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依法、公正、及時處理勞動、人事爭議,規范仲裁辦案程序,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以下簡稱《辦案規則》),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 本規則適用于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員會)審理勞動爭議和人事爭議。
第三條 下列爭議,應作為勞動或人事爭議處理:
(一) 非法用工單位的傷殘人員或死亡人員的直系親屬與非法用工單位就工傷賠償發生的爭議;
(二) 傷殘童工或死亡童工的直系親屬與用人單位就工傷賠償發生的爭議;
(三) 勞動者因用人單位未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或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而與用人單位就賠償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待遇損失發生的爭議;
(四)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條 下列爭議,不作為勞動人事爭議處理:
(一)招用時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的爭議;
(二)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與勞動者發生的爭議;
(三)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因繳納社會保險費、增加社會保險險種、補足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及變更參保地發生的爭議;
(四)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住房公積金發生的爭議;
(五)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差旅費報銷發生的爭議,但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除外;
(六) 家政服務人員與雇主發生的爭議;
(七) 全日制在校學生或參加就業見習的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與勤工儉學單位或實習、見習單位發生的爭議;
(八) 保險個人代理人、證券經紀人與所代理單位發生的爭議;
(九) 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條 非法用工單位與勞動者因工傷賠償發生的爭議,應將非法用工單位及其投資人或收益人或開辦單位作為共同當事人。
非法用工單位列為當事人時,可以用其經營字號、對外使用的稱號(注明未經依法登記、備案)以及原營業執照、登記、備案的名稱(注明被依法吊銷或撤銷登記、備案)作為單位名稱,以主要經營者作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
非法用工單位是指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
第六條 個人承包經營者非法招用勞動者發生的爭議,應將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組織作為被申請人,將個人承包經營者作為第三人。
第七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被該用人單位派往其他單位工作,并在其他單位領取工資或辦理社會保險,因用工關系發生爭議的,指派單位和實際用工單位應作為共同當事人并承擔連帶責任。
第八條 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以及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歇業,應當將用人單位或清算組織作為當事人;用人單位或清算組織不能承擔相關責任的,應當將其出資人或開辦單位作為共同當事人。
第九條 用人單位掛靠在其他單位名下或借用其他單位的營業執照進行生產經營,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的,用人單位和被掛靠單位或營業執照出借單位應作為共同當事人并承擔連帶責任。
第十條 外國人、無國籍人或臺港澳人員與用人單位形成的用工關系,但未依法辦理《外國人就業證》或《臺港澳人員就業證》的按勞務關系處理;上述人員已簽訂勞動合同的,應當認定勞動合同無效;但勞動者已經付出勞動的,應由用人單位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
第十一條 申請仲裁的材料齊備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場向申請人出具收件回執,收件回執上應載明收到仲裁申請書的日期、申請書的份數。
第十二條 對不符合《辦案規則》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的仲裁申請,仲裁委員會應告知申請人向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申請人堅持申請仲裁的,應向申請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書面告知申請人向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申請人可持不予受理通知書向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十三條 仲裁委員會對申請人的仲裁申請未在法定期限內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決定,申請人就該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應在收件回執上對超過五日受理期限尚未作出決定的情況予以確認,申請人可據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四條 當事人依照《辦案規則》第六條推舉代表人參加仲裁活動的,應向仲裁委員會提交當事人簽名或蓋章的授權委托書,明確委托事項和權限。
第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委托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必須向仲裁委員會提交有委托人簽名或蓋章的授權委托書,委托書應當明確委托事項和權限。
第十六條 當事人主張仲裁時效中斷、中止的,應對其主張承擔舉證責任。
第十七條 仲裁委員會應在收到當事人管轄權異議申請后五日內作出書面決定,并通知當事人。
第十八條 仲裁委員會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時,由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指定管轄。
第十九條 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的,應在庭審開始時提出并說明理由。仲裁委員會可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告知當事人該仲裁員是否應當回避的決定;采取口頭告知方式的,應由書記員記錄在案。
第二十條 依當事人申請,仲裁庭認為對專門性問題確需提交專門的鑒定機構鑒定的,鑒定費由提出鑒定申請的一方當事人預交,最終由因鑒定結論而承擔不利后果的當事人承擔,并在裁決書中予以裁定。
第二十一條 仲裁期間,除《辦案規則》第五十七條規定的“三日”、“五日”為工作日外,其他期間以自然日計算。期間開始之日不計算在期間內;期間屆滿的最后一日為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后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仲裁文書在期間屆滿前交郵的,不算超出法定期間。
第二十二條 仲裁文書送達應首先采取直接送達或郵寄送達的方式,前述方式無法送達的,可采取留置送達、公告送達的方式。
留置送達時,須有工會、企業聯合會、街道或社區等無利害關系方的工作人員在場,并與送達人員在送達回證上簽名、注明送達情況。
公告送達的期限為30日,應刊登在受送達人所在地的省級主要報紙上。
第二十三條 仲裁委員會依照《辦案規則》第三十二條規定撤銷案件的,應向當事人出具仲裁決定書,決定書中載明撤銷案件理由,并告之權利救濟途徑。對仲裁委員會撤銷案件的決定書不服的,申請人可自收到撤銷案件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四條 被申請人在答辯期滿后對申請人提出反申請的,以及申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后提出增加或變更仲裁請求,仲裁委員會根據案件審理需要,可以合并審理。仲裁期限從仲裁委員會決定合并審理之日起重新計算。
第二十五條 仲裁委員會根據案件需要通知第三人或者第三人主動申請參加仲裁活動的,仲裁期限從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決定追加第三人之日起重新計算。
第二十六條 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其他正當理由不能參加仲裁活動的,或仲裁委員會委托其他部門調查取證以及出現其他應當中止審理的情形的,仲裁期限中止計算。
第二十七條 對不遵守仲裁庭紀律、妨礙仲裁活動的行為,由仲裁員予以勸告和制止;不聽勸告的,視情節輕重,仲裁員可予以警告、訓誡和責令退出仲裁庭。
被責令退出仲裁庭,是申請人的,按撤回仲裁申請處理;是被申請人的,按缺席裁決處理。
第二十八條 申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經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被仲裁委按撤回仲裁申請處理后,又以同樣事由再次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第二十九條 仲裁委員會未在法定期限內對爭議作出裁決,當事人對仲裁委員會繼續審理無異議的,仲裁委員會應當繼續審理。一方當事人以超期審理為由就該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被人民法院受理的,仲裁委員會應做出終止審理決定并送達雙方當事人。
第三十條 仲裁裁決的事項均符合《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且分項計算數額均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該仲裁裁決適用終局裁決規定;如裁決事項中包括非終局裁決事項,或者分項計算的數額中有部分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該仲裁裁決為非終局裁決。
第三十一條 本規則由海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海南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三十二條 本規則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5年修訂)
201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年修正)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2009-04-2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決定
1996-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決定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俄羅斯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6-30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國務院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
2012-07-10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1-19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浙江省嘉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