 圖書館、閱覽室 集中式供水 二次供水 分質供水 分散式供水 其他 校醫院(室)、衛生室數(個)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
(人) 保健室數(個) 保健教師數
(人) 學生體檢數
(人) 有學生健康檔案 開設健康教育課 學生常見病防治 開展急慢性傳染病、地方病防控 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開展 部分開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總計 a
初等教育 b
中等教育 c
高等教育 d
其他教育 e
填報日期: 填報人員(簽字): 單位負責人(簽章):
表10 學校衛生被監督單位信息匯總表填報說明
根據《學校衛生被監督單位信息卡》(衛統14表),匯總產生該表的相應數據,用于反映某地區小學及小學以上學校的基本信息及衛生管理相關情況。填報說明如下:
一、學校類別:參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等規定,將學校分為4類。①“初等教育” 指小學教育;②“中等教育”包括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中等專業教育、職業中學教育、技工學校教育、其他中等教育;③“高等教育”包括國家承認學歷的普通高等教育,以及脫產學習并參加國家文憑考試、自學考試的民辦高等教育;④“其他教育”指中、小學一體化辦學等綜合性學校。
二、學校數:指在上一年度的9月1日到本年度的8月31日之間,轄區內的學校總數。同一學校有兩個以上辦學地點的,應分別填報。
三、教職員工數:指學校在職在崗的各類聘任人員總數。
四、學生數:指在上一年度的9月1日到本年度的8月31日之間,轄區內學校在冊的學生總數。
五、辦學性質:“其他”一欄主要指港、澳、臺投資和國外投資的辦學。
六、校內輔助設施數:指校園內配套的有關設施,以及根據相關衛生法律法規的規定,校園內應納入衛生監管范圍的各行業單位數,包括有獨立營業執照的單位。
七、飲用水:指學校提供給學生的飲用水情況。同一學校供應多種類別的飲用水時,填報主要供應的飲用水類別。供應桶裝飲用水的計入“分質供水”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