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深圳市分行,總行公司業務部、營業部:
為調整、優化我行授信客戶結構,從源頭有效控制授信風險,促進授信業務健康發展,在廣泛征求全轄意見的基礎上,總行制定了《中國銀行授信客戶準入與退出指導原則》(簡稱《指導原則》),現發送全轄執行,并就有關問題明確如下:
一、各分行應在2002年1月底前將本行《客戶準入與退出實施細則》及2002年度清戶退出計劃(包括清戶名單及清戶退出計劃表)報送總行。
二、我行清戶退出名單及時間表等文件為本行內部管理文件,嚴禁對外透露。各行須做好保密工作。
三、本《指導原則》適用于國內分行,海外分行可參照本《指導原則》,結合本行實際業務情況制定有關客戶準入、退出制度。
四、各行如有問題、意見和建議,請及時反饋總行風險管理部,以便不斷調整、完善。
聯系人:風險管理部 統一授信管理處:高健
電話:010-66593578
傳真:010-66593585
中國銀行授信客戶準入與退出指導原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調整、優化我行授信客戶結構,從源頭有效控制授信風險,特制定本《指導原則》。
第二條 本《指導原則》所指授信客戶為法人客戶,自然人授信不在《指導原則》規范范圍內。
第三條 本《指導原則》適用于國內分行,海外分行暫不適用。
第四條 對新客戶進行準入資格審查,是新客戶申請我行授信業務的首要審查程序。公司業務部門須在新客戶申請我行授信業務之初,對該客戶進行準入資格審查。符合準入規定后,授信業務審查仍按現行審批權限及程序執行。盡職調查人員須對授信申請人是否符合我行客戶準入標準作出評價。
第二章 客戶準入資格審核權限
第五條 原則上,由一級分行負責審查轄內新客戶授信準入資格。
第六條 對于申請低風險授信業務①的新客戶,一級分行可視情況授權給轄內二級分行和直屬支行審查準入資格,不得授權給縣級及縣級以下機構審查。
二級分行和直屬支行審核通過的客戶,如其后續申請非低風險授信業務,須由一級分行對該客戶重新進行準入資格審核。
第七條 各行應根據本行實際情況,結合轄內客戶結構、有關分支機構的授信管理水平等因素,建立本行客戶授信業務資格審核制度。
第三章 客戶準入審核標準
(一)行業準入標準
第八條 行業②審核標準分為鼓勵類、一般類、限制類、禁止類共四個類別。
第九條 禁止類行業的劃分標準
A.國家、省、市產業政策禁止發展的行業;
B.按貸款風險五級分類結果,行業綜合折算率③連續四個季度比全行平均綜合折算率低20個百分點以上的行業;
C.總行或當地分行另行明確禁止的行業。
第十條 限制類行業的劃分標準
A.供銷社,房地產業中的寫字樓、商場開發貸款,旅游業中的酒店、餐飲業,內貿、物資、輕工行業等非我行授信政策積極支持的行業;
B.按貸款風險五級分類結果,行業綜合折算率連續四個季度比全行平均綜合折算率低10~20個百分點的行業。
第十一條 鼓勵類和一般類行業的劃分標準由各行自行設定。
第十二條 禁止類行業的客戶不予授信。
(二)客戶資信準入標準
第十三條 新客戶信用等級不得低于以下標準:
A.首筆授信業務如為一年期以內授信,鼓勵類行業客戶信用等級不得低于B級,一般類行業客戶信用等級不得低于BB級,限制類行業客戶信用等級不得低于BBB級;
B.首筆授信業務如為一年期以上授信,鼓勵類行業客戶信用等級不得低于BB級,一般類行業客戶信用等級不得低于BBB級,限制類行業客戶信用等級不得低于A級;
C.全球500強跨國集團在華投資企業可適當放寬上述標準;
D.低風險授信業務不受上述信用等級限制。
第十四條 在對新組建客戶、非企業法人客戶等的信用評級標準出臺之前,對無信用等級客戶的授信資格審查應結合其所處行業特點、資本金實力及到位情況、財務狀況、經營管理水平等情況從嚴審查。
(三)客戶經營規模準入標準
第十五條 小、散型公司法人客戶和個體經濟客戶非我行授信支持的重點客戶群。
第十六條 總行暫不對“客戶經營規模”指標作統一規定。各行應根據轄內具體情況確定客戶經營規模限定指標。
第十七條 對小型企業法人客戶、個體經濟客戶授信應嚴格審核,特別要考察其對宏觀經濟變化的抗風險能力。
第四章 授信客戶退出原則
第十八條 以下范圍的客戶可列入“退出客戶清單”:
鼓勵類行業C級以下(含C級)客戶
一般類行業CC級以下(含CC級)客戶
限制類行業CCC級以下(含CCC級)客戶
禁止類行業的客戶
授信資產五級分類結果為可疑類或損失類的客戶
第十九條 對于上述范圍內的客戶,如其貿易融資業務往來正常、履約狀況良好,可根據實際業務量、我行綜合收益情況等,不列入“退出客戶清單”。
第二十條 對于擬退出的客戶,各行風險管理部門應與公司業務部門、資產保全部門積極配合,制定詳細的退出計劃,逐步壓縮授信存量,原則上應先退出高風險授信,再退出低風險授信,直至清戶退出。
第二十一條 擬退出客戶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客戶的發展趨勢、在我行的綜合效益、與我行的關系、是否有重大訴訟等因素。
在實施清戶、退出過程中,如客戶的財務及生產經營狀況有顯著好轉,可適當保留其一定比例的低風險授信的授信業務;待客戶各項條件重新符合我行客戶準入標準后,可對此類客戶新增其他授信。
第五章 部門職責分工
第二十二條 各級風險管理部門負責制定、調整本行轄內《客戶準入及退出實施細則》,定期調查、監督執行情況,會同公司業務、保全部門制定實施計劃,定期向上級行報送工作報告。
第二十三條 公司業務部門負責客戶準入及退出的具體執行,嚴格執行客戶準入退出制度,將執行情況及建議定期匯總、反饋風險管理部門。
第二十四條 資產保全部門負責配合公司業務部門共同制定、執行客戶退出計劃和實施方案。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五條 各行應根據轄內具體情況,制定《客戶準入與退出管理實施細則》,具體貫徹落實。
第二十六條 各行應根據授信客戶情況,每年制定(或調整)本行詳細的清戶退出計劃。列入清戶退出名單的客戶,原則上不得新增授信,并在一定期限內收回授信,完成清戶退出。
第二十七條 各分行應于每年1月份和7月份,匯總本行轄內實施客戶準入、退出工作的詳細情況,并向總行報送書面報告。報告內容包括:本行授信客戶準入、退出制度建設情況,相關《實施細則》的制定、調整情況,本行授信客戶準入制度實施情況,本行授信客戶清戶退出計劃(清戶名單、時間表)及完成情況。
注:
①“低風險授信業務”包括:國庫券、本行存單、銀行承兌匯票全額質押的各類授信業務,經我行認可的國外銀行擔保的短期授信業務,有保險的出口信貸業務,銀行承兌匯票貼現,買入票據(僅限于買入銀行承兌匯票),單證相符的即期出口押匯,進口保理商已核定信用額度的出口保理,出口信用證項下開證行已承兌的票據貼現,開證行承兌后的遠期押匯,轉開保函(含以國內外代理行反擔保開出我行保函)等業務。
有全額保證金的業務不視為向客戶提供授信,授信金額僅按照免保證金的敞口金額計算。
②我行貸款風險五級分類的行業類別
農業、紡織、軍工、煤炭、森工、機械加工、冶金、化工、輕工、電子、建材、煙草、科技、糧食、供銷社、物資、農機、內貿、外貿、房地產、電力、交通運輸、石化、建筑業、旅游、醫藥業、通訊業務、其他。
對于跨行業經營的綜合性企業,應根據企業主營業務進行行業劃分。
③綜合折算率計算方法
綜合折算率為:考慮到貸款損失后的貸款凈值(綜合折算后)與貸款余額的比率。其中各項分類的對應損失率為正常1%,關注5%,次級25%,可疑70%,損失100%。
綜合折算率=貸款綜合折算值/貸款余額
貸款綜合折算值=正常×99%+關注×95%+次級×75%+可疑×30%+損失×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
2017-09-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十三條第一款和第十九條的解釋
2011-08-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的決議
1980-08-26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村民委員會和村經濟合作社的權利和關系劃分的請示的答復
1992-01-3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3修正)
1993-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訂)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設立中國農業銀行的決議
1970-01-0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81-12-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0-04-04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5-03-1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2006年修訂)
2006-08-27證券交易所風險基金管理暫行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
2015-04-06博物館條例
2015-02-09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
2014-07-11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