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16日 農發行字[2001]94號)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各計劃單列市分行,總行營業部:
現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央儲備糧
貸款管理辦法(試行)》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的情況和問題,請及時向總行反映。
附: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央儲備糧貸款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中央儲備糧貸款管理,維護借貸雙方合法權益,支持中央儲備糧管理體系建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根據《中國農業發展
銀行貸款管理制度》,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中央儲備糧貸款專門用于解決借款人從事中央儲備糧的收儲、拋售、輪換、進(出)口和移庫等業務的合理資金需要。
第三條 中央儲備糧貸款管理應堅持以下原則:
(一)計劃性原則。中央儲備糧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必須與國家有關部門下達的中央儲備糧收儲、拋售、輪換、進(出)口和移庫等計劃相一致。
(二)屬地管理原則。中央儲備糧貸款原則上由中央儲備糧存儲庫點所在地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以下簡稱農發行)貸款和管理,確需跨區域存儲和貸款的必須按規定報批。
(三)庫貸掛鉤原則。中央儲備糧貸款的管理堅持“錢隨糧走、購貸銷還、庫貸掛鉤、全程監管”的原則。中央儲備糧庫存占用貸款必須與財政部等有關部門核定的入庫成本相一致。
第二章 貸款對象和條件
第四條 貸款對象。中央儲備糧貸款對象是從事中央儲備糧收儲、拋售、輪換、進(出)口和移庫等政策性業務的國有或國家控股的糧食企業(以下簡稱借款人),主要包括:
(一)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儲糧總公司);
(二)中儲糧總公司直屬的糧食儲備庫;
(三)受中儲糧總公司委托承擔中央儲備糧存儲任務的國有糧食企業。
第五條 貸款條件。借款人向農發行開戶行(以下簡稱開戶行)申請中央儲備糧貸款時,除應具備《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貸款管理制度》規定的基本條件外,還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糧食局和農發行等部門下達給中儲糧總公司的中央儲備糧收儲、拋售、輪換、進(出)口和移庫計劃,以及中儲糧總公司下達給各承儲庫點的具體計劃。
(二)具有相應規模的倉儲能力和糧食檢驗、保管專業人員。
(三)借款人委托其他企業代儲(或外租倉庫存儲)中央儲備糧的,代儲庫點必須符合國家糧食局等有關部門規定的代儲條件;借款人應與代儲庫(或外租庫)簽訂正式的《代儲合同》(或《租賃合同》),代儲企業(或外租庫)必須接受農發行的監管。代儲企業(或外租庫)原則上應選擇在農發行開戶的企業。
第三章 貸款期限、方式及利率
第六條 貸款期限。中央儲備糧儲存期限明確的,按儲存期限確定;儲存期限暫未明確的,按
一年期限確定。
第七條
貸款展期。貸款到期,中央儲備糧未經批準動用,或在規定的結算期內儲備糧調銷貨款尚未回籠的,借款人應及時向開戶行提出申請,經開戶行審查符合條件的,辦理展期手續,展期期限不得超過原
借款合同確定的貸款期限。展期到期后,中央儲備糧仍未批準動用的,應按規定再次展期。
對超過正常存儲期限或經有權部門鑒定確認陳化的中央儲備糧,不再予以展期。所占用的貸款到期后按規定轉入相應的
不良貸款科目管理。
第八條 貸款利率。中央儲備糧貸款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
一年期貸款利率執行。
貸款利息由開戶行負責按月計算,并逐級匯總上報總行財務管理部,由總行與中儲糧總公司統一結算。
第九條 貸款方式。中央儲備糧貸款采用
信用貸款方式。
第四章 貸款程序
第十條
貸款申請及受理。符合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借款人,可向開戶行申請中央儲備糧貸款并填制《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借款申請書》送交開戶行。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貸款對象和條件的借款人提出的借款申請,開戶行應及時受理。
第十一條 貸前調查。開戶行受理借款人借款申請后,要及時派出管戶信貸員進行調查。調查的主要內容是:
(一)借款是否符合中央儲備糧貸款的條件。
(二)借款人提供的資料是否真實、完整。
(三)對借款人委托其他企業代儲(或外租倉庫存儲)中央儲備糧的,開戶行直接或委托代儲(或外租)企業所在地農發行對代儲(或外租)企業的有關情況進行調查。
(四)借款人已承借貸款的使用情況,有無擠占挪用貸款或拖欠貸款。
(五)按規定需要調查的其他內容。
第十二條 貸款的審查和審批。貸款的審查由開戶行的信貸部門負責人或授權人對貸款調查人提供的調查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進行審核。經審查同意貸款的,應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借款申請書》相關欄簽署意見,按規定報審批人審批。對貸款調查人提供的調查資料有疑問的,要退回重新調查;對不符合條件的,要退回借款人。
中央儲備糧貸款原則上由開戶行行長簽批,也可由行長授權副行長簽批。對借款人省內跨市、縣委托其他企業代儲(或外租倉庫存儲)中央儲備糧的,須報經農發行省級分行批準;對跨省、市、區委托其他企業代儲(或外租倉庫存儲)中央儲備糧的,須報經農發行總行批準。
第十三條 簽訂借款合同。對經審查批準發放的中央儲備糧貸款,開戶行應及時與企業簽訂借款合同。對借款人委托其他企業代儲(或外租倉庫存儲)中央儲備糧的,開戶行、代儲(或外租)企業所在地農發行、借款人、代儲(或外租)企業必須按規定簽訂《異地存儲糧食監管委托
代理協議》。
第十四條 貸款發放。中央儲備糧貸款的發放依據中央儲備糧計劃或批次,采取集中一次審批、一次發放或分次發放的辦法。
(一)借款人在當地直接從農民手中收購糧食用于中央儲備的,開戶行應在財政部等有關部門核定的入庫結算價(包括價款和收購費用)標準內按糧食入庫進度據實
發放貸款。對只規定收購價格幅度,未明確具體價格標準的,開戶行在規定的價格幅度范圍內從嚴掌握貸款發放。
(二)借款人從外地調入(含進口、移入)糧食用于增加中央儲備的,開戶行應在財政部等有關部門核定的入庫結算價(包括價款和合理費用)標準內按照糧食入庫進度據實發放貸款。對確需跨省、地(市)調(移)入糧食的,所需貸款必須報省級分行批準,從農發行開戶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調入的糧食,調入行發放貸款前,必須與調出行取得聯系并得到確認。
(三)在中央儲備糧全部入庫之后,開戶行應按財政部等有關部門核定的中央儲備糧入庫結算價(包括價款和合理費用)對中央儲備糧貸款進行相應的調整。實際發放的貸款小于入庫結算價的,開戶行按入庫結算價補放貸款,對補充發放的貸款,要積極用于清收企業不合理占用貸款和欠息;實際發放的貸款超過入庫結算價的,開戶行應及時從借款人財務資金賬戶中(含財政撥付的中央儲備糧費用補貼,下同)收回超額發放的貸款,超過半年仍未收回的部分轉入企業不合理占用貸款。保證中央儲備糧貸款與財政部核定的中央儲備糧庫存成本一致。
第十五條 貸款收回。中央儲備糧出庫銷售后,銷售貨款必須全額回籠到借款人在開戶行開立的基本存款賬戶,開戶行按規定及時收回中央儲備糧貸款。中央儲備糧銷售貨款足額還貸后仍有剩余的,全部轉入企業財務資金賬戶。
第十六條 中央儲備糧輪換(含品種串換)的貸款管理。
(一)中央儲備糧同一庫點輪換的貸款管理。同一庫點輪換中央儲備糧必須按照“錢隨糧走、購貸銷還”的原則進行管理。
1.對借款人采取先輪出、后輪入的方法進行中央儲備糧輪換的,輪出糧食的銷售貨款必須全部存入借款人在開戶行開立的基本存款賬戶,開戶行應及時對銷售貨款進行分割。對銷售貨款大于輪出庫存糧食占用貸款的,開戶行按照輪出庫存糧食占用貸款全額收回貸款,還貸后的盈余部分轉入借款人財務資金賬戶;對銷售貨款小于輪出庫存糧食占用貸款的,開戶行按銷售貨款全額收回貸款。輪入時,按照儲備糧入庫進度和輪出時收回貸款額等量發放貸款。輪換結束后,輪出數量與輪入數量完全一致;輪入數量小于輪出數量形成虧庫的,由借款人負責在3個月內用自有資金補庫,超期未補的,從企業財務資金賬戶中扣收虧庫占用的貸款。
2.對采取先輪入、后輪出的方法進行中央儲備糧輪換的,新糧輪入時開戶行先發放調銷貸款,庫存糧食輪出后等額收回調銷貸款。為輪庫發放的調銷貸款利息由借款人負擔。輪換結束后,為輪庫發放的調銷貸款本息必須全部收回;不能全額收回的部分從企業財務資金賬戶中扣收。
(二)中央儲備糧異地輪換的貸款管理。對確需通過輪換集并調整中央儲備糧存儲庫點的,調整后的承儲庫必須符合本辦法規定的貸款對象和貸款條件,輪出企業的中央儲備糧不能隨意劃轉為企業商品周轉糧,必須在輪換期內全部銷售。對于中央儲備糧異地輪換屬于省內跨市、縣的須報省級分行審查批準;屬于跨省、區的異地輪換,須報總行審查批準。
1.對采取先輪出、后輪入的方法進行中央儲備糧輪換的,庫存糧食輪出時,銷售貨款必須全額回籠到輪出企業在開戶行開立的基本存款賬戶,輪出企業開戶行按輪出庫存糧食占用貸款全額收貸。對還貸后有盈余的,盈余部分轉入企業財務資金存款賬戶;對輪出糧食銷售貨款不足以全額還貸產生差額的,貸款差額由開戶行的上級行負責從輪入企業新發放的儲備貸款中劃到輪出企業的開戶行歸還貸款。糧食輪入時,輪入企業開戶行按中央儲備糧輪入進度和財政等有關部門核定的庫存成本發放中央儲備糧貸款。輪庫結束后,糧食輪入數量必須與輪出數量一致,輪入數量小于輪出數量的要限期補庫,借款人超期不補的,開戶行應從企業財務資金賬戶扣回虧庫占用的貸款。
2.對采取先輪入、后輪出的方法進行中央儲備糧輪換的,庫存糧食輪入時,輪入方開戶行按照輪入進度和財政等有關部門核定的庫存成本發放調銷貸款,調銷貸款的利息由輪入企業自行負擔。庫存糧食輪出時,銷售貨款必須全額回籠到輪出企業在開戶行開立的基本存款賬戶,輪出企業開戶行按輪出庫存糧食占用貸款全額收貸。對還貸后有盈余的,盈余部分轉入企業財務資金存款賬戶;對輪出糧食銷售貨款不足以全額還貸產生差額的,貸款差額由開戶行的上級行負責從輪入企業新發放的儲備貸款中劃到輪出企業的開戶行歸還貸款。輪換結束后,對輪入企業發放中央儲備貸款,收回調銷貸款。
第五章 信貸監督管理
第十七條 開戶行要建立適應中央儲備糧管理特點的信貸監管體系。嚴格執行收購資金封閉管理的各項政策措施,有效地開展信貸監管工作。
第十八條 堅持貸款使用報賬制度。開戶行要認真核查借款人中央儲備糧收購及調入憑證(收購碼單、發票等)或結算憑證,按中央儲備糧入庫進度發放中央儲備貸款,確保貸款與入庫糧食價值相一致。
第十九條 堅持查庫和出庫報告制度。開戶行對借款人中央儲備糧庫存必須實行“庫存商品占用貸款倉單管理”。要定期檢查核實借款人中央儲備糧庫存數量、品種及變化情況,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借款人凡發生中央儲備糧銷售、出庫、移庫,都應及時如實報告開戶行,并按規定提供有關文件資料,做到全程監管,封閉運行。
第二十條 結算管理制度。中央儲備糧拋售、調撥、輪換、移庫和進出日等結算全部由借款人按有關規定統一辦理。對借款人回籠的銷售款項,要全額存入在農發行開立的基本存款賬戶。
第二十一條 對中央儲備糧出口、移庫過程中發生的必要費用所需貸款,農發行發放調銷貸款解決。對中央儲備糧輪換、出口、移庫過程中所發放的調銷貸款按《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調銷貸款管理辦法》執行。
第二十二條 對不合理占用中央儲備糧貸款的監督管理。
(一)對經營中央儲備糧發生的不合理結算資金占用貸款,開戶行要認真組織清收。對從銷售貨款中無法收回的,從借款人財務資金賬戶中扣收。
(二)對借款人擠占挪用中央儲備糧貸款進行商業性經營的,開戶行應及時從借款人財務資金賬戶中收回被擠占挪用的中央儲備糧貸款,并按政策規定給予相應的信貸制裁。
(三)中央儲備糧損耗占用貸款由借款人負責歸還,借款人不能及時足額歸還的部分轉為企業不合理占用貸款,開戶行應從借款人財務資金賬戶中逐步收回。中央儲備糧損失占用貸款,應分清情況督促借款人進行處理,歸還貸款。
第二十三條 對借款人違反本辦法的有關條款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貸款管理制度》中的有關條款,一律按《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貸款管理制度》的有關條款進行處理。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四條 中央儲備油貸款的管理,比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由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總行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以前有關文件凡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