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69號
《安徽省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辦法》已經2016年5月18日省人民政府第73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省 長 李錦斌
2016年5月28日
安徽省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辦法
第一條 為了救助生活無著的流浪人員、乞討人員,保障其基本生活,根據國務院《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生活無著的流浪人員、乞討人員(以下簡稱流浪乞討人員),是指離家在外、自身無力解決食宿、處于流浪或者乞討狀態的人員。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食宿、急病救治、協助返回等臨時救助。救助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主管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衛生計生、交通運輸、城市管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的相關工作。
第五條 市、縣人民政府應當設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站(以下簡稱救助管理站),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臨時救助服務。救助管理站的設施和人員配備應當與救助管理任務相適應。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在負責民政工作的機構設立救助服務點,指定專職或者兼職人員負責救助相關工作。
救助管理站、救助服務點的地址和救助服務電話,應當向社會公布。
第六條 流浪乞討人員可以直接向救助管理站求助,也可以向民政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求助。接到求助的民政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其前往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
公安、城市管理和其他有關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時發現流浪乞討人員的,應當告知其向救助管理站求助;對其中的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殘疾人、孕婦,應當引導、護送到救助管理站;對其中的突發急病人員、危重病人、有明顯外傷人員、疑似精神障礙患者,應當立即送往醫療機構救治,并告知當地救助管理站。
社會組織和個人發現流浪乞討人員,及時向救助管理站或者有關行政機關報告、或者協助流浪乞討人員向救助管理站求助的,有關專門機構應當給予表揚或者獎勵。
第七條 對要求救助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站應當對其下列情況進行登記:
(一)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二)近親屬或者其他關系密切親屬的姓名、住址、聯系方式;
(三)隨身攜帶的物品。
要求救助的流浪乞討人員應當如實提供前款所列事項的相關信息,因年老、年幼、殘疾和其他特殊原因無法提供相關信息的除外。
第八條 對流浪乞討人員按照本辦法第七條規定提供的信息,救助管理站應當進行核查。經核查,對符合本辦法第二條規定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救助;對不符合本辦法第二條規定的人員不予救助,并告知其不予救助的理由。
對因年老、年幼、殘疾和其他特殊原因無法提供相關信息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站應當先行救助,在其入站后24小時內以適當形式發布尋親公告,并提請公安機關協助核查身份信息。
第九條 救助管理站應當給予受助人員下列救助:
(一)提供符合衛生要求的食物和飲用水;
(二)提供符合基本條件的住處;
(三)幫助與其親屬或者所在單位聯系;
(四)將突發急病人員、疑似傳染病人、疑似精神障礙患者,及時送醫療機構治療;
(五)為沒有交通費返回住所地、戶籍地或者所在單位的人員,提供乘車憑證;
(六)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輔導。
流浪乞討人員生活救助標準、醫療費用結算辦法,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民政、財政、衛生計生等部門共同制定。
第十條 救助管理站應當按照性別分區安排受助人員住宿,單人單鋪。救助管理站應當安排女性工作人員,為女性受助人員提供救助管理服務。
對受助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孕婦和生活自理有困難的人員,救助管理站應當在住宿、床鋪安排和飲食等方面給予照顧。
第十一條 對年滿16周歲、無精神障礙或者智力殘疾跡象的受助人員,救助管理站救助期限一般不超過10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救助管理站可以延長救助期限,并報主管的民政部門備案:
(一)等待親屬或者所在單位接領的;
(二)正在接受治療的;
(三)等待安置的。
第十二條 受助人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守救助管理站的各項規章制度。受助人員違反法律法規的,應當依法處理。
第十三條 受助人員接受必要的救助后,具備條件的可以自行離開救助管理站。受助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有其他特殊困難人員離站的,救助管理站應當通知其親屬或者所在單位到站接領;不能接領的,由救助管理站負責聯系送交。
受助人員離站時,由救助管理站辦理離站手續。
第十四條 對因年老、年幼、殘疾和其他特殊原因,無法查明親屬、所在單位、戶籍地、住所地的受助人員,由救助管理站的主管民政部門提出安置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送公辦的社會福利機構分類安置。對其中的未成年人,自安置之日起滿6個月仍未查明親屬、戶籍地、住所地的,由安置地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協調公安機關辦理居住登記,在居住登記地平等享受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
第十五條 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捐贈、志愿服務等方式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救助服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救助管理站可以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采取向社會購買服務方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
第十六條 救助管理站不得向受助人員及其親屬、所在單位收取或者變相收取任何費用,不得組織受助人員從事生產。
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應當尊重受助人員人格,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拘禁或者變相拘禁受助人員;
(二)體罰、辱罵、虐待受助人員,或者唆使他人體罰、辱罵、虐待受助人員;
(三)損壞、非法侵占受助人員財物;
(四)克扣受助人員生活供應品;
(五)扣壓受助人員的證件、申訴控告材料;
(六)其他損害受助人員合法權益的行為。
第十七條 救助管理站違反本辦法規定,不依法履行救助職責的,求助或者受助的流浪乞討人員可以向民政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民政部門應當及時調查、處理,并將調查、處理情況告知舉報人。
第十八條 救助管理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的民政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要求救助且符合本辦法第二條規定的流浪乞討人員不予救助的;
(二)未按本辦法第七條、第八條規定履行登記、核查職責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向受助人員或者其親屬、所在單位收取或者變相收取費用,或者組織受助人員從事生產的;
(四)挪用、私分救助資金、物資的;
(五)在履行救助職責過程中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的。
第十九條 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由主管救助管理站的民政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涉嫌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主管救助管理站的民政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上級民政部門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依法給予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分:
(一)違反本辦法第十四條規定,對應當安置的受助人員不報請本級人民政府安置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十七條規定,不及時調查、處理流浪乞討人員舉報的。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2004年4月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發布的《安徽省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
2019-10-26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
2013-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修改〈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議定書》的決定
2007-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2007-08-30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1982)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臨時立法會在1997年6月30日前工作決定
1997-02-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關于發生武裝沖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和《議定書》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隱匿、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主體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1-1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修正)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05-12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2-07-01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機關具體產生辦法
1999-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003-08-27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城鄉規劃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辦法
2012-12-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