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華僑捐贈條例
(2009年8月21日安徽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 為了鼓勵華僑捐贈,規范捐贈和受贈行為,保護捐贈人、受贈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公益事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的華僑捐贈活動。
本條例所稱華僑捐贈是指華僑、華僑社團、華僑投資企業(以下統稱捐贈人)自愿無償向本省行政區域內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和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受贈人)捐贈財產,用于公益事業的行為。
捐贈人對前款以外的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捐贈,適用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三條 華僑捐贈應當遵循自愿無償和尊重捐贈人意愿的原則。
第四條 華僑捐贈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華僑捐贈的財產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挪用、毀壞。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僑務部門負責華僑捐贈事務的指導、協調、服務和監督。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教育、文化、衛生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華僑捐贈事務的相關工作。
第六條 對有貢獻的捐贈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可以予以表彰;對貢獻突出的捐贈人,可以授予榮譽稱號。對捐贈人進行公開表彰的,應當事先征得本人同意。
對華僑捐贈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予以表彰。
具體表彰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七條 捐贈人捐贈的財產用于下列公益事業:
(一)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
(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三)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
(四)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公益事業。
第八條 捐贈人自主決定捐贈財產的種類、數量、用途、方式和受贈人。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捐贈人攤派或者變相攤派,不得擅自改變捐贈財產的用途和受贈人。
第九條 捐贈人捐贈境外的財產,由受贈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入境手續,有關部門應當優先辦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僑務部門可以協助受贈人辦理有關入境手續。
第十條 捐贈人捐贈財產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享受稅收優惠待遇。
捐贈人捐贈境外物資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減征或者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的增值稅。
工程項目中屬于捐贈人捐贈的部分,經相關部門審批,可以減免本省設定的行政性收費。
第十一條 受贈人接受捐贈后,應當向捐贈人開具合法、有效的收據,將受贈財產登記造冊,并建立健全受贈財產的使用、管理制度,加強對受贈財產的管理。
第十二條 受贈人接受捐贈財產興建公益事業工程項目,應當與捐贈人訂立書面捐贈協議,對工程項目的資金、建設、管理和使用,以及工程項目的設計、標準、工期等作出約定。受贈人應當履行協議,不得擅自改變。
捐贈興建的公益事業工程項目,由受贈人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項目審批手續。項目竣工后,受贈人應當及時將工程建設、建設資金的使用和工程質量驗收情況告知捐贈人,并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僑務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
捐贈興建的公益事業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并交付使用后,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僑務部門頒發華僑捐贈興辦公益事業項目確認證書。
第十三條 捐贈人單獨捐贈的工程項目或者主要由捐贈人出資興建的工程項目,可以由捐贈人提出工程項目的名稱,由受贈人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
第十四條 受贈人接受捐贈后,應當在15日內將下列材料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僑務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
(一)捐贈人提交的捐贈意愿書;
(二)捐贈財產登記表;
(三)受贈人主管部門的審核意見。
捐贈人捐贈興建公益事業工程項目的,受贈人還應當提交興建公益事業工程項目的捐贈協議。
第十五條 受贈人每年度應當將受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僑務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報告,向捐贈人通報,接受監督。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對其財務進行審計。
第十六條 捐贈人對捐贈財產的使用、管理、增值等情況有查詢、建議、監督的權利。對捐贈人的查詢,受贈人應當在15日內如實答復。
捐贈人認為受贈人對其捐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有違背其捐贈意愿的,可以進行投訴。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僑務部門以及與捐贈有關主管部門接到投訴后,應當及時調查處理,并在30日內向捐贈人反饋調查處理情況。
第十七條 受贈人應當公開接受捐贈的情況和受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接受監督。捐贈人要求不公開的除外。
第十八條 受贈人未征得捐贈人的許可,擅自改變捐贈財產的性質、用途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經征得捐贈人同意后,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捐贈財產交由與其宗旨相同或者相似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管理。
第十九條 因公共利益需要拆遷捐贈的已建工程,應當事先告知捐贈人和原備案部門,并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被拆遷的工程應當由拆遷人異地重建,不能異地重建的,應當依法予以補償。補償應當用于原捐贈目的和用途。
第二十條 挪用、侵占或者貪污捐贈款物,未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責令退還所用、所得款物,并處以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處理。
第二十一條 僑務部門、有關主管部門和受贈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造成捐贈財產重大損失,未構成犯罪的,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二十二條 港澳同胞、外籍華人及其社團、投資企業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捐贈,參照本條例執行。
臺灣同胞及其社團、投資企業的捐贈,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國家未作規定的參照本條例執行,具體管理工作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臺灣事務部門負責。
第二十三條 本條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高潤寧律師2015年加入河北某知名律師事務所,后于2017年10月轉入河北盈華律師事務所。從業以來,獨立或參與辦理了大量的案件,涉及領域廣泛,包括婚姻家庭、合同糾紛、損害賠償、交通事故、勞動爭議等訴訟與非訴訟實務,從中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訴訟技巧也更上一層樓。深厚的理論知識,配合靈活的訴訟技巧,讓其在辦理各類案件中得心應手,游刃有余。高潤寧律師以扎實的法律專業知識及高度的責任心,真正做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能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方案,為當事人爭取權益,并得到當事人的一致好評。高潤寧律師以公平、公正、公道;專注、專業、專心為其座右銘。且積極、嚴謹、細致的辦案風格,使其能夠竭盡全力地為當事人提供專業高效的法律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2013修正)
2013-10-25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保障公民依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答記者問)
1994-05-12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1991-03-02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1998-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2019修正)
2019-03-02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10-07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國務院關于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2-10-24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2012-07-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證券公司信息隔離墻制度指引
2010-12-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有序做好支援甘肅舟曲災區有關工作的通知
2010-08-10關于開展土地治理項目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三網融合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06-11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全文)
2009-08-17檢察官職業道德準則(試行)
2009-09-03草原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1-29國務院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2007-09-27殘疾人就業條例
2007-02-25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整治非法證券活動協調小組工作制度的批復
2007-02-12以進養出試行辦法[失效]
1979-03-26國務院關于國營工業企業利潤留成試行辦法
1980-01-22國務院批轉民政部《關于對城市乞討人員的情況調查和解決意見的報告》
198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