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高層多業主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已經2009年4月27日市人民政府第53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發布,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二○○九年五月五日
寧波市高層多業主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建筑消防安全責任人
第三章 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第四章 部門監管與服務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高層多業主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落實消防安全責任,預防和減少火災,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維護社會公共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物業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高層多業主建筑(以下簡稱建筑)是指有兩個及兩個以上業主的下列建筑:
(一)十層及十層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層設置商業服務網點的住宅);
(二)建筑高度超過24米的公共建筑。
第三條 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業主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網絡。
第四條 公安機關負責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監督管理,并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具體負責實施。
建設、規劃、城市管理、安全生產、質監、工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各部門要加強對歸口行業以及直接管理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檢查指導,及時督促整改火災隱患,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職責。
第五條 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協助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建筑消防管理,指導、支持和幫助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開展群眾性的消防工作。
第二章 建筑消防安全責任人
第六條 業主是建筑公共消防安全工作的責任人。
業主可以成立消防安全組織,開展群眾性自防自救工作。
第七條 建筑的公共消防安全工作應當實施統一管理。
建筑交付前,建筑公共消防安全工作由開發建設單位負責。
建筑交付后,業主可自行統一管理,也可委托物業服務企業或專業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統一管理建筑公共消防安全工作(統一管理的業主、物業服務企業、專業消防技術服務機構以下統稱統一管理單位)。
第八條 業主委托他人實施管理的,應當簽訂書面合同,將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納入合同內容,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及違約責任。
受委托管理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對管理區域內的消防公用部位和消防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維護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務。
受委托管理單位接受委托時,應當與業主或建設單位辦理消防資料、消防設施設備驗收移交手續。
第九條 實行承包、租賃或者委托經營、管理的,業主提供的建筑物(場所),應當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當事人應當在訂立的合同中依照有關規定明確各方的消防安全責任;未簽訂合同或消防安全責任約定不明確的,公共消防安全責任由業主承擔。承包、租賃或者委托經營、管理的單位在其使用、管理范圍內履行消防安全職責。
第三章 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第十條 業主除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規章以外,還應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責任:
(一)遵守建筑公共消防安全管理規約;
(二)及時落實建筑火災隱患整改措施,按規定繳納整改所需資金;
(三)委托有關單位對公共消防設施進行定期檢查、維護、保養。
第十一條 統一管理單位應履行下列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責任:
(一)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組織防火檢查、巡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二)定期組織公共消防設施的維護保養,確保完好有效;
(三)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開展演練;
(四)勸阻、制止業主、使用人影響消防安全的行為,并及時報告轄區公安消防機構;
(五)建立完善建筑消防檔案,妥善保管建筑消防設計審核、驗收資料、消防設備設施等資料;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職責。
第十二條 業主應當服從統一管理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可對其實施消防安全管理的情況進行監督。
第十三條 統一管理單位應當按照公安部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要求,定期實施建筑消防設施檢查,并填寫檢查記錄。
第十四條 對建筑消防設施存在的問題和故障,統一管理單位應當及時解決;建筑消防設施因改造或檢修必須停用時,統一管理單位應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并報告當地公安機關消防機構。
對建筑消防設施故障及消除情況,統一管理單位應當建立報告和登記制度。
第十五條 高層建筑的消防控制室實行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應按規定持證上崗,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消防控制室管理及應急程序,及時發現并準確處置火災和故障報警。
第十六條 配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建筑,應當按規定與轄區內城市火災自動報警遠程監控系統聯網。
第十七條 影劇院、賓館、飯店、公共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應按標準配備緩降器、軟梯、救生袋和防毒面具等避難救生設施。
第十八條 業主和使用人在實施建筑內部裝修前,應事先告知統一管理單位。統一管理單位應當將裝修中的禁止行為和注意事項告知業主和使用人。
建筑內部裝修不得擅自改變內部結構、改動防火分區和消防設施、降低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
第十九條 業主和使用人應當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設置符合國家規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設施,保持防火門、防火卷簾、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機械排煙送風、火災事故廣播等設施處于正常狀態。
第二十條 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有下列影響建筑消防安全的行為:
(一)妨礙消防共用部位的正常使用,損壞和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
(二)堵塞、鎖閉消防安全疏散走道、疏散樓梯和安全出口;
(三)擅自分隔、占有2家以上單位共用的疏散設施,或者其他影響其正常使用的行為;
(四)在建筑物的消防登高場地設置妨礙登高消防車操作的停車場、綠化、架空管線等;
(五)占用、堵塞消防車道;
(六)在建筑內儲存罐(瓶)裝液化石油氣;
(七)設置的戶外廣告牌改變建筑防火分區、影響建筑防煙排煙;
(八)其他妨礙建筑消防安全的行為。
第四章 部門監管與服務
第二十一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加強對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監督檢查,建設部門應當加強對建筑活動和物業服務活動的監督管理,及時預防和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建設部門應當加強對有關建筑消防從業人員的培訓,通過培訓服務外包、接受業務咨詢、開展業務指導等方式,提高建筑消防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技能。
第二十二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依法開展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消防安全檢查;及時受理消防違法行為舉報、投訴,督促火災隱患的整改。
第二十三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指導統一管理單位加強建筑消防安全的應急救援演練。統一管理單位每半年至少應當組織1次應急疏散演練。
第二十四條 建筑內有公眾聚集場所的,該場所在投入使用、營業前,建設單位或者使用單位應當向場所所在地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申請消防安全檢查。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根據消防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定,對該場所進行消防安全檢查。未經消防安全檢查或者經檢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營業。
第二十五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將發生火災可能性較大以及發生火災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單位,確定為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并由公安機關報本級人民政府備案。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及公安消防機構的要求,履行消防安全職責;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加強監督檢查。
第二十六條 對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建筑,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通知業主、使用人和統一管理單位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隱患;不及時消除隱患可能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依照規定對危險部位或者場所采取臨時查封措施。
業主、使用人和統一管理單位應按相關規定和公安消防機構的要求及時做好整改工作;對確實無力整改的,當地政府可以組織或者責成有關部門、單位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第二十七條 對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建筑,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在該建筑及媒體上予以公布,并抄告當地建設部門,建設部門應當及時在房產交易與權籍管理中心公布。
重大火災隱患整改并檢查合格后,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及時撤銷或者通知建設部門撤銷原有信息。
第二十八條 建筑公共消防安全設施設備維修、檢測、更新或改造等所需經費,按照《浙江省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和市政府有關規定執行。
未設立專項維修資金的,由業主按照約定承擔;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由業主按照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的比例確定。
第二十九條 建設部門和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加強對統一管理單位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提出意見并督促其限期整改。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條 單位和個人有違反本規定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已有罰款或責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產停業等處理規定的,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按其規定執行。
第三十一條 單位和個人違反本規定,有不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責任或者影響建筑消防安全行為的,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責令改正。
第三十二條 建設、規劃、城市管理、安全生產、質監、工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依法實施處罰。
第三十三條 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未履行本規定職責的,應當承擔相應責任,其工作人員有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行為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本規定所稱業主,是指房屋的所有權人。
本規定所稱使用人,是指房屋的承包、承租或受委托經營人(單位)。
本規定所稱消防共用部位,包括:消防車道、消防登高場地、疏散走道、樓梯、消防前室等。
本規定所稱消防共用設施設備,包括:用于火災報警、滅火救援、安全疏散、防火分隔、防煙排煙的公共設施及其配套使用房屋。
第三十五條 其他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可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三十六條 本規定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2018修正)
2018-12-29商標代理管理辦法(2010修正)
2010-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二號
2009-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進一步深化睦鄰友好合作關系的聯合聲明
2007-08-14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7-03-1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所附的<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誘殺裝置和其他裝置的修正議書>》和《<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1998-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準予就業最低年齡公約》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2000修正)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2001)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1986-12-0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再次答復
1991-03-07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國務院關于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的通知
2019-04-19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
2014-07-11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關于發布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12-10-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遼寧蛇島老鐵山等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通知
2011-03-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