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中國建設銀行關于下發《中國建設銀行代扣代繳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操作規程》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1-14 · 215人看過
(1999年10月28日 建總發[1999]137號) 建設銀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總行直屬分行,蘇州、三峽分行:   根據中國建設銀行建總發[1999]133號《關于轉發國務院和下發等文件的通知》精神,現制定《中國建設銀行代扣代繳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操作規程》,請遵照執行。 附:    中國建設銀行代扣代繳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操作規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國建設銀行建總發[1999]133號《關于轉發國務院〈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實施辦法〉等有關文件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本操作規程。 第二章 代扣代繳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的基本規定   第二條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儲蓄機構取得的人民幣、外幣儲蓄存款利息,應當繳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   第三條 代扣代繳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的范圍:包括本外幣活期儲蓄存款、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定期儲蓄存款,定活兩便、通知儲蓄存款,銀行卡儲蓄存款,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應納利息稅的儲蓄存款。   第四條 免征個人所得稅的儲蓄存款利息:包括教育儲蓄存款利息,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的其他專項儲蓄存款或儲蓄性專項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   第五條 開征時間:1999年11月1日。   第六條 納稅所得額:應納稅儲種在1999年11月1日(含)之后孳生的儲蓄存款利息。   第七條 適用稅率: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適用20%的比例稅率;稅收協定締約國的國家居民從中國境內儲蓄機構取得的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按稅收協定規定的稅率征收儲蓄存款個人所得稅(稅收協定締約國與我國簽定避免雙重征稅協定情況見附件一)。   第八條 代扣時間:向儲戶支付利息或年度結息時扣收。   第九條 計稅:應繳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第十條 計稅幣種: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采用原幣計稅,原幣扣繳。   第十一條 扣繳義務人:辦理結付個人儲蓄存款利息的儲蓄機構。   第十二條 扣繳義務人登記:現有儲蓄機構應在1999年11月1日前到當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扣繳稅款登記;1999年11月1日以后成立的儲蓄機構,應自中國人民銀行批準開業之日起30日內,到當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扣繳稅款登記。   第十三條 儲蓄存款通兌業務代扣代繳利息所得稅時,應遵循屬地原則,由原開戶所代扣代繳利息所得稅。   第十四條 辦理異地托收支取的,由原開戶所代扣代繳利息所得稅;辦理托收續存的,由委托儲蓄機構代扣代繳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   第十五條 代扣代繳利息所得稅的完稅憑證由利息清單代替,對有特殊要求的儲戶,可憑利息清單到當地稅務部門開具正式的完稅憑證。   第十六條 稅收協定締約國居民在中國境內取得的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可按稅收協定規定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具體如下:   一、存款人在開戶時至銷戶或結息前能夠提供有關證明的,則銀行按適用稅率代扣代繳利息所得稅;否則按20%稅率執行,之后不予辦理追加或退稅業務。   二、如遇稅收協定締約國稅率變化,按存款人第一次提供的有關證明中規定的稅率執行,之后不予辦理追加、退稅或分段扣稅業務。   第十七條 儲蓄機構應在每月月初將上月代扣代繳的人民幣利息所得稅全額劃轉到會計部門;將外幣利息所得稅全額劃轉到國際業務部門。   第十八條 儲蓄機構增設“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并按規定報送有關部門。   第十九條 儲蓄機構代扣代繳利息所得稅業務應納入事后監督管理。   第二十條 對于1999年11月1日之前程序未能開發完成的行,應采用手工計算利息稅。 第三章 代扣代繳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的賬務組織   第二十一條 儲蓄網點應在其他應付款科目下設置“代收利息所得稅戶”,用以核算各網點代扣的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結計利息代扣稅款時記貸方,集中劃繳時記借方。   第二十二條 扣繳利息所得稅的完稅憑證由利息清單代替,在原利息清單上增加打印:應稅利息、稅率、扣繳稅金、實付利息等內容。                中國建設銀行儲蓄存款利息清單   戶名            年  月  日 ------------------------------------------------ |    |    |    |    | 應稅 |   | 扣繳 | 實付 |       | | 賬號 | 本金 | 幣種 | 利息 |    |稅率%|    |    |  操作員  | |    |    |    |    | 利息 |   | 稅金 | 本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經確認,本人收到上述實付本息。          客戶簽字:             | ------------------------------------------------   事后監督:     復核:      記賬:       授權:   注:本憑證一式兩聯,第一聯為銀行收執,第二聯為客戶收執,規格18.5×8.5。   第二十三條 儲蓄管理部門應增設“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減免稅通知書”,用以通知儲蓄網點對稅收協定締約國居民按其適用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減免稅通知書   行名:        日期: ------------------------------------ |戶名| 賬號 |本金|幣種|國籍|執行稅率%|   申請表編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事后監督:       制表:   注:本通知書一式兩聯,第一聯送儲蓄網點,第二聯儲蓄管理部門留存。規格:18.5×8.5。   第二十四條 儲蓄管理部門增設“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減免稅情況登記簿”(格式見附件二),用以登記外國居民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減免稅申報、批準、執行情況。 第四章 代扣代繳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的核算手續   第二十五條 代扣代繳本幣活期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采用結計積數法的,應在1999年10月31日日終處理完畢后,對所有的活期儲蓄存款結計積數。   第二十六條 結計積數是計算本幣活期儲蓄存款各賬戶在1999年11月1日的免稅積數,從11月1日起計算應稅積數。計算積數目前有兩種方法:預計積數法和累計積數法。   第二十七條 采用預計積數法計算利息的電算化儲蓄網點結計積數后,免稅積數進行保存,同時計算預計應稅積數,1999年11月1日之后發生動戶時,動戶積數與預計應稅積數相加減結計應稅積數。   第二十八條 采用預計積數法計算利息的手工儲蓄網點逐戶結計積數后,登記手工賬卡,在利息積數下劃紅線,以示識別,并在紅線下登記預計應稅積數。1999年11月1日之后發生動戶時,動戶積數與預計應稅積數相加減結計應稅積數。   第二十九條 預計應稅積數=余額×240天   免稅積數=1999年10月31日日終分戶賬利息積數-余額×240天   第三十條 采用累計積數法計算積數的電算化儲蓄網點結計積數后,將免稅積數進行保存,1999年11月1日之后發生動戶時,另行計算應稅積數。   第三十一條 采用累計積數法計算積數的手工儲蓄網點逐戶結計積數后,登記手工賬卡,在利息積數下劃紅線,以示識別。1999年11月1日之后發生動戶時,另行計算應稅積數。   免稅積數=1999年10月31日日終分戶賬利息積數   第三十二條 2000年7月1日前銷戶的本幣活期賬戶,根據結計的免稅積數、應稅積數計算出應付利息、代扣利息稅和實付利息。   應付利息=積數×活期日利率   代扣利息稅=應稅積數×活期日利率×適用稅率   實付利息=應付利息-代扣利息稅   第三十三條 2000年6月30日,儲蓄網點在對個人本幣活期儲蓄存款進行年度結息時,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可以不開具注明代扣稅款利息清單,但需要打印或手工編制兩份結息清單,一份送事后監督,一份留存網點。每年年度結息日后,當儲戶持活期存折辦理存取款時,應在其存折上分欄補登應支付利息及扣繳利息稅;銀行卡儲蓄結息時,應在對賬單上分欄打印應支付利息及扣繳利息稅。其他手續仍按照年度結息處理。   應付利息=積數×活期日利率   代扣利息稅=應稅積數×活期日利率×適用稅率   實付利息=應付利息-代扣利息稅   第三十四條 2000年7月1日后銷戶的本幣活期儲蓄賬戶,其利息所得全部為應稅利息。   第三十五條 外幣活期儲蓄存款的結息日為12月20日,1999年年度結息及銷戶視同本幣2000年年度結息及銷戶,扣繳稅款手續比照本幣處理。   第三十六條 采用電算化方式計算扣繳利息稅的活期儲蓄存款賬務處理:由計算機打印已扣繳利息稅的利息清單一式兩聯,一聯留存儲蓄網點記賬,一聯交儲戶。   第三十七條 電算化儲蓄網點采用手工方式計算扣繳利息稅的活期儲蓄存款賬務處理:應查詢出1999年10月31日結計的免稅積數,并計算出實際扣繳稅額,以此金額手工填制一式兩聯利息清單,一聯交儲戶,一聯留存儲蓄網點記賬。計算機打印的利息清單附手工利息清單后作附件,隨憑證送事后監督。   第三十八條 手工儲蓄網點應按扣稅方法計算出扣繳稅額,手工填制一式兩聯扣繳稅利息清單,一聯交儲戶,一聯留存網點記賬。   會計分錄:   借:利息支出--活期儲蓄存款利息支出戶     貸:××儲蓄存款--××儲蓄存款戶(轉存或結息)       或:現金--儲蓄所現金戶(支付利息)     貸:其他應付款--代收利息所得稅戶   第三十九條 本幣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在銷戶時,應以1999年11月1日為界,并按到期、逾期、提前支取分別計算免稅利息和應稅利息。   第四十條 本幣整存整取到期銷戶的計算:   免稅利息=(1999年11月1日-開戶日期)×本金×日利率   應稅利息=(銷戶日期-1999年11月1日)×本金×日利率   代扣利息稅=應稅利息×適用稅率   第四十一條 本幣整存整取1999年11月1日后逾期銷戶的計算:   一、在1999年11月1日前(含1999年11月1日)到期的,到期利息不收稅,逾期利息扣繳稅款。   代扣利息稅=(銷戶日期-1999年11月1日)×本金×日利率×適用稅率   二、在1999年11月1日后到期的,到期及逾期利息都代扣代繳稅款。   免稅利息=(1999年11月1日-開戶日期)×本金×日利率   應稅利息=(到期日-1999年11月1日)×本金×日利率+(銷戶日-到期日)×本金×日利率   代扣利息稅=應稅利息×適用稅率   第四十二條 本幣整存整取對提前支取的計算:   一、對1999年11月1日前開戶的賬戶提前支取(含部分提前支取)時,代扣利息稅=(銷戶日期-1999年11月1日)×本金×日利率×適用稅率   二、對1999年11月1日后(含1999年11月1日)開戶的賬戶,代扣利息稅=本金×實存天數×日利率×適用稅率。   三、對1993年3月1日前存入需要分段計息的,仍按有關計息方法計息,并從1999年11月1日起計算其應稅利息,據以扣繳利息稅。   第四十三條 本幣零存整取儲蓄存款在銷戶時,應以1999年11月1日為界,分別計算免稅積數和應稅積數。   第四十四條 采用日積數法的,免稅積數=10月31日日終累計利息積數,應稅積數=銷戶積數-免稅積數;采用月積數法的,免稅積數=10月末累計月積數,應稅積數=銷戶積數-免稅積數。   第四十五條 本幣零存整取提前支取,應付利息=銷戶積數×日利率,代扣利息稅=(銷戶積數-免稅積數)×日利率×適用稅率,實付利息=應付利息-代扣利息稅   第四十六條 本幣零存整取到期銷戶,其應付利息和實付利息分別為:   應付利息=銷戶積數×日利率,代扣利息稅=(銷戶積數-免稅積數)×日利率×適用稅率;   實付利息=應付利息-代扣利息稅   第四十七條 對本幣零存整取在1999年11月1日后逾期銷戶的:   一、在1999年11月1日前(含1999年11月1日)到期的,到期利息不收稅,逾期利息扣繳稅款計算如下:   代扣利息稅=(銷戶日期-1999年11月1日)×賬戶余額×日利率×適用稅率   二、在1999年11月1日后到期的,根據其到期部分及逾期部分計算代扣利息稅,到期及逾期利息扣繳稅款計算如下:   到期部分:   代扣利息稅=1999年10月31日后累計積數×日利率×適用稅率   逾期部分:   代扣利息稅=(銷戶日期-到期日期)×賬戶余額×日利率×適用稅率   第四十八條 對1999年11月1日前違約的零存整取賬戶扣繳利息稅計算比照1999年11月1日前到期的零存整取逾期支取處理。   第四十九條 對1999年11月1日后違約的零存整取賬戶扣繳利息稅計算比照1999年11月1日后到期的零存整取逾期支取辦理。   第五十條 對本幣的整存零取定期儲蓄存款賬戶,其扣繳利息稅比照零存整取辦理。   第五十一條 對存本取息儲蓄存款賬戶,在分次取息時不扣繳稅款,待1999年11月1日后銷戶時,應以11月1日為界,分段計算應稅利息。按應稅利息計算出應扣利息稅,一次性從本金中扣繳。   一、提前支取:   代扣利息稅=本金×(銷戶日-1999年11月1日)×活期日利率×適用稅率   二、到期銷戶:   代扣利息稅=應稅利息×適用稅率   三、逾期銷戶:   到期部分:代扣利息稅=本金×(到期日-1999年11月1日)×日利率×適用稅率   逾期部分:代扣利息稅=本金×(銷戶日-到期日)×日利率×適用稅率   第五十二條 對存本轉息定期儲蓄存款賬戶辦理自動轉息時,不扣繳稅款,在存款到期銷戶或儲戶提前支取本金時統一代扣代繳利息稅。其本金部分扣稅比照存本取息辦理,轉息部分扣稅比照零存整取辦理。   第五十三條 對定活兩便、通知儲蓄存款賬戶,均按照現行計息方法,以1999年11月1日為界,分別計算應支付利息及應稅利息。扣繳利息稅比照整存整取賬戶辦理。   第五十四條 采用微機處理扣繳定期儲蓄存款利息稅的儲蓄網點,由微機打印已扣繳利息稅的利息清單一式兩聯,一聯留存儲蓄網點記賬,一聯交儲戶。   第五十五條 采用手工方式計算扣繳定期儲蓄存款利息稅的電算化儲蓄網點,應按存期確定應稅利息,計算出實際扣繳稅額,并以此金額手工填制一式兩聯利息清單,一聯交儲戶,一聯留存儲蓄網點記賬。計算機打印的利息清單附手工利息清單后作附件,隨憑證送事后監督。   第五十六條 手工儲蓄網點應按扣稅方法計算出實際扣繳稅額,手工填制一式兩聯扣繳稅利息清單,一聯交儲戶,一聯留存網點記賬。   會計分錄如下:   借:利息支出--定期儲蓄存款利息支出戶     貸:××儲蓄存款--××儲蓄存款戶(轉存)       或:現金--儲蓄所現金戶(支付利息)     貸:其他應付款--代收利息所得稅戶   第五十七條 外幣定期儲蓄存款的扣繳稅款比照本幣整存整取儲種處理。   第五十八條 對定期儲蓄存款到期約定續存、并在銷戶時一次性支付本息的,稅款在儲戶銷戶時一次性扣除。利息的計算應按每期扣稅后的利息計入本金的方法計算,各期應扣稅款銷戶時一次性扣繳。具體扣繳利息稅核算手續比照整存整取辦理。   第五十九條 儲蓄存款異地托收不續存的,對儲戶取得的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應由原開戶網點在結付其利息時,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扣繳利息稅后連同本金一并劃往委托儲蓄機構。具體扣繳利息稅核算手續比照相應儲種辦理。   第六十條 儲蓄存款異地托收續存的,原開戶網點應按有關規定計算利息到劃款日前一天止,連同本金一并劃往委托儲蓄機構,同時對未扣稅情況要在托收登記簿中登記。委托機構在結付利息時,比照相應儲種辦理扣繳利息稅。   第六十一條 儲蓄存款通存通兌按照屬地原則,儲戶辦理通存通兌異所銷戶時,應扣稅款在原開戶網點入賬。采用電算化方式計算扣繳利息稅的代理網點將扣稅后的利息和本金支付儲戶,并打印已扣稅款的利息清單,按照實付本息進行資金清算。   會計分錄:   代理網點 借:內部往來--通存通兌戶          貸:現金--儲蓄所現金戶   開戶網點 借:××儲蓄存款--××存款戶          利息支出--存款利息支出          貸:內部往來--通存通兌戶            其他應付款--代收利息所得稅戶   第六十二條 不能實現電算化方式扣繳利息稅的儲蓄網點,只辦理在本所開戶的代扣代繳利息稅業務。   第六十三條 采用微機計算扣繳利息稅的儲蓄網點日終應分幣種打印“扣繳利息稅轉賬憑證”并按儲種打印“代扣代繳利息所得稅清單”,分別作為其他應付款科目記賬憑證及附件,同時將打印的清單與利息清單逐筆勾對。   第六十四條 采用手工計算扣繳利息稅的電算化儲蓄網點,日終時手工填制“代扣代繳利息所得稅清單”,并據此匯總填制轉賬貸方憑證,分別作為其他應付款科目附件和憑證。第一聯利息清單作利息支出科目憑證。   借:利息支出--存款利息支出     貸:現金--儲蓄所現金戶       其他應付款--代收利息所得稅戶   第六十五條 采用手工扣繳稅款的電算化儲蓄網點,不代理他所開戶并涉及代扣利息稅的銷戶業務。   第六十六條 儲蓄網點在月初將上月扣繳利息稅全額劃繳會計部門,根據“其他應付款--代收利息所得稅戶”賬戶余額,填制兩聯特種轉賬借、貸方憑證和內部往來劃收款報單,辦理劃款手續。   分計分錄:   借:其他應付款--代收利息所得稅戶     貸:內部往來--管轄行往來戶   第六十七條 儲蓄網點在月初將上月扣繳外幣利息稅額劃繳國際業務部門。   會計分錄:   借:其他應付款--代收利息所得稅戶(外幣)     貸:內部往來--管轄行往來戶(外幣)   第六十八條 全部稅款上繳后分幣種打印“代扣代繳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統計表”或手工分幣種填制“代扣代繳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統計表”及時按規定上交有關部門。   第六十九條 稅收協定締約國居民(以下簡稱外國居民)若要享受協定稅率優惠的,必須以賬戶為單位,在開戶至銷戶前或活期儲蓄存款年度結息前的一定時間內(具體由各行自定),到開戶儲蓄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領取并填寫《外國居民享受避免雙重征稅協定待遇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一式兩聯,送交開戶儲蓄機構,開戶儲蓄機構按規定程序報批后,才能按協定稅率扣繳應納稅額。   第七十條 外國居民必須憑有效身份證件,提供按主管稅務機關的要求填寫的申請表一式兩聯和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一份,到原開戶儲蓄機構辦理減免稅申請。   第七十一條 操作員審核“申請表”各要素,核對申請人身份證件、身份證件復印件,將身份證件原件退回客戶,《申請表》一式兩聯和身份證件復印件上交儲蓄管理部門。   第七十二條 儲蓄管理部門應設專人負責外國居民享受協定稅率優惠的審核、報批工作。收到儲蓄網點上交的“申請表”和申請人身份證件復印件時,應登記“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減免稅情況登記簿”,登記申請日期、申請人姓名、國籍、申請減免稅的儲蓄存款賬號、“申請表”編碼等要素后,在兩日內送交當地主管稅務機關審批。   第七十三條 儲蓄管理部門收到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返回的一聯《申請表》,應在“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減免稅情況登記簿”中登記批準日期、批準稅率等要素后,填寫“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減免稅通書知”(以下簡稱減免稅通知書)一式兩聯,將一聯“減免稅通知書”和一份《申請表》復印件交儲蓄網點;另一聯“減免稅通知書”和《申請表》原件由儲蓄管理部門專人保管,用以核對儲蓄網點對外國居民的扣稅情況。   第七十四條 儲蓄網點收到儲蓄管理部門下達的“減免稅通知書”和《申請表》復印件后,雙人并經所主任授權后,將“減免稅通知書”和《申請書》的有關要素錄入計算機(主要用于確定計稅稅率,銷戶時計算機自動按批準稅率扣稅),在“減免稅通知書”上打印“×年×月×日錄入計算機”字樣,日終隨憑證上交事后監督,《申請書》復印件留儲蓄網點專夾保管,作為辦理扣稅時的核對依據。   第七十五條 外國居民銷戶(包括部分提前支取)或活期結息時扣繳利息所得稅,按稅務機關批準的適用稅率計算。具體手續與中國居民扣繳利息所得稅相同。   第七十六條 外國居民已經稅務機關批準,準予享受協定稅率優惠的某一賬戶儲蓄存款,在辦理儲蓄存單掛失補開或部分提前支取時,原賬戶的減免稅標志應自動轉入新賬戶。   第七十七條 對扣繳利息所得稅程序尚未開發完成的行,外國居民若需享受協定稅率的,只能在原開戶所銷戶,原開戶所應按稅務機關批準的協定稅率手工計算扣繳的利息稅,其他手續比照中國居民扣繳利息所得稅處理。   第七十八條 儲蓄網點對已銷賬戶的《申請表》復印件,應注明銷戶日期,抽出單獨保管,年終上交事后監督;儲蓄管理部門對已銷戶的《申請表》原件,按季整理、裝訂,交事后監督保管,同時在《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減免稅情況登記簿》中注明銷戶情況。   第七十九條 稅收協定締約國居民如遇稅率變化,按存款人第一次提供的有關證明中規定的稅率執行,之后不予辦理追加、退稅或分段扣稅業務。 第五章 代扣代繳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的事后監督   第八十條 事后監督代扣代繳利息所得稅的規定比照前臺處理。事后監督應按要求加強對網點代扣代繳利息所得稅業務的監督工作,重點審查網點上劃應繳稅款和編報的“代扣代繳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統計表”是否及時、正確,審查網點上劃應繳稅款和編報的“代扣代繳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統計表”中的扣繳所得稅額是否一致。   第八十一條 對稅收協定締約國居民利息所得稅的計稅,應重點審查其稅率套用、審批手續是否符合規定。   一、審核儲蓄網點上交的《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減免稅通知書》是否有授權人簽名。   二、將通知書的有關要素錄入計算機,作為外國居民銷戶(部分提前支取)和結息時享受優惠稅率的計稅依據。   三、外國居民銷戶(部分提前支取)和結息時,應審查稅率套用、代扣代繳稅款是否正確。 第六章 統計報表   第八十二條 儲蓄網點應增設“扣繳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統計表”(見附件三),據以匯總儲蓄網點扣繳的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并按規定報送有關部門。   第八十三條 統計表要用中文分幣種填寫。   第八十四條 表中的本期結付利息存款金額要填寫扣繳稅款所屬當月實際結付利息的儲蓄存款金額。   第八十五條 統計表中的本期結付利息額:填寫扣繳稅款所屬當月實際結付的利息額。   第八十六條 表中的應納稅利息額應填寫扣繳稅款所屬當月實際應納稅的利息額。   第八十七條 表中的扣繳所得稅額=應稅利息額×適用稅率。   第八十八條 表中的扣繳稅款人次指當月實際繳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的納稅人次。   第八十九條 表中的本期期末儲蓄存款余額應填寫稅款所屬當月月末的儲蓄存款余額。   第九十條 營業網點應于次月月初按規定將報表報送有關部門。   第九十一條 各儲蓄網點報送的《扣繳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統計表》中的扣繳所得稅額,應與當月上劃會計部門和國際業務部門的數據一致。 第七章 附則   第九十二條 本規程由中國建設銀行總行負責解釋。   第九十三條 本規程自1999年11月1日起生效。 附件一:     我國對外簽訂避免雙重征稅           協定中關于利息所得征稅情況一覽表 --------------------------------- | 序號 |  國家  |   生效日期   |  協定稅率  | |----|------|----------|--------| | 1  |日本    |1984.6.26 |   10%  | |----|------|----------|--------| | 2  |美國    |1986.11.21|   10%  | |----|------|----------|--------| | 3  |法國    |1985.2.21 |   10%  | |----|------|----------|--------| | 4  |英國    |1984.12.23|   10%  | |----|------|----------|--------| | 5  |比利時   |1987.9.11 |   10%  | |----|------|----------|--------| | 6  |德國    |1986.5.14 |   10%  | |----|------|----------|--------| | 7  |馬來西亞  |1986.9.14 |   10%  | |----|------|----------|--------| | 8  |挪威    |1986.12.21|   10%  | |----|------|----------|--------| | 9  |丹麥    |1986.10.22|   10%  | |----|------|----------|--------| | 10 |新加坡   |1986.12.21|   10%  | |----|------|----------|--------| | 11 |芬蘭    |1987.12.18|   10%  | |----|------|----------|--------| | 12 |加拿大   |1986.12.29|   10%  | |----|------|----------|--------| | 13 |瑞典    |1987.1.3  |   10%  | |----|------|----------|--------| | 14 |新西蘭   |1986.12.27|   10%  | |----|------|----------|--------| | 15 |泰國    |1986.12.29|   10%  | |----|------|----------|--------| | 16 |意大利   |1989.11.14|   10%  | |----|------|----------|--------| | 17 |荷蘭    |1988.3.5  |   10%  | |----|------|----------|--------| | 18 |捷克    |1987.12.23|   10%  | |----|------|----------|--------| | 19 |波蘭    |1989.1.7  |   10%  | |----|------|----------|--------| | 20 |澳大利亞  |1990.12.28|   10%  | |----|------|----------|--------| | 21 |保加利亞  |1990.5.25 |   10%  | |----|------|----------|--------| | 22 |巴基斯坦  |1989.12.27|   10%  | |----|------|----------|--------| | 23 |科威特   |1990.7.20 |    5%  | |----|------|----------|--------| | 24 |瑞士    |1991.9.27 |   10%  | |----|------|----------|--------| | 25 |塞浦路斯  |1991.10.5 |   10%  | |----|------|----------|--------| | 26 |西班牙   |1992.5.20 |   10%  | |----|------|----------|--------| | 27 |羅馬尼亞  |1992.3.5  |   10%  | |----|------|----------|--------| | 28 |奧地利   |1992.11.1 |   10%  | |----|------|----------|--------| | 29 |巴西    |1993.1.6  |   15%  | |----|------|----------|--------| | 30 |蒙古    |1992.6.23 |   10%  | |----|------|----------|--------| | 31 |匈牙利   |1994.12.31|   10%  | |----|------|----------|--------| | 32 |馬耳他   |1994.3.20 |   10%  | |----|------|----------|--------| | 33 |盧森堡   |1995.7.28 |   10%  | |----|------|----------|--------| | 34 |韓國    |1994.9.27 |   10%  | |----|------|----------|--------| | 35 |俄羅斯   |1997.4.10 |   10%  | |----|------|----------|--------| | 36 |印度    |1994.11.19|   10%  | |----|------|----------|--------| | 37 |毛里求斯  |1995.5.4  |   10%  | |----|------|----------|--------| | 38 |白俄羅斯  |1996.10.3 |   10%  | |----|------|----------|--------| | 39 |斯洛文尼亞 |1995.12.27|   10%  | |----|------|----------|--------| | 40 |以色列   |1995.12.22|   10%  | |----|------|----------|--------| | 41 |越南    |1996.10.18|   10%  | |----|------|----------|--------| | 42 |土耳其   |1997.1.20 |   10%  | |----|------|----------|--------| | 43 |烏克蘭   |1996.10.18|   10%  | |----|------|----------|--------| | 44 |亞美尼亞  |1996.11.28|   10%  | |----|------|----------|--------| | 45 |牙買加   |1997.3.15 |  7.5%  | |----|------|----------|--------| | 46 |冰島    |1997.2.5  |   10%  | |----|------|----------|--------| | 47 |立陶宛   |1996.10.18|   10%  | |----|------|----------|--------| | 48 |拉脫維亞  |1997.1.27 |   10%  | |----|------|----------|--------| | 49 |烏茲別克  |1996.7.3  |   10%  | |----|------|----------|--------| | 50 |南斯拉夫  |1998.1.1  |   10%  | |----|------|----------|--------| | 51 |愛沙尼亞  |1999.1.8  |   10%  | --------------------------------- 附件二:       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減免稅情況登記簿   行名: --------------------------------------- |    |  |  |  |  |  | 申請表 |批準|批準|銷戶|  | |申請日期|戶名|賬號|本金|幣種|國籍|     |  |  |  |簽章| |    |  |  |  |  |  | 編 碼 |日期|稅率|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三:     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扣繳個人所得稅統計報告表   填報單位:      填報日期         幣種:     單位:萬元 ------------------------------------------ |        |本期結付|    |   |  |   |   |      | |        |    |本期結付|應納稅|  |扣繳所|扣繳稅|本期期末個人| | 儲蓄存款結構 |利息存 |    |   |稅率|   |   |      | |        |    |利息額 |利息額|  |得稅額|款人次|儲蓄存款余額| |        |款額  |    |   |  |   |   |      | |--------|----|----|---|--|---|---|------| |   合計   |    |    |   |… |   |   |      | |--------|----|----|---|--|---|---|------| |  免稅存款  |    |    |   |… |   |   |      | |--------|----|----|---|--|---|---|------| |締約國居民存款 |    |    |   |… |   |   |      | |--------|----|----|---|--|---|---|------| |   活期   |    |    |   |  |   |   |      | |--------|----|----|---|--|---|---|------| |整存整取:一個月|    |    |   |  |   |   |      | |--------|----|    |   |  |   |   |------| |  三個月   |    |    |   |  |   |   |      | |--------|----|    |   |  |   |   |------| |  六個月   |    |    |   |  |   |   |      | |--------|----|    |   |  |   |   |------| |   一年   |    |    |   |  |   |   |      | |--------|----|    |   |  |   |   |------| |   二年   |    |    |   |  |   |   |      | |--------|----|    |   |  |   |   |------| |   三年   |    |    |   |  |   |   |      | |--------|----|    |   |  |   |   |------| |   五年   |    |    |   |  |   |   |      | |--------|----|    |   |  |   |   |------| |   八年   |    |    |   |  |   |   |      | |--------|----|----|---|--|---|---|------| |零存整取:一年 |    |    |   |  |   |   |      | |--------|----|    |   |  |   |   |------| |   三年   |    |    |   |  |   |   |      | |--------|----|    |   |  |   |   |------| |   五年   |    |    |   |  |   |   |      | |--------|----|----|---|--|---|---|------| |存本取息:一年 |    |    |   |  |   |   |      | |--------|----|    |   |  |   |   |------| |   三年   |    |    |   |  |   |   |      | |--------|----|    |   |  |   |   |------| |   五年   |    |    |   |  |   |   |      | |--------|----|----|---|--|---|---|------| |整存零取:一年 |    |    |   |  |   |   |      | |--------|----|    |   |  |   |   |------| |   三年   |    |    |   |  |   |   |      | |--------|----|    |   |  |   |   |------| |   五年   |    |    |   |  |   |   |      | |--------|----|----|---|--|---|---|------| |  定活兩便  |    |    |   |  |   |   |      | |--------|----|    |   |  |   |   |------| |  通知儲蓄  |    |    |   |  |   |   |      | |--------|----|----|---|--|---|---|------| |  異地托收  |    |    |   |  |   |   |      |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金如根

金如根

執業證號:

13702201510877264

北京市盈科(青島)律師事務所

簡介:

1、1989年7月~1999年6月 中國吉林省琿春市人民法院工作(刑庭、民庭、執行庭) 2、2007年4月~2013年2月 日本弁護士法人KINUURA法律事務所中國法律関連事務擔當 3、兼職 2009年4月~2012年3月 日本國立三重大學人文學部法律経済學科 特任講師 4、2013年3月回國在青島市從事涉外律師,現在北京市盈科(青島)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金如根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免職名單(2010-4-29)

2010-04-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2007年修訂)

2007-08-30

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82修正)

1982-12-10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特定礦種”和“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發的特定礦種”的法律適用解釋意見

1990-02-05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六)

1995-02-0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條例

2003-02-2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公約》的決定

2006-06-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1991-06-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的決定

1987-09-0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04-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1978-05-23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3-03-2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的決定

1997-05-0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2001-12-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2006-06-29

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

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1999年)

1999-12-25

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8-17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略阳县| 黄大仙区| 富川| 漾濞| 博白县| 天祝| 盐源县| 凤庆县| 神农架林区| 长乐市| 文化| 德庆县| 滦平县| 吴川市| 香河县| 红安县| 平凉市| 繁昌县| 周口市| 勐海县| 庆阳市| 乌鲁木齐市| 双牌县| 兴化市| 芦溪县| 怀化市| 泸溪县| 贺兰县| 定兴县| 温州市| 阳春市| 景泰县| 上虞市| 济阳县| 津市市| 黔西县| 贵德县| 萨嘎县| 仲巴县| 喜德县| 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