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傳統工藝美術保護辦法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令 第100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傳統工藝美術保護辦法》已經2013年12月25日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政府第21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自治區主席 陳 武
2014年1月17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傳統工藝美術保護辦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傳統工藝美術,促進傳統工藝美術事業的繁榮與發展,根據國務院《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傳統工藝美術,是指歷史悠久,技藝精湛,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鮮明地方特色的手工藝品種和技藝。
第三條 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工作應當遵循保護與發展、繼承傳統技藝與采用現代科技手段創新相結合的原則,促進傳統工藝美術發展。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工作,將傳統工藝美術保護納入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在政策、人才、資金、信貸和信息技術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持。
第五條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主管全區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工作,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傳統工藝美術主管部門(以下統稱傳統工藝美術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工作。
縣以上二輕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以下簡稱二輕聯社)協助傳統工藝美術主管部門開展傳統工藝美術保護的具體工作。自治區二輕聯社負責廣西工藝美術大師評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工作。
第六條 符合本辦法第二條規定條件的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可以申請廣西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認定。廣西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由自治區傳統工藝美術主管部門聘請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并根據評審結論予以認定和公布。
第七條 傳統工藝美術品種中工藝精湛、技藝獨特、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作品,可以申請廣西工藝美術精品認定。廣西工藝美術精品,由自治區傳統工藝美術主管部門聘請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并根據評審結論頒發證書和公布。
第八條 符合下列條件并長期從事傳統工藝美術制作的人員,由自治區二輕聯社聘請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授予廣西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一)成就顯著,在自治區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二)技藝精湛,自成流派。
第九條 申請認定廣西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廣西工藝美術精品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所在地縣級傳統工藝美術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按照規定提交真實、完整、詳實的材料。
申請認定廣西工藝美術大師的,應當向所在地二輕聯社提出申請,并按照規定提交真實、完整、詳實的材料。
第十條 廣西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廣西工藝美術精品評審認定的具體辦法,由自治區傳統工藝美術主管部門制定。
廣西工藝美術大師評審認定的具體辦法,由自治區二輕聯社制定。
第十一條 廣西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廣西工藝美術精品和廣西工藝美術大師的評審、認定和公布所需費用列入財政預算,不得向申請人收取或者變相收取。
第十二條 自治區傳統工藝美術主管部門負責從廣西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廣西工藝美術精品中推薦申報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中國工藝美術珍品。
自治區二輕聯社負責從廣西工藝美術大師中推薦申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第十三條 經認定的廣西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傳統工藝美術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應當采取下列保護措施:
(一)搜集、整理、建立技術與技法、人才、原材料等檔案和相關數據庫;
(二)征集、收藏優秀代表作品,編輯、出版優秀代表作品集;
(三)對工藝技術秘密確定密級,依法進行保密管理;
(四)對瀕臨失傳的品種和技藝,采用音像制作、文字記錄等方式進行搶救性保護;
(五)資助傳統工藝美術研究,培養傳統工藝美術傳承人才。
第十四條 經認定的廣西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可以使用由自治區傳統工藝美術主管部門統一制發的廣西傳統工藝美術標志。
第十五條 經認定的廣西工藝美術精品,由自治區傳統工藝美術主管部門頒發證書,造冊登記,建立檔案。
第十六條 鼓勵單位和個人建立傳統工藝美術收藏展示場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予以支持。
鼓勵單位和個人向傳統工藝美術收藏展示場館捐贈工藝美術珍品、精品和其他優秀作品。
收藏工藝美術珍品和精品的傳統工藝美術收藏展示場館應當發給被征集者收藏證書。
第十七條 工藝美術大師可以設立大師工作室,在作品上署名或者使用個人標識,帶徒傳承技藝。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對工藝美術大師的工作給予支持。
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制作傳統工藝美術產品特需的珍稀礦產資源和其他天然原材料的保護和管理;對于不可再生的天然原材料,應當列出保護清單,嚴禁亂采濫挖;對于制作傳統工藝美術產品特需的天然原材料,應當統籌規劃,妥善安排。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傳統工藝美術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
傳統工藝美術產品的制作單位和個人應當建立、健全傳統工藝美術技藝的保護或者保密制度,加強對傳統工藝美術技藝的管理。
傳統工藝美術產品的制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專利、注冊商標和版權登記。
第二十條 傳統工藝美術產品研發、制作、銷售人員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不得泄露傳統工藝美術產品相關的技術秘密和其他商業秘密。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對傳統工藝美術產業的扶持力度,重點扶持藝術價值較高或者瀕臨失傳的優秀傳統工藝美術品種的制作單位和個人,引導擔保機構為傳統工藝美術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為信用良好的工藝美術企業開辟融資綠色通道,工藝美術產業按照有關規定享受支持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傳統工藝美術保護的需要,安排必要的財政經費用于傳統工藝美術保護。
第二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傳統工藝美術保護的宣傳。政府網站和新聞媒體應當采取各種形式介紹、宣傳廣西傳統工藝美術優秀作品和廣西工藝美術大師,提升廣西傳統工藝美術的影響力。
第二十四條 鼓勵傳統工藝美術生產單位和個人與工藝美術大師、研究機構、大專院校開展技術合作與交流,提高傳統工藝美術技藝和科研水平。
加強對傳統工藝美術學術研究,開展國內外傳統工藝美術交流活動。傳統工藝美術主管部門應當積極為傳統工藝美術的宣傳展示和交流提供服務平臺,定期或者不定期舉辦傳統工藝美術作品展覽。
第二十五條 提供虛假證明材料騙取廣西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廣西工藝美術精品認定的,由認定部門取消已經認定的資格并收回證書、標志等,五年內不再受理其申請。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認定單位取消其廣西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并收回證書,5年內不再受理其申請:
(一)提供虛假材料騙取廣西工藝美術大師認定的;
(二)剽竊、偽造他人作品的。
第二十七條 偽造或者冒用廣西傳統工藝美術標志、證書、稱號、個人標識、廠名和廠址等有關標志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處理。
第二十八條 傳統工藝美術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致使應受保護的傳統工藝美術未得到有效保護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或者行政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條例》的決議[失效]
1982-05-04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1998)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修正)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決定
1988-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三百四十二條、第四百一十條的解釋
2001-08-31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2003修正)
2003-04-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1995-10-30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
2019-09-06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關于印發《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
2014-03-14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云南省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5-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減災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0-12-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0-10-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
201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