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機構管理
第三章 業務管理
第四章 資金管理
第五章 利率管理
第六章 勞動管理
第七章 財務管理
第八章 民主管理
第九章 行政管理
第十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便于中國農業銀行行使領導、管理農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簡稱信用社)的職能,促進信用社穩定、健康發展,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農村信用合作社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信用社堅持組織上的群眾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經營上的靈活性(簡稱“三性”)。實行入股自愿原則,農戶、城鎮居民、個體勞動者和集體經濟組織均可入股。信用社的個人股、團體股,每股金額大小由中國農業銀行省級分行確定。
第三條 中國農業銀行對信用社的領導和管理,貫徹“分類指導、區別對待”的原則。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信用社,采取區別對待的政策和措施。具體的分類辦法,由中國農業銀行省級分行確定。
第二章 機構管理
第四條 信用社的建立和撤銷由信用合作社縣(市)聯社(以下簡稱縣聯社)提出申請,中國農業銀行縣(市)支行審查認可,經中國人民銀行縣(市)支行和地(市)分行審核,報中國人民銀行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分行批準,并發給或注銷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信用社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或撤銷手續,領取或注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第五條 信用社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及自身的能力,按照方便群眾、經濟合理、便于管理、保證安全的原則,因地制宜地設置分支機構和代辦機構。分支機構的形式有信用分社、儲蓄所或服務點;代辦機構為信用站。分支機構的建立和撤并,由信用社提出申請,縣聯社簽注意見,經中國農業銀行縣支行審核,報中國人民銀行縣支行批準,并發給或注銷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據此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領取或注銷營業執照。信用站的建立和撤并,由信用社提出申請,報縣聯社或中國農業銀行縣支行批準,并報中國人民銀行縣支行備案。
第六條 信用社在自愿的原則下建立縣聯社,縣聯社的主要任務是:管理、指導和協調全縣信用合作工作,為基層信用社服務。
縣聯社的建立和撤銷,由中國農業銀行縣支行提出申請,中國農業銀行地(市)中心支行簽注意見,經中國農業銀行省級分行審核后,報中國人民銀行省級分行批準。縣聯社經營金融業務的,要按規定辦理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并取得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第三章 業務管理
第七條 信用社辦理存款業務,必須遵守《規定》第十三條的原則。除辦理好農戶活期、定期儲蓄和企事業存款外,要根據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和農民生產、生活的要求,積極開辦群眾容易接受且行之有效的儲蓄種類。
第八條 信用社發放貸款,必須遵守《規定》第十四條的原則。在貸款管理上,要健全完善貸款合同制度、貸款“三查”制度、貸款集體審批制度、貸款擔保、抵押制度、貸款經濟責任制度、貸款監測考核制度、貸款檔案管理制度;在貸款的投向和投量上,實行“貸款使用序列”管理。按種養業、其他農業、社員生活、鄉鎮企業、個體工商業、農村其他工商業等列出序列,按照國家和區域產業政策的要求,優先支持農業生產所需資金,支持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貧困地區的信用社貸款,主要用于支持農業生產和農戶生活。信用社與信用社、信用社與國家專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之間可以聯合發放社團貸款和銀團貸款。
第九條 信用社按照《規定》第十五條辦理結算。縣聯社在自辦信用社縣轄往來結算的基礎上,跨縣的結算,可以與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商定,參加其聯行。相鄰或相近的縣聯社,根據需要,也可試辦區域性的信用社往來結算業務。
第四章 資金管理
第十條 信用社要編制年度信貸收支計劃,由縣聯社匯總后,報中國農業銀行縣支行。經中國農業銀行自下而上逐級匯總后,由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中國農業銀行總行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下達的全國信用社信貸計劃,一般應逐級下達到中國農業銀行地、市級中心支行。是否下達到縣支行,由農業銀行各分行掌握。各地信用社按照規定的資產負債比例,組織發放貸款。
第十一條 農村信用社繳存中國農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比例,視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農村信用社而有所差別。具體比例,由人民銀行總行商農業銀行總行確定。
第十二條 信用社的資產負債實行比例管理。其比例考核的單位是獨立核算的信用社。允許各地在執行中適當靈活掌握,其幅度由農業銀行省級分行提出,人民銀行省級分行核準。具體比例和計算如下:
一、信用社發放的各項貸款總額,年底考核不得超過其各項存款加自有流動資金及視同自有資金總額的75%。上述各項貸款總額指各項貸款余額,但不包括信用社用銀行支持款發放的貸款余額;自有流動資金包括股金、公積金、信貸基金和專用基金等;視同自有資金包括應付未付利息、應付未付股金紅利、暫收款減暫付款的差額等。計算公式是:
(各項貸款余額-銀行支持款余額)÷(各項存款余額+自有流動資金余額+視同自有資金余額)×100%
二、信用社股金加各項基金之和占其貸款總額的比例,在《規定》要求10%的基礎上,由中國農業銀行省級分行和中國人民銀行省級分行,結合本轄區情況,確定上下浮動幅度。計算公式是:
(股金余額+公積金余額+信貸基金余額+專用基金余額+固定財產基金余額)÷各項貸款余額×100%
三、信用社發放的固定資產貸款余額占其各項貸款余額的比例,在《規定》要求20%的基礎上,由中國農業銀行省級分行和中國人民銀行省級分行,結合本轄區情況確定上下浮動幅度。計算公式是:
固定資產貸款余額
————————×100%
各項貸款余額
四、信用社發放一筆貸款的最大額度不得超過其自有資金的50%。自有資金包括股金、公積金、信貸基金、專項基金、固定財產基金。計算公式是:
某一筆貸款的最大額度
——————————×100%
自有資金余額
五、信用社的固定資產總額占其自有資金的比例,在《規定》要求30%的基礎上,由中國農業銀行省級分行和中國人民銀行省級分行,結合本轄區情況,確定上下浮動幅度。固定資產總額是指固定資產原值減固定資產折舊后的數額或固定資產重置價值;自有資金包括股金、公積金、信貸基金、專用基金、固定資產基金。計算公式是:
(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折舊)——————————————-×100% 自有資金余額第五章 利率管理
第十三條 信用社的存貸款利率,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利率的基礎上,實行浮動。根據國家制定的產業政策和保本微利的原則,信用社對不同貸款對象的貸款利率,實行不同的浮動幅度。信用社貸款浮動的具體辦法是: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規定信用社貸款利率浮動的最高限。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在規定的貸款利率浮動最高限內,制定不同產業、不同貸款對象的差別浮動幅度。原則上種養業貸款利率按照保本的原則不浮或少浮;其他農業貸款利率適當少浮;鄉鎮企業、其他工商企業、個體經濟戶貸款適當浮動高些。根據人、農兩總行規定的幅度和原則,中國農業銀行省級分行制定信用社不同產業、不同貸款對象的具體浮動幅度。信用社結合本地情況,在規定允許的浮動范圍內浮動,也可以不浮動。未經批準一律不準超過規定的浮動幅度。
第十四條 信用社存人民銀行特種存款利率,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按保本微利原則確定;信用社業務備付金利率和一般轉存款利率,由中國農業銀行總行按不低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確定。
第六章 勞動管理
第十五條 信用社職工按照“面向社會、公開考試、擇優錄取”的原則招收,并逐步實行招工改招生的制度。1983年以后(含1983年)到信用社工作的職工,一律按合同制職工辦法管理,具體管理辦法由中國農業銀行總行會同國家勞動部制定。
第十六條 信用社職工的培訓教育堅持“三為主”的方針,即短期培訓為主、農業銀行縣支行、縣聯社培訓為主和業余培訓教育為主。重點抓好“應知應會”和崗位職務短期培訓,同時,適當發展中專教育,有計劃地試辦大專教育。
第十七條 信用社貫徹按勞分配原則,逐步建立適合集體金融組織的工資制度,職工的工資總額與信用社的經濟效益掛鉤。具體辦法由中國農業銀行總行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七章 財務管理
第十八條 信用社按照經濟核算的要求,編制年度財務收支計劃,經民主管理組織討論通過后,報縣聯社備案。
第十九條 信用社要按照“權責發生制”的要求,全面、真實、準確地核算和反映其業務經營和財務收支狀況。
第二十條 信用社要堅持勤儉辦社的方針。加強成本管理,開展增收節支,防止鋪張浪費;要清理固定資產家底,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建立固定資產購、建審批制度。具體審批權限由中國農業銀行省級分行確定。
第二十一條 信用社按照國家稅務局有關規定,在稅前提取呆帳準備金,用于核銷和處理貸款呆帳。并根據貸款呆帳形成的原因,采用“內銷外掛”和“實銷形不銷”兩種方法進行核銷和處理。
第二十二條 信用社要依法納稅。虧損社和納稅有困難的信用社,要如實向稅務部門申請稅收減免。
第二十三條 信用社的稅后利潤按兼顧集體、社員、職工三者利益和不斷增強信用社自我發展能力的原則分配。其公積金及信貸基金不得低于50%;股金分紅一般不超過股金額的20%,其他分配比例由信用社民主管理組織決定,報縣聯社備案。
第二十四條 信用社按規定從稅后利潤中提取和上交信用合作發展基金。信用合作發展基金主要用于信用社職工的培訓教育事業。
第二十五條 信用社發生虧損,屬于經營性的,責任自負;屬于政策性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負責反映和處理。
第八章 民主管理
第二十六條 信用社(縣聯社)要制定本社章程,實行民主管理。其權力機構是社員(縣聯社的社員是信用社)代表大會或社員大會,其執行機構是管理委員會。
第二十七條 社員代表大會或社員大會一般每年召開一次會議,按《規定》第三十三條行使職權。
第二十八條 信用社的管理委員會要體現群眾性,并要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由農民社員、鄉村干部、鄉鎮企業廠長(經理)、信用社職工等方面的代表參加。信用社(縣聯社)的管理委員會一般由5-9人組成,較大信用社(縣聯社)的管理委員會可以由9-11人組成,較小信用社(縣聯社)的管理委員會可以由3-5人組成。管理委員會要推選正副主任委員。管理委員會一般每季召開一次,按照《規定》第三十四條行使職權。
第二十九條 信用社(縣聯社)主任由信用社(縣聯社)管理委員會選舉或招聘。選舉或招聘的信用社主任,經中國農業銀行縣支行審查,由縣聯社批準;縣聯社主任,經中國人民銀行地(市)分行審查,由中國農業銀行地(市)中心支行批準。
第九章 行政管理
第三十條 中國農業銀行根據國家有關金融法規、政策和《規定》及本實施細則,制定信用社勞動工資、信貸、財會、稽核等制度辦法,在尊重信用社獨立法人地位和維護信用社經營自主權的前提下,依法對信用社進行領導、管理、監督和稽核。
第三十一條 中國農業銀行地(市)中心支行以上各級行,設立信用合作管理部門,信用合作管理部門在各級行長的領導下,具體負責管理信用合作工作。
第三十二條 中國農業銀行縣支行在以下幾個方面對信用社實行政策領導和業務指導:檢查信用社正確貫徹執行農村金融的工作方針、政策;督促信用社服從國家宏觀控制,依法進行業務經營;指導信用社科學、合理地安排貸款投向和投量;幫助信用社做好安全保衛和監察工作;做好縣聯社、信用社的干部考察和思想政治工作;對信用社的機構、職工、信貸、財務、稽核、監察等重大事宜提出意見。
第三十三條 縣聯社在中國農業銀行縣(市)支行的領導下,具體負責對信用社的日常管理工作。縣聯社的主要職責是:檢查信用社貫徹國家金融方針、政策情況;綜合并考核信用社的信貸、財務收支計劃;稽核、輔導信用社的業務、財務和帳務;幫助信用社調劑資金余缺,組織信用社發放聯合貸款;管理信用合作發展基金,統籌解決職工退職退休經費,辦理信用社共同的集體福利事業;管理和培訓信用社職工;監察、處理信用社案件;協助信用社搞好安全保衛工作;組織交流工作經驗和信息;辦理縣轄內信用社之間的匯兌結算;維護信用社的合法權益,督促信用社依法經營;協調信用社之間及信用社與其他方面的關系;根據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和信用社的要求,在搞好管理和服務的基礎上,按規定報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可辦理金融業務。
第十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中國農業銀行省級分行可根據《規定》和本實施細則,提出具體貫徹實施意見,報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備案。
第三十五條 違反《規定》和本實施細則的,應根據情節輕重給予必要的制裁:
一、侵占、平調、挪用信用社人、財、物的,除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行政責任外,要退賠信用社的經濟損失;
二、侵犯信用社經營自主權,強令信用社發放貸款,限制信用社收回到逾期貸款,造成經濟損失的,要追究直接人員的經濟和刑事責任。
三、信用社職工及代辦人員,有玩忽職守、以貸謀私、行賄受賄、貪污盜竊等行為的,應根據情節輕重,追究其行政、經濟和刑事責任。
第三十六條 本實施細則由中國農業銀行頒布并負責解釋。
第三十七條 本實施細則自公布之日起實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2004年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2011-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5-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200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1995-10-30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10-07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2018-07-3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戒毒條例
2011-06-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埃塞俄比亞等32個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4-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通知
2010-01-18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全文)
2009-08-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治理商品過度包裝工作的通知
2009-01-23草原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
2008-11-10國務院關于長江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8-07-21國務院關于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通知
2008-06-0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保稅核查辦法
2008-03-31國務院關于松花江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8-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