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一、中國農業銀行全國聯行往來核算與對帳辦法(試 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會計科目及聯行報單會計科目
第三章 聯行往來帳務的處理發報行的處理
第四章 全國聯行往來對帳
第五章 查詢查復的規定和處理
第六章 聯行往來的差錯處理
第七章 聯行年度劃分及帳務結轉
第八章 對帳文件檔案管理
第九章 附則
附:二、中國農業銀行全國聯行往來對帳質量考核暫行辦法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各計劃單列市分行,哈爾濱、長春、沈陽、西安、成都、武漢、廣州、南京市分行:
為進一步加強全國聯行往來帳務管理和核算,健全監督機制,提高對帳質量,防范聯行案件的發生。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并經過多次討論、修改,總行制訂了《中國農業銀行全國聯行往來核算與對帳辦法》和《中國農業銀行全國聯行往來對帳質量考核暫行辦法》(以下簡稱“兩辦法”)。現將“兩辦法”下發給你們,并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聯行往來核算與對帳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聯行往來核算是與異地結算相結合進行的;聯行對帳擔負著對外業務處理和內部各行處之間劃撥資金的重要任務,質量考核是保證對帳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兩辦法”以“借貸記帳法”原則為基礎,具有嚴密的科學核算手續和監督機制。各行會計、信息部門要高度重視,認真做好貫徹落實“兩辦法”的工作,嚴格按新辦法執行。
二、認真學習做好培訓工作。各分行要有計劃、有步驟、分層次組織聯行管理人員、對帳人員、微機操作人員以及各通匯機構聯行經辦員認真學習“兩辦法”,大力抓好聯行基礎工作,確保“兩辦法”真正落到實處,促使聯行往來核算質量和對帳速度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總行擬定于8月份舉辦一期各分行全國聯行業務人員培訓班。
三、新制訂的《中國農業銀行全國聯行往來核算與對帳辦法》和《中國農業銀行全國聯行往來對帳質量考核暫行辦法》自1994年7月1日起實行。原農銀發(1992)176號文下發的對帳辦法和質量考核辦法廢止。
四、各分行務必于1994年6月20日前將“兩辦法”下發到轄屬各全國聯行機構,保證統一實行。
附:一、中國農業銀行全國聯行往來核算與對帳辦法(試 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中國農業銀行全國聯行往來,是指本行系統內經核準有全國聯行行號的行處,在不同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相互發生資金劃撥的帳務往來。它是本行辦理異地結算業務和劃撥內部資金的重要工具。
第二條 全國聯行往來核算與對帳的基本要求:
(一)嚴密組織核算。辦理聯行往來業務,必須嚴格控制帳務核算的各個環節,加強聯行專用章、報單、密押的管理,堅持專人分管分用制度和聯行往來復核制度,堵塞漏洞,防止弊端,保證聯行資金安全;
(二)加強對帳監督。必須嚴密聯行往來的集中監督機制,及時對帳,按時結平全年帳務,保證聯行往來核算正確、及時、完整。
第三條 全國聯行往來核算與對帳的基本做法
根據“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簡便適用、嚴密監督”的原則,全國聯行往來核算與對帳采取以下做法:
(一)直接往來,分別核算
1.運用聯行報單直接往來。全國聯行通匯行在異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相互發生資金劃撥時,直接通過聯行報單的填發與收受來連結往來雙方的資金帳務。
2.劃分往帳、來帳分別核算。全國聯行往來核算劃分為往帳、來帳兩個帳務系統,按照往帳、來帳以及本年和上年帳務分別設置會計科目。
(二)逐筆對帳,集中監督
1.全國聯行通匯行均需按營業日,將當天所發生的全國聯行往來報單,分別往帳、來帳編制聯行往帳報告表和聯行來帳報告表寄管轄分行(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分行,下同)。
2.管轄分行收到所轄通匯行的報告表及所附報告卡,必須及時通過計算機錄磁,每日傳送總行。
3.總行收到管轄分行傳輸的聯行往來數據,逐筆對帳。
(三)劃清年度,結平帳務
聯行往帳與來帳應分清年度,按年分月清查未達。全年聯行帳務查清后,由總行向管轄分行、管轄分行向通匯行辦理余額下劃手續,結平上年度全國聯行往來帳務。
第二章 會計科目及聯行報單會計科目
第四條 聯行往來會計科目,是核算聯行之間的收付款項,明確反映聯行往來帳務的工具。全國聯行往來設置下列科目:
(一)聯行往帳科目
1.各通匯行對省(自治區、直轄市)外通匯行辦理劃撥款項、填發報單時,其聯行款項的收、付,用本科目核算。本科目由發報行使用。
2.本科目年終余額,應在新年度開始時,不通過分錄,直接轉入“上年聯行往帳”科目。
(二)聯行來帳科目
1.各通匯行根據省(自治區、直轄市)外通匯行發來的報單,辦理聯行款項的收、付時,用本科目核算。本科目由收報行使用。
2.本科目年終余額,應在新年度開始時,不通過分錄,直接轉入“上年聯行來帳”科目。
(三)上年聯行往帳科目
1.本科目為上年全國聯行在未達查清前由發報行使用的科目。新年度開始,應將上年度“聯行往帳”科目年終余額,不通過分錄,直接轉入本科目。
2.本科目在新年度開始后,除沖正上年錯帳和結平該科目余額外,不得再有其他發生額。
3.待上年聯行未達查清,上級行將該科目余額下劃時,才能通過本年的“聯行來帳”科目轉銷本科目余額。轉銷后,該科目余額為零。
(四)上年聯行來帳科目
1.本科目為上年全國聯行在未達查清前由收報行使用的科目。新年度開始,應將上年度“聯行來帳”科目年終余額,不通過分錄轉入本科目。
2.新年度收到發報行寄來的上年填發的報單和沖正上年的錯誤報單以及結平本科目余額時,用本科目核算。
3.待上年的聯行未達查清后,上級行將該科目余額下劃時,應通過本年的“聯行來帳”科目轉銷本科目余額。轉銷后,該科目余額為零。
聯 行 報 單
第五條 聯行報單(包括經總行批準使用計算機打印的報單)是聯行往來的基本憑證,是聯行之間辦理資金劃撥和帳務核算的重要依據。
(一)聯行報單分為郵劃借方報單、郵劃貸方報單、電劃借方報單、電劃貸方報單、電劃借方補充報單、電劃貸方補充報單六種。
(二)郵劃報單和電劃報單各聯的用途:
1.郵劃報單由四聯憑證組成。
第一聯來帳卡片—由發報行寄收報行,收報行轉帳后代“聯行來帳”卡片帳。
第二聯來帳報告卡—由發報行寄收報行,收報行轉帳后隨聯行來帳報告表寄管轄分行。
第三聯往帳報告卡—發報行隨聯行往帳報告表寄管轄分行。
第四聯往帳卡片—發報行留存代“聯行往帳”卡片帳。
2.電劃報單由四聯憑證組成。
第一、二聯一缺。
第三聯往帳報告卡—發報行隨聯行往帳報告表寄管轄分行。
第四聯往帳卡片—發報行憑以填寫電稿并向收報行拍發電報后留存代“聯行往帳”卡片帳。
3.電劃補充報單由四聯憑證組成。
收報行收到發報行電報后,應填制電劃補充報單。
第一聯來帳卡片—收報行辦理轉帳后,代“聯行來帳”卡片帳。
第二聯來帳報告卡—收報行隨聯行來帳報告表寄管轄分行。
第三聯轉帳借方或轉帳貸方憑證—收報行代轉帳借方或貸方傳票。
第四聯收或付款通知—收報行給客戶的代收或代付款通知。
第三章 聯行往來帳務的處理發報行的處理
第六條 發報行是聯行往來的發生行,負責聯行往帳的處理。發報行正確及時地向收報行填寄報單或拍發電報,并向管轄分行編報往帳報告表,是保證全國聯行往來正確進行的基礎。
第七條 發報行辦理聯行往來款項劃撥,應根據會計分錄填制報單:
劃收時,(借)××科目,(貸)聯行往帳,填制貸方報單;
劃付時,(借)聯行往帳,(貸)××科目,填制借方報單。
第八條 報單的編制與審核
(一)發報行必須根據已記帳并經復核和簽章后的有效憑證,按照客戶提交的結算憑證或有關劃撥資金的要求,確定編制郵劃或電劃報單。填寫報單時,要準確、清晰地填寫報單日期、收、發報行行號、行名、金額以及收(付)款人帳號或名稱,做到要素齊全、字跡端正、易于識別。報單內容如有填錯,不得更改,應作廢重新編制。作廢報單應加蓋“作廢”戳記,隨當日傳票一并裝訂保管。報單編妥后,應在第一、二聯上加蓋中國農業銀行聯行憑證專用章(以下簡稱聯行專用章),需要加編密押的,應按規定編填密押,并由編、核押人員簽章。
(二)聯行報單必須經過復核才能寄發。復核時,對日期填寫是否正確;收(發)報行行號、行名是否相符;收(付)款人帳號或名稱以及金額與附件是否一致;并筆填制的報單,各筆金額相加是否與全計金額一致;密押是否正確;第一、二聯報單上是否已加蓋聯行專用章等,均要逐項認真審核。
(三)電劃報單,必須按照《全國聯行往來電報格式的規定》(附式)復寫電稿兩聯。經復核無誤后,一聯拍發電報,一聯留底,隨同第四聯報單一并保管或單獨裝訂保管備查。
第九條 往帳報單的處理
(一)第一、二聯報單應連同附件以聯行專用掛號信寄收報行。
(二)第三聯報單(報告卡)于營業終了,按借方、貸方分開(電劃在前,郵劃在后),再按收報行行號的大小順序進行整理,作為編制往帳報告表的依據,并隨報告表上報管轄分行。
(三)第四聯報單于每日營業終了,按第三聯的方法進行整理,并分別結計出借、貸方發生額編制聯行往帳借、貸方匯總傳票和科目日結單,登記“聯行往帳”科目總帳,結出余額,并與往帳報告表的上期余額、本日借、貸方發生額、本日余額逐一進行核對,報單附在往帳報告表留底后面,作為聯行往帳卡片帳,按月裝訂,留存備查。
第十條 聯行報單的寄發
(一)郵劃報單(包括并封寄發的結算憑證、查詢、查復書等)必須按規定用農業銀行“聯行掛號信”專用信封(以下簡稱聯行專用信封),信封上要逐項填明份數,不得省略不填。電劃報單要按規定格式,逐份拍發“K報類”業務電報。
(二)填寫聯行專用信封時,應根據總行印制的《中國農業銀行聯行行名行號簿》,對收信銀行的郵政編碼、地址、收信銀行全稱詳細填列,字跡要工整清晰,不得使用聯行行號代替銀行地址、名稱或省略和簡化。對發信行的郵政編碼、地址、行名全稱和行號也不得簡漏。
(三)聯行專用信封及電報在寄發之前,必須根據聯行報單及其他憑證的實寄份數與信封上填注的份數和電報的件數,逐項核對相符,并認真登記“聯行信件、電報發出登記簿”,指定專人投送。為確保安全、明確責任,各通匯行還應刻制業務電報專用章和通訊員個人名章,送當地郵電部門備案。
(四)發報行發出的報單或電報,如果由于內容有缺陷或者誤寄、郵電部門傳遞失誤等,接到收報行查詢時,必須認真查對原報單及有關帳簿憑證,如果涉及委托人的,應即聯系,及時查復,不得拖延不辦。如果確系本行差錯,應按第六章的有關規定處理。
發報行的往帳報單或電報一經發出,一律不準自行撤銷或自行劃反方報單。如發現已發出的報單或電報有問題時,應立即向收報行查詢,俟收到查復后再行處理,防止造成資金和帳務錯亂。
第十一條 報單抄本的補制
(一)發報行發出的報單,如事后接到收報行要求補發電劃報單的電報或郵劃報單抄本的查詢時,必須在三天內詳細查明,確系漏拍電報或報單丟失,經坐班主任審批后,方可補拍電報或補發報單抄本。并登記“報單補入補出登記簿”。
(二)報單抄本只用于郵劃報單。補制時,以郵劃借方或貸方報單第一、二、四聯代替,第三聯作廢。發報行使用時,一定要按原往帳報單號碼及往帳發生日準確填制日期和報單號碼(原印的報單號碼劃銷,改填應補制的報單號碼),并在備注欄注明補制日期和明顯的“報單抄本,注意重復”字樣,然后將第一、二聯寄收報行,第四聯粘在原第四聯后面,保管備查。
收報行的處理
第十二條 收報行是聯行往來的受理行,負責聯行來帳的處理。收報行認真審查受理發報行寄來的報單或拍來的電報,準確及時辦理轉帳,并向管轄分行編報來帳報告表,是保證全國聯行往來正常進行的重要基礎。
第十三條 聯行專用信封的拆封、查對與保管
(一)收報行收到發報行寄來的聯行專用信封,應先根據郵局送交銀行的收信記錄單,逐件驗收無誤后再拆封。拆封時,必須根據封面所填報單筆數與封內實裝報單核對相符才能處理(封內的其他憑證也應逐項核對)。封面漏填報單筆數的,應代為補填,并注明“本行補填”字樣,封面所填筆數與實收筆數不符的,除在封面注明實收筆數及報單號碼外,還應填制兩聯“聯行往來查詢書”,一聯寄發報行查詢,一聯留存。
如收到以非聯行專用信封寄來的聯行匯款信件,不得按正常業務處理,必須向發報行查詢,經確認后才可受理解付。
(二)為了防止漏拆信封、漏抽報單等差錯發生,拆封后的聯行信封,必須逐日查對和保管。并指定專人認真檢查當天收到的聯行專用信封件數、封面所填報單(包括其他憑證)的合計筆數與實收報單的合計筆數是否一致,經查對相符,檢查人員應在郵局交來的收信記錄單上簽章,然后將收信記錄單與全部聯行專用信封捆在一起,標明收信日期后保管6個月。
第十四條 電劃補充報單的譯制
收報行收到發報行發來的電報,經審查電報掛號、“報類”及內容無誤,應即譯制電劃補充報單,在譯制時:
1.必須按發報行在電文中注明的月份和日期填制電劃補充報單。
2.托收承付、委托收款電報的金額必須與留底的第二聯托(委)收憑證金額軋對。代轉劃的,如有異議應向收款人開戶行查對。
3.電報編有密押的,應核對密押,對于“報類”不符、漏編或錯編密押以及內容有誤的電報,應即向發報行拍發電報查詢補正。在未查復補正前,不得解付款項。
第十五條 報單的審查與轉帳
(一)收報行對收到的郵劃報單和經譯制的電劃補充報單,必須認真審查:收報行行名、行號是否本行;報單與附件(電劃補充報單與電報)的收(付)款人名稱或帳號、金額是否一致;報單號碼是否完整無缺;報單有無涂改挖補現象;第一、二聯報單是否加蓋聯行專用章;聯行專用章和密押是否真實正確。對于有問題和不完整報單的款項嚴禁解付。
(二)收報行對經審查無誤的報單,要加強控制,應按借方、貸方報單的筆數、金額分別記載“聯行信件、電報收到登記簿”,并在報單上加蓋轉帳日戳后立即辦理轉帳。
借方報單轉帳的會計分錄為:
(借)××科目
(貸)聯行來帳
貸方報單的會計分錄相反。
(三)如有應寄其他通匯行的報單誤寄本行時,即不予轉帳,應填制三聯“聯行往來查詢書”,一聯連同誤寄的報單和附件轉寄正確的收報行,一聯通知發報行已代轉正確的收報行,一聯留底。
(四)經查有問題暫時不能轉帳的報單,應按第六章中的有關規定處理,并登記“未轉帳錯誤報單登記簿”。
第十六條 來帳報單的處理
(一)第一聯報單(包括電劃補充報單)于每日營業終了,分別按借方、貸方(電劃在前,郵劃在后)再按發報行行號大小順序整理,結計出借、貸方發生額,編制聯行來帳借、貸方匯總傳票及科目日結單,登記“聯行來帳”科目總帳,結出余額,并與來帳報告表的上期余額、本日借、貸方發生額、本日余額逐一進行核對,報單附在來帳報告表留底后面,作為來帳科目卡片帳,按月裝訂保管。
(二)第二聯報單(報告卡)按第一聯報單的方法整理,營業終了后憑以編制聯行來帳報告表,并隨來帳報告表上報管轄分行。
第十七條 收到報單抄本的處理
收到發報行寄來的補制報單抄本或補拍的電劃報單時,應認真審查:
(一)該份報單抄本或補拍電報是否經本行要求而補制的,并與原查詢書核對相符;
(二)收款人確未收到該筆款項。
報單抄本審查無誤后,經坐班主任審批,按正常報單處理手續辦理。并登記“報單補入補出登記簿”。
聯行往、來報告表的編制與審核
第十八條 聯行往、來報告表是收、發報行向管轄分行報告本行聯行往來業務狀況的工具,也是管轄分行監督和控制通匯行正確辦理聯行帳務核算的重要依據。
第十九條 報告表的編制
(一)各通匯行每日營業終了,必須根據當天發生的全部聯行往來報告卡,分別往帳和來帳編制聯行往、來報告表一式兩聯(附式)。編制時,“上期余額”欄按上期報告表的“本日余額”欄數字填制;對發出的報單,分別借方、貸方報單加計筆數、金額,填入本日往帳筆數和發生額欄內,結出余額,與聯行往帳總帳核對一致后,第一聯往帳報告表附往帳報告卡寄管轄分行,第二聯自留;對收到的報單,分別加計借方、貸方報單的筆數和金額,填入本日來帳筆數和發生額欄內,結出余額與聯行來帳總帳余額核對一致后,第一聯報告表附報告卡寄管轄分行,第二聯自留。往帳報告表所附各聯報告卡應按電借、郵借、電貸、郵貸及收報行行號的順序排列;來帳報告表所附的各聯報告卡應按電貸、郵貸、電借、郵借及發報行行號的順序排列(往、來帳報告卡均按藍字在前,紅字在后的順序排列)。
(二)各通匯行于年度終了日報送的聯行往帳報告表必須注明“本年度最后一份”字樣。年末日(12月31日)未發生往帳業務的,也應編制最后一份往帳報告表,發生額填“0”,余額和順序號按上一期報告表填列。
(三)新年度開始,聯行往來業務應區分上年度和本年度分別編制報告表。收到上年的報單或辦理沖正上年差錯的報單,應編制上年聯行往、來報告表,其序號、余額與上年報告表內容銜接,報告表日期應填寫13月××日(次年元月為13月,2月為14月,以此類推)。本年度的往、來帳報單應編制本年度報告表,其序號、余額均自本年起重新開始。
第二十條 報告表的審核與寄報
報告表編好后,必須經過如下審核:
(一)本期與上期報告表的序號、日期、余額三項內容必須銜接(簡稱三銜接)。
(二)報告表發生額與所附報告卡金額要相符;報告表所填筆數與所附報告卡張數要相符(簡稱兩相符)。
(三)報告表上期余額加減本日借、貸方發生額等于本日余額(簡稱一平衡)。
(四)報告表借、貸方本日發生額及余額必須與“聯行往帳”、“聯行來帳”科目總帳當日發生額及余額一致。
經審核無誤后,第一聯加蓋聯行專用章,附同報告卡當日或次日寄報管轄分行;第二聯附同報告卡一并留存。
第四章 全國聯行往來對帳
第二十一條 全國聯行往來對帳,是對聯行機構之間,相互發生的聯行往帳和來帳,進行帳務核對的重要監督機制。是保證聯行資金劃撥及時、準確、安全的保障系統。
第二十二條 全國聯行往來對帳采用電子計算機網絡處理,實行“通匯行往來報告,管轄分行集中錄磁,總行逐筆對帳,及時監督未達”的雙向監督做法。
管轄分行的處理
第二十三條 管轄分行是全國聯行往來對帳的數據錄磁中心,主要負責聯行對帳的數據錄制、通訊傳輸、查詢查復以及清查未達等工作。
第二十四條 報告表的登記與交接。管轄分行收到轄屬通匯行上報的全國聯行往、來帳報告表及報告卡,應及時拆封清點,按行號整理,逐戶登記“聯行往、來報告表收到登記簿”。然后對前期未到的報告表單獨保管,其余報告表及所附報告卡應及時交與錄磁操作員,移交時,必須登記“聯行往、來報告表交接登記簿”,嚴格履行交接登記手續,以防漏錄、重錄或丟失等差錯發生。
第二十五條 數據錄磁與檢查。錄磁操作員對報告表及報告卡的各項數據,必須按以下順序和要求逐項準確、及時地輸入電子計算機:
(一)報告表:行號、日期、編號、上期余額、本日借方筆數和發生額、本日貸方筆數和發生額、本日余額。其自年初累計筆數、累計發生額由計算機根據報告卡自動生成。
(二)報告卡:報單種類(郵借—1,郵貸—2,電借—3,電貸—4)、報單號碼、日期、發報(收報)行行號、報單金額。報單的本方行號不需輸入,由計算機根據報告表行號自動生成(即往帳不輸發報行行號,來帳不輸收報行行號)。
錄磁操作的同時,計算機對以下內容進行平衡檢查:
(一)本期與上期報告表的序號、日期、余額三項內容是否銜接;
(二)報告表上期余額加減本期借、貸方發生額是否等于本期余額;
(三)報告表借、貸方發生額的筆數、金額與所附報告卡的合計數是否相符。
在進行以上錄磁和檢查中,計算機會提示發現的差錯。操作員必須認真處理計算機給出的提示:如屬操作失誤,由操作員自行更正;如屬通匯行報告表、報告卡本身錯誤或要素遺漏,操作員應退聯行員進行查詢。聯行員應登記“聯行往來報告表(卡)差錯處理登記簿”,并立即向經辦行查詢。待查復更正后再進行錄磁,以保證準確、及時地上報聯行數據。
為保證數據錄磁準確,錄磁操作員對已錄磁的報告表、報告卡,必須換人復核。
第二十六條 查詢數據的接收與處理。管轄分行應從總行“查詢信箱”中,每日取出日常查詢數據,每月第一工作日取出批量查詢數據,并分別用計算機打印“日常查詢清單”和“批量查詢清單”,及時按第五章的清查方法進行查詢、查復,并將查復結果反饋總行。同時,按日打印“查復清單”,保管備查。
第二十七條 數據文件的匯總。管轄分行要按日將計算機錄制的往、來報告表及報告卡、查復數據進行匯總處理,數據要求做到:
(一)規范的順序。即按照報告表、報告卡、查復數據、匯總報告表順序和規定的記錄格式及文件上報。
(二)數據經過銜接平衡檢查。
(三)報告表最小序號與總行該行最大序號相銜接。
(四)查復數據及匯總報告表數據準確。
第二十八條 數據文件的備份與傳輸
(一)為保證總行恢復全國聯行數據的所需要求,管轄分行每日在數據錄磁完畢后,必須及時備份全部數據,并按日妥善保管。
(二)管轄分行要按日將錄制正確的數據文件,按規定時間和方式向總行傳輸。如遇數據傳送錯誤,應根據總行提示,查明原因并更正后,將整套數據重新向總行傳送。
(三)管轄分行機內數據發生差錯,應正確地恢復昨日備份數據。如當日數據錯亂或丟失,必須重新輸入全部數據,確保分行機內數據正確。管轄分行機內數據,必須具備隨時與總行及所轄各通匯行進行帳務核對的功能。
(四)聯行往來的跨年度數據,要嚴格按年度分開,不得混淆。
第二十九條 報告表及報告卡的裝訂保管。報告表及報告卡帳務處理結束,應按錄磁日期、行號大小順序排列,并按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裝訂保管,以備查閱。
總行對帳的處理
第三十條 帳務組織。建立全國聯行往帳、來帳兩大計算體系。
(一)對帳體系內部按往帳、來帳分別以各管轄分行和通匯行為對象,設立報告表登錄系統和報告卡登錄系統。報告卡登錄系統內均應按報告卡的日期按月設置“未配對”、“已配對”、“待查對”三個帳戶。
(二)按往帳和來帳分別設置相應的“總行總帳”、“管轄分行分戶帳”、“通匯行明細帳”。總帳、分戶帳、明細帳之間相互制約、控制和保持平衡。
(三)總帳應按日打印保管;分戶帳、明細帳可不打印,只將軟盤定期保存或根據需要打印。
第三十一條 數據檢查。總行收到各管轄分行傳輸的聯行各有關數據,立即進行以下檢查:
(一)順序檢查:
1.是否存在非數字性記錄;
2.有無匯總數據;
3.是否有報告卡無報告表(包括沖帳報單)。
(二)逐項檢查:
1.報告表:小計、合計金額是否正確;日期、中心號是否合法;報告表序號是否連續。
2.報告卡:紅字報單能否找到原報單;日期是否合法;報告卡上的行號是否與報告表上的行號相符;是否存在非法行號。
檢查中一經發現錯誤,應即告知差錯行“數據有誤,檢查后重新傳輸”的信息,直到檢查正確為止。
第三十二條 歸并、抽對與監督
(一)每日收齊各管轄分行傳輸數據后,做好數據備份,及時將接收數據歸并到計算機系統聯行帳務中,并自動生成各報告表自年初累計發生額。
(二)抽卡配對處理。已核對和待查對報單應單獨存放管理,未核對報單設定一類相似錯(日期、號碼相同,其他要素不同)和二類相似錯(日期、號碼不同,其他要素相同)。
(三)相似錯檢查后,即進行超郵程報單檢查(相似錯誤報單不得參加)。
(四)當天查出的相似錯、超郵程報單要及時存放到管轄分行“查詢信箱”,以便管轄分行取出查詢數據。所有查詢數據在未得到管轄分行查復前,放入“待查對”帳戶單獨保管。
(五)每日收到各管轄分行的查復數據后,及時與“待查對”帳戶核對,無誤后,轉移到“未配對”帳戶,以參加對帳。
(六)每日抽卡配對,查詢、查復處理結束后,對機內數據重新檢查平衡;方法同上。檢查平衡后,做好數據備份。如檢查不平衡,則恢復昨日備份數據,與今日接收的管轄分行備份數據重新處理,直到日終檢查平衡為止。
(七)為便于核對帳務,查找差錯和加強監督,總行應按日打印《全國聯行對帳情況表》、《總帳平衡表》、《金額錯誤報單情況統計表》、《非正常未達報單款項》等表。
第三十三條 會計報表。根據會計管理需要,計算機提供如下會計報表:
(一)全國聯行往來總帳平衡表;
(二)全國聯行往來對帳情況表;
(三)業務量統計表;
(四)各類差錯統計表;
(五)待查往、來報單對應明細表(由總行定期發送管轄分行);
(六)重復報單明細表;
(七)相似金額差錯明細表;
(八)查詢、查復明細表。
第三十四條 總行對聯行對帳過程,必須實行嚴格管理與監督。
(一)認真審查每天計算機處理的往來數據及對帳狀況是否正常,符合規定,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二)充分發揮“雙向監督”的檢查作用。要經常分析和監督未配對報單和待查報單的處理和變動情況。對金額較大的錯誤報單、重復報單和超郵程未達報單要及時與管轄分行聯系,督促追查。對積壓報單不轉帳,查詢查復不認真,處理問題不及時,以及占用聯行資金的行為,要堅決制止,嚴肅處理。
第五章 查詢查復的規定和處理
第三十五條 查詢、查復是保證聯行對帳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環節,也是查清聯行帳務、糾正差錯,保證全國聯行往來業務正常進行的重要手段。
第三十六條 查詢查復的一般規定
(一)各級行必須貫徹“有疑必查、查必徹底、有查必復、復必詳盡”的原則,嚴肅對待、認真辦理。各通匯行主任或會計負責人對查詢、查復內容要親自把關,嚴格監督,并簽章負責。
(二)查詢、查復應根據相關行的路途遠近、通訊條件、情況緩急分別采用郵寄、電報、電話、電傳、傳真等方法。總行對各管轄分行的查復期限規定為:直轄市、單列市分行為10天;一般省、區分行15天;邊遠省、區分行20天內(特殊情況除外,到期日遇到例假日順延),必須將總行查詢事項予以反饋。管轄分行對所轄通匯行的查復期限由各管轄分行自定。各級行在規定期限內發生查而不復、互相推諉、扯皮或不負責任而造成后果的要嚴肅處理。
(三)通匯行在處理全國聯行往來業務時,對有缺陷或有問題的聯行報單,暫時不能轉帳的錯誤報單等,應視內容輕重緩急程度,當天發出電報或郵寄查詢。被查行收到查詢必須在三天內,查明原因予以答復。
(四)查詢查復書要求文字簡練、內容明確、互相尊重、共解疑難,并經坐班主任審閱簽章,加蓋聯行專用章及經辦人名章后方能寄發。如一次查詢未復,辦理第二次查詢時,可抄送雙方管轄分行。管轄分行收到抄報或抄送的查詢書,應積極協助查詢,督促被查詢行盡快查明原因和解決問題。
(五)處理完畢的查詢查復書應配套裝訂(按本行發出的查詢與對方的查復書配套,本行收到查詢與給對方的查復配套),定期列入會計檔案留存備查。如必須以對方行查復書作傳票附件時,則應在原查詢書留底聯注明對方查復情況和本行處理結果。
(六)一切查詢查復事項都必須通過銀行內部,按規定程序辦理,不得交由客戶自行傳遞。
第三十七條 未配對報單查詢查復的處理
總行在對帳過程中,將不能配對的待查對報單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不配對的相似報單;第二類是重復報單;第三類是未達報單。并將三者的基本內容,分別定義為各種相應的查詢狀態位和查復狀態位(附式),通過電子計算機網絡通訊,采用每日逐筆和每月批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清查。
第三十八條 相似報單的清查方法
相似報單指往帳報單和來帳報單要素中,涉及報單編制日期、收報行行號、報單號碼、金額,其中某項要素往來雙方不符,其余要素均相符的報單。
總行在對帳過程中,發現不配對的相似報單,同時逐筆向發報行、收報行雙方管轄分行查詢。
管轄分行收到查詢信息,經檢查錄磁有誤,應即更正,并選擇相應的查復狀態位答復總行;經檢查錄磁無誤,除答復總行“待查”外,同時打印“聯行查詢查復書”三聯,加蓋管轄分行對帳專用查詢查復章,兩聯寄有關通匯行,一聯自留。(采用電話查詢的必須登記“電話查詢查復登記簿”)
有關通匯行接到查詢書后,應認真查對原始資料、數據。經查對無誤,即在兩聯查詢查復書上批注“我方無問題,查對方”(查復狀態號為50)加蓋聯行專用章,一聯自留,一聯寄管轄分行;查實有誤按第六章的規定進行處理,并在查詢書上批注“查復狀態”和更正內容,一聯查復管轄分行,一聯自留。另自制一聯查復書通知對方通匯行。
第三十九條 重復報單的清查方法
總行對重復報單,向重復報單行的管轄分行發出查詢,發生重復報單的管轄分行收到總行的查詢信息,應迅速向有關通匯行進行查詢,并速將查復結果反饋總行。如重復屬實則應答復總行“已查實、待更正”,并盡快辦理沖正帳務。
第四十條 未達報單的清查方法
未達報單指超過正常郵程的來帳未達(總行收到往帳報告卡,無來帳報告卡)和往帳未達(總行收到來帳報告卡,無往帳報告卡)。
總行對超過郵程期限的報單,首先向報告分行查詢,報告分行收到該類查詢信息后,如果是來帳行應首先檢查發報行行號是否有錯誤,報單種類是否錯誤,該報單是否本行業務等,經檢查無誤后,答復總行“我方無問題”。總行收到報告行的準確查復后,即向未達分行發出查詢“他方正確查你方”。未達分行收到總行查詢信息,必須先檢查確認該未達是否漏錄,屬于漏錄報告卡的,于次日補錄并查復總行。如未達分行查無此報,于次日答復總行“待查”,同時打印三聯查詢書,兩聯寄給有關通匯行,一聯自留。被查通匯行如屬于往帳行,在接到其管轄分行查詢書后,應立即查對各項原始資料、數據,經查實本行確無此報單時,應迅速答復其管轄分行“我行未發此報”,管轄分行即速報告總行。總行接到“查無此報”的報告后,立即通知報告分行“該報單止付,待查”;如往帳行經查屬于本行報告有誤,應按規定更正后,在兩聯查復書上批注“查復狀態”,一聯寄管轄分行,一聯自留。管轄分行收到查復書,應即進行更正處理,同時答復總行。被查通匯行如屬于來帳行,經查確實未收到該份報單,應迅速答復其管轄分行,同時填制查詢書或電報寄拍對方行查找原因或要求補制報單抄本。
第六章 聯行往來的差錯處理
第四十一條 處理聯行往來差錯的基本規定
(一)聯行往來的帳務組織,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任何錯誤都會影響整個帳務處理的順利進行,影響資金周轉和銀行信譽。各通匯行必須認真負責地處理聯行帳務,盡量防止發生差錯,一旦發生差錯,必須按照規定及時處理,不得自行其事,以免造成帳務錯亂。
(二)通匯行發生聯行差錯均應根據有效原始憑證、報單的查詢查復信函,準確辦理差錯更正。
(三)發報行填發的各類聯行報單,寄發前發現差錯,均不得擅自涂改原報單內容,必須另填制正確報單再寄發。聯行報單寄發后,發現填寫錯誤時,需要更正行名、行號、報單號碼、報單日期等錯誤的,采用查詢查復書委托其管轄分行代為更正,并及時通知收報行。
第四十二條 報單行名、行號錯誤的處理
各級行對行名、行號不符的報單,都必須堅持以款項解付行(以下簡稱解付行)為準的原則,進行帳務處理和對帳。
(一)收報行接到的報單,行名、行號是本行的,附件是他行的;或行號是本行,行名與附件是他行的。
1.根據附件能肯定正確的收報行時,即辦理轉劃手續。借方報單的會計分錄為:
(借)聯行往帳(分行轄內往來)
(貸)聯行來帳
貸方報單會計分錄相反。
辦理轉劃時,報單備注欄內注明“××行報單誤劃本行,現轉劃你行”(原附件作轉劃報單附件)。如用電報轉劃時,應在電文后加拍“代××行轉劃”字樣。
2.根據附件無法肯定正確收報行時,登記“未轉帳錯誤報單登記簿”。同時向發報行查詢,俟查復后再行處理。
3.如系多筆業務的貸方報單,其中一部分無法轉帳時,應將正確部分先予轉帳。待查部分先轉入“其他應付款”科目,會計分錄為:
(借)聯行來帳
(貸)××科目(正確部分)
(貸)其他應付款(待查部分)
如是借方報單,待查部分先以“其他應收款”科目墊付,會計分錄為:
(借)××科目(正確部分)
(借)其他應收款(待查部分)
(貸)聯行來帳
待查款項的附件留存,并查詢發報行,俟查復后再沖銷其他應付或應收款。
(二)收報行接到附件屬于本行,但報單行號、行名有誤。
1.解付行的處理
(1)當時發現,肯定附件是本行的,可按自己的行名、行號代為更正原報單后辦理轉帳。同時填制三聯查詢查復書,一聯通知發報行按解付行更正行名、行號;一聯抄報其管轄分行,注明“請按解付行行號×××××對帳”一聯自留。
(2)經管轄分行查詢發現,并核實附件確已轉帳,解付行即填制三聯查詢查復書,一聯答復其管轄分行,并注明“請按解付行行號×××××對帳”;一聯通知發報行按解付行的行名、行號更正原報單;一聯自留。
2.發報行的處理
(1)如先接到解付行要求更正原收報行行名、行號的查詢書,經查實后更正,并主動填制三聯查詢查復書,一聯通知其管轄分行“按解付行行號×××××更正原報單”一聯寄查詢經辦行;一聯自留。
(2)如先接到其管轄分行的查詢,經查實,待接到解付行的查復后,再更正原報單。并查復其管轄分行“按解付行行號×××××更正原報單”。
(三)收報行行名是本行的,行號與附件是他行的;或收報行行號、行名、附件均不是本行的。
1.收報行接到誤寄的報單,經查實不是本行的,應即將報單和附件代為轉寄正確的收報行。如不能確定正確收報行的,先登記“未轉帳錯誤報單登記簿”,然后向發報行查詢,待查復后再處理。不得退回發報行。
2.收報行接到發報行或管轄分行查詢,經查明確已錯轉報單,應即將錯收的款項用紅字沖回,按原附件編制轉帳憑證(備注欄注明原因),另編往帳報單,轉劃正確收報行。會計分錄為:
(貸)××科目(紅字)
(貸)聯行往帳(分行轄內往來)(藍字)
同時,編制查復書寄發報行和管轄分行要求以錯轉行為解付行辦理對帳,并在查復書上寫明“按解付行行號×××××對帳”和錯收款項的轉劃情況。
3.發報行接到管轄分行的查詢和解付行的查復,應以錯轉行為解付行辦理更正原報單收報行行號。同時向管轄分行填制查復書,并注明“按解付行行號×××××更正原報單”,并抄送解付行。
(四)電劃報單收報行行名、行號正確,電稿錯填電報掛號;郵局誤拍誤投電報;電文收款人不是本行的。
1.收報行審核發現時,均需先查詢后處理,并登記“未轉帳錯誤報單登記簿”。俟發報行查復后處理。
2.收報行事后接到管轄分行或發報行查詢,經查明電報已為本行收轉,雙方通匯行和管轄分行均應按照上述錯轉他行郵劃報單處理方法,辦理沖帳和轉劃。
第四十三條 報單金額、印、押錯誤的處理
(一)收報行接到的報單,行名、行號正確,但是有下列情況暫時不能轉帳:(1)收(付)款人帳號不清無法肯定帳戶;(2)報單與附件金額不符;(3)漏編密押或密押有誤;(4)報單漏蓋聯行專用章等。
1.收報行應即向發報行查詢。如遇緊急用款或金額較大的錯誤報單,可用電報查詢。同時記載“未轉帳錯誤報單登記簿”,錯誤報單連同附件專夾保管,俟接到發報行查復后,再按正常手續轉帳,并銷記“未轉帳錯誤報單登記簿”。
2.有錯誤的報單,無論轉帳否,接到發報行查復后,只能根據查復書內容,在原錯誤報單上詳細批注,不得更改報單。
(二)報單金額小于附件金額
1.發報行的附件正確,但報單或電報已經發出時,應將差額向收報行補發電劃報單,并在電文之后加拍“追補×月×日第××××號郵或電,借方或貸方報單差額”字樣。同時在原傳票上加注補發報單號碼。如果收報行距離較近,差額數字不大,也可補發郵劃報單。
2.收報行接到追補差額的電報或郵劃報單時,應檢查“未轉帳錯誤報單登記簿”有無記載,如有記載,應將追補電報編制補充報單或追補差額的郵劃報單與原錯誤報單一并辦理轉帳,并銷記“未轉帳錯誤報單登記簿”。如無記載,需查明原錯誤報單是否轉帳,如確未轉帳,追補差額報單暫用專夾保管,俟原錯誤報單到達后,再一并辦理轉帳。
(三)報單金額大于附件金額
1.借方報單的處理
(1)發報行已發出的借方報單,金額大于附件金額時,補制差額的會計分錄為:
(借)聯行往帳(差額不填報單)
(貸)其他應付款
然后另編制電劃貸方報單,將差額部分補劃給收報行沖帳。同時沖銷“其他應付款”科目,會計分錄為:
(借)其他應付款
(貸)聯行往帳(劃收的沖帳差額)
在拍發電報時,應在電文后加拍“此款系沖正×月×日第×××號×××金額郵或電劃借方報單”字樣,原錯誤的借方報單和補發沖帳的貸方報單其報告卡仍應隨往帳報告表,寄管轄分行對帳。
(2)收報行接到發報行的電報及沖帳的貸方報單時,除參照上述(二)之2的有關規定處理外,應根據電報編制電劃貸方補充報單。與原錯誤的借方報單一并辦理轉帳,會計分錄為:
(借)××科目(沖減差額以后的正確金額)
(借)聯行來帳(沖帳的貸方報單金額)
(貸)聯行來帳(原錯誤的借方報單金額)
如已按錯誤報單金額從付款人帳戶付出,則可根據發報行的沖帳報單金額辦理轉帳,會計分錄為:
(借)聯行來帳
(貸)××科目
如錯誤報單未到,應將發報行寄來的沖帳電報專夾保管,俟錯誤報單到達后再按上述方法處理。
2.貸方報單的處理
(1)發報行附件正確,但報單或電報已發出時,應先將差額部分補作會計分錄:
(借)其他應收款
(貸)聯行往帳(不填報單)
同時立即電告收報行請其速將差額劃回,電文應拍明“×月×日第××××號郵或電劃報單金額誤為×××元應為×××元,差額××元。請速劃回”。原報單報告卡聯仍寄管轄分行。俟接到收報行劃回差額的報單后,再沖銷“其他應收款”科目,會計分錄為:
(借)聯行來帳
(貸)其他應收款
(2)收報行接到發報行電報通知劃回差額時,除參照上述(二)之2的有關規定處理外,應將原錯誤報單金額辦理轉帳,正確部分給收款人收帳,差額部分劃回原發報行。會計分錄為:
(借)聯行來帳(原錯誤報單全部金額)
(貸)××科目(正確金額)
(貸)聯行往帳(劃回原發報行的差額)
如系電劃報單,收報行查實尚未給收款人收帳時,編制電劃補充報單第一、二聯按原錯誤電報金額填寫,第三、四聯按正確金額填寫,同時填制一聯劃回差額的特種轉帳貸方傳票,隨差額貸方報單寄原發報行。
如已按錯誤報單金額給收款人收帳,應編制特種轉帳傳票三聯,兩聯作借方傳票及支款通知,將差額部分從收款人帳戶付出,另一聯隨差額報單劃回原發報行,會計分錄為:
(借)××科目
(貸)聯行往帳
如錯誤報單未到,應將發報行通知劃回差額的電報專夾保管,俟錯誤報單到達后,一并按上述辦法處理。
(四)往帳報單金額正確,但與來帳報單金額不符。例如:電報錯拍、錯譯、補充報單錯編等。
1.收報行接到管轄分行查詢,經查對電報底稿,屬于錯譯或補充報單編錯等情況,應編制紅、藍字報單和特種轉帳傳票辦理全額沖帳手續。
借方報單會計分錄:
(借)××科目(紅字原錯誤金額)
(貸)聯行來帳(紅字原錯誤金額)
(借)××科目(藍字正確金額)
(貸)聯行來帳(藍字正確金額)
貸方報單分錄相反。
2.屬于電報錯拍或其他情況,收報行根據管轄分行查詢和發報行查復,按上述分錄辦理沖帳。
3.紅、藍字沖帳報單列入沖帳當天的報告表內上報。
第四十四條 報單重復轉帳錯誤的處理。例如:郵電局發來重復電報;郵劃報單與補制報單抄本重復轉帳等。
(一)收報行事后發現或接到管轄分行查詢,經查明確已重復轉帳,應根據重轉金額編制與原報單種類、日期、號碼等完全相同的本方紅字沖帳報單(郵劃報單第一、二聯辦理沖帳,三、四聯作廢)
借方報單會計分錄:
(借)××科目(紅字)
(貸)聯行來帳(紅字)
貸方報單會計分錄相反。
(二)在重轉報單和紅字沖正報單備注欄注明重轉情況及沖帳日期,紅字沖帳報單編入沖帳當天的報告表內上報(下同)。
第四十五條 報單使用錯誤的處理
(一)應用分行轄內往來報單誤用全國聯行報單
1.發報行對省內發有全國聯行行號的行處,應用“分行轄內往來”往帳核算誤用“聯行往帳”科目核算,并已發出聯行報單或電報時,發報行和收報行均視同聯行往來處理,不必辦理沖帳手續。如電劃報單,收報行已按“分行轄內往來”來帳處理時,應沖銷“分行轄內往來”轉入“聯行來帳”科目處理。
2.發報行對省內無全國聯行行號的行處,誤用“聯行往帳”科目核算,并填發了聯行報單時,應沖銷“聯行往帳”,改用“分行轄內往來”科目處理,并編制與原報單日期、號碼完全相同的紅字報單,第一、二聯作廢,第三、四聯注明“沖正報單”字樣分別編入往帳報告表寄管轄分行和留存,同時填寫查詢查復書,通知收報行將原寄的全國聯行報單第一、二聯退回作廢。
如報告表尚未寄發,而報單已寄出,應以紅字沖銷“聯行往帳”科目,并將第三、四聯報單作廢,改填“分行轄內往來”報單,并及時通知收報行,將錯誤聯行報單第一、二聯退回作廢。
(二)應用全國聯行報單誤用分行轄內往來報單
1.發報行對跨省聯行往來,誤發“分行轄內往來”報單,并已納入“分行轄內往來”業務核算,應沖銷“分行轄內往來”,另填聯行報單,改按“聯行往帳”科目處理,并通知收報行將錯誤的分行轄內往來報單退回作廢。
2.收報行接到省外誤發來的分行轄內往來報單如收報行行號、憑證內容、密押、聯行專用章等無誤,僅報單誤用,可以通過“其他應付(應收)款”先轉帳,并速向發報行查詢,俟接到發報行補來聯行報單再辦理轉帳,沖銷“其他應付(應收)款”,然后將原分行轄內往來報單加蓋“作廢”戳記退回發報行。
(三)借方、貸方報單用反
發報行會計分錄正確,但報單用反,而且報單或電報已經發出時,應即電告收報行“×月×日第××××號郵或電,借或貸××金額報單反方,速予沖回”字樣,同時根據錯誤報單補制傳票按下列規定辦理:
1.發報行應用貸方報單而誤用借方報單時,會計分錄為:
(借)聯行往帳(不發報單)
(貸)其他應付款
然后根據原正確分錄,另編制貸方報單,按正常手續處理。如應用借方報單而誤用貸方報單時會計分錄為:
(借)其他應收款
(貸)聯行往帳(不發報單)
然后根據正確分錄,另編制借方報單,按正常手續處理。
2.收報行接到發報行借、貸用反的報單,不得隨意退回,先登記“未轉帳錯誤報單登記簿”待查。待接到發報行借方、貸方報單用反的電報通知,經核實后,先按錯誤報單辦理轉帳,劃回發報行,會計分錄為:
(借)或(貸)聯行往帳
(貸)或(借)聯行來帳
附件留存待發報行寄來的正確報單后,按正常手續處理。
3.發報行收到收報行劃回的借報或貸報時,即沖銷其他應付(應收)款科目,會計分錄為:
(借)其他應付款
(貸)聯行來帳
或
(借)聯行來帳
(貸)其他應收款
第四十六條 聯行往、來報告表錯誤的處理
(一)各通匯行編制的往、來帳報告表,未寄發前發現發生額與所附報告卡金額不符,應作廢另編,不得在原報告表上更正修改。
(二)往來帳報告表已報管轄分行,事后發現填寫錯誤,對需要更正報告表日期、編號、報單筆數的采用“查詢查復書”委托管轄分行更正;對屬于金額錯誤,如報告表的余額不銜接、發生額、余額軋計不平、報告表與報告卡金額不符等,查明原因后,應另編制正確的報告表上報,并委托管轄分行注銷原報單的錯誤報告表。
(三)管轄分行在數據文件錄制過程中,發現所轄通匯行報告表及報告卡錯誤,按下列情況分別處理:
1.報告表編號錯誤但余額銜接,可調整編號,作為正常報告表處理,并通知通匯行更正。
2.報告表所附報告卡行號錯誤,如無此行號、行號不清、行號與行名不符、無編報日期等,應立即向經辦行查詢,待經辦行查復更正后再進行處理。
3.報告表與報告卡金額不符或報告表發生額、余額軋計不平時,對本期錯誤報告表及報告卡要整套保管。并立即向經辦行查詢,待經辦行查復更正后再進行處理。
各管轄分行在未接到通匯行查復前,不得隨意更改原報單金額和報告表借、貸方發生額。
第七章 聯行年度劃分及帳務結轉
第四十七條 聯行年度劃分及帳務的處理
(一)新年度營業開始前,各通匯行應將“聯行往帳”、“聯行來帳”兩科目的余額不通過分錄,直接轉入“上年聯行往帳”、“上年聯行來帳”科目。
(二)新年度開始后,發報行除沖帳外,不得再編發上年的往帳報單。編發本年聯行往帳報單時,要準確填列本年日期。
(三)新年度開始,收報行處理聯行來帳時必須按本年、上年度嚴格劃分,準確核算。接到發報行上年編發的聯行報單辦理轉帳時,應使用“上年聯行來帳”科目核算;收到本年編發的報單,應使用“聯行來帳”科目核算。
第四十八條 管轄分行跨年結轉的處理
(一)收到通匯行的往、來帳報告表,應分別年度清分、登記、審核。
(二)新年度開始,凡需向總行傳送上年度聯行往來報告表時,應將報告表日期(月份)由計算機自動加“12”。
(三)新年度開始,向總行傳送上年聯行查復數據時,應在查復的報單日期(月份)欄加“12”。收到總行的“上年查詢”時,應將加計的“12月”轉換為上年的年份,向通匯行辦理查詢。
第四十九條 總行跨年結轉的處理
(一)新年度開始前,將報告表和報告卡的總帳、分戶帳以及未配對、已配對、待查對明細帳全部結轉到上年戶,并在行號位加“50000”區別上、下年度帳務。
(二)上、下年度聯行對帳并行期間,總行向各管轄分行查詢上年聯行報單時,均應在報單日期欄加“12月”,以便各行查找。
第五十條 上年全國聯行帳務查清的標志
(一)全國聯行往帳與來帳和全年累計發生額、最后余額平衡一致。
(二)聯行往帳報告卡與來帳報告卡全部配對,兩者“已配對”總帳的余額、累計發生額平衡一致,“未配對”、“待查對”兩個帳戶無余額。
第五十一條 上年帳務查清后,總行、管轄分行、通匯行的聯行往、來帳余額應進行全面核對,保證聯行帳務核算真實、正確。
(一)總行的核對
1.上年聯行未達帳查清后,由計算機根據往、來報告表明細帳,按行號編制“聯行往、來余額核對通知單”(簡稱余額核對通知單),發送各管轄分行。
2.收到各管轄分行送來的“××年全國聯行往、來余額核對報告單”后,應與總行留存的“余額核對通知單”逐行勾對,待全部收齊并核對無誤后,即可辦理下劃上年聯行各科目余額。
(二)管轄分行的核對
1.接到總行傳來轄屬各通匯行“余額核對通知單”即打印留存。同時通知轄屬通匯行編報“××年全國聯行往、來余額核對報告單”(簡稱余額核對報告單)。
2.收到轄屬通匯行上報的“余額核對報告單”應于留存的總行的“余額核對通知單”逐一勾對。待全部收齊并核對無誤后,匯總編制全轄“余額核對報告單”報總行。并將通匯行的“余額核對報告單”一聯作全轄“余額核對報告單”附件一并留存,另一聯蓋章后退通匯行證明該行上年聯行帳務全部正確。
(三)通匯行的核對
接到管轄分行編報“××年全國聯行往、來帳余額核對報告單”的通知后,應根據“上年聯行往帳”、“上年聯行來帳”兩科目的余額填制“余額核對報告單”一式三份,經坐班主任審核無誤后,二聯寄管轄分行,一份留存。
第五十二條 上年聯行帳務的下劃與結平
(一)總行的下劃
年度未達查清后,總行將根據各管轄分行“余額核對通知單”上的往帳與來帳匯總余額,分別編制特種轉帳借方傳票和貸方傳票(均為一式兩聯,一聯作傳票,一聯作報單附件)。通過本年的聯行往帳借方或貸方報單下劃管轄分行。
1.下劃各管轄分行“上年聯行往帳”科目借方余額時,會計分錄為:
(借)上年聯行往帳
(貸)聯行往帳
下劃該科目的貸方余額時,會計分錄相反。
2.下劃各管轄分行“上年聯行來帳”科目的借方余額時,會計分錄為:
(借)上年聯行來帳
(貸)聯行往帳
下劃該科目的貸方余額時,會計分錄相反。
經過上述轉帳后,“上年聯行往帳”和“上年聯行來帳”兩科目的余額應完全一致。這時,即可反其借貸方編制傳票,沖銷結平上年度的全國聯行往來帳務。
(二)管轄分行的處理
1.管轄分行收到總行下劃兩科目余額的報單后,應與“余額核對通知單”所列匯總數核對。相符后,即根據報單附來的特種轉帳借方、貸方傳票辦理轉帳。
(1)管轄分行處理總行下劃的“上年聯行往帳”科目的借方余額時,會計分錄為:
(借)聯行來帳
(貸)上年聯行往帳
處理總行下劃的“上年聯行往帳”科目的貸方余額時,會計分錄相反。
(2)管轄分行處理總行下劃的“上年聯行來帳”科目的借方余額時,會計分錄為:
(借)聯行來帳
(貸)上年聯行來帳
處理總行下劃的“上年聯行來帳”科目的貸方余額時,會計分錄相反。
2.管轄分行將總行下劃的報單轉帳后,即根據各通匯行的“余額核對通知單”上的往帳與來帳余額,分別編制特種轉帳借方和貸方傳票(一式兩聯,一聯作傳票,一聯作報單附件),通過本年度的聯行往帳借方或貸方報單下劃各通匯行。
(1)下劃“上年聯行往帳”科目的借方余額時,會計分錄為:
(借)上年聯行往帳
(貸)聯行往帳
下劃“上年聯行往帳”科目的貸方余額時,會計分錄相反。
(2)下劃“上年聯行來帳”科目的借方余額時,會計分錄為:
(借)上年聯行來帳
(貸)聯行往帳
下劃“上年聯行來帳”科目的貸方余額時,會計分錄相反。
(三)通匯行的處理
通匯行接到管轄分行下劃的上年聯行往、來帳余額的報單時,應與“核對余額報告單”及“上年聯行往帳”、“上年聯行來帳”科目余額核對,無誤后,即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三號
2013-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7-03-16各級地方人民檢察署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
1982-12-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行使原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批準權的決定
1983-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修正)
1998-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99修正)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取締邪教組織、防范和懲治邪教活動的決定
1999-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
1998-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1982-08-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5-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失效]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界線文字說明(2015)
2015-12-20全國經濟普查條例(2018修訂)
2018-08-1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7-1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云南省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5-18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邯鄲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3-03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1-09-17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職業健康工作現狀調查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全國人口普查條例
201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