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流轉方式
第三章 流轉程序
第四章 管理與服務
第五章 爭議的解決和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由長春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于2004年10月28日通過,經吉林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于2005年1月20日批準,現予公布,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2005年2月1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證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規范和指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維護農村土地承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農村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農業的土地。
本條例所稱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指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
本條例所稱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指農村土地承包方依法將取得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部分或者全部按照約定條件讓渡給受讓方的行為。
第三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
第四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平等協商、自愿、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二)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
(三)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四)受讓方須有農業經營能力;
(五)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第五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分別依照各自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工作。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相關行政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的有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工作,轄村的街道辦事處受上級人民政府委托管理本區域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工作。
第二章 流轉方式
第六條 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農村土地,經依法登記取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等證書的,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合作、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七條 轉包是指承包方將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在一定期限內按照約定條件讓渡給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經營的流轉行為。
轉包后原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
第八條 出租是指承包方將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單獨或者隨同地上附著物租賃給其他單位、個人經營的流轉行為。
出租后原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
第九條 互換是指承包方之間為方便耕種或者各自需要,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交換。
互換后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
第十條 轉讓是指承包方經發包方同意將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及原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與義務一并讓渡,由受讓方與發包方確定新的承包關系的流轉行為。
第十一條 入股是指承包方將其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農村土地經營權折股加入股份制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的流轉行為。
入股后原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
第十二條 合作是指承包方將其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農村土地經營權經評估作價,作為資本加入合作或者合伙企業的流轉行為。
合作后原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
第十三條 抵押是指承包方將其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農村土地,經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的,可以依法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給第三方的流轉行為。
抵押后原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
第十四條 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在承包期或租賃期內承包方死亡的,其繼承人可以依法繼續承包。
第十五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再次流轉,應當依法進行。
第十六條 集體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土地可以直接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實行承包經營,也可以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折股分給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后,再實行承包經營或者股份合作經營。
第三章 流轉程序
第十七條 承包方需要將承包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通過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承包方與受讓方協商,并由承包方告知發包方,承包方與受讓方簽訂合同,將合同文本等有關材料報發包方備案。
第十八條 承包方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有穩定收入來源,將全部或者部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其他農戶的,應當向發包方提出書面申請,經同意后,與受讓方協商簽訂合同。
發包方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5日內做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決定,并告知當事人,不同意的要說明理由。
第十九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受讓方應當與發包方重新簽訂承包經營合同,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林權證變更。
第二十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雙方簽訂的合同應當包括以下條款:
(一)流轉雙方當事人的名稱及住所;
(二)流轉期限和起止日期;
(三)流轉土地的名稱、坐落、面積、質量等級和土地用途;
(四)流轉方式;
(五)流轉價款和付款方式;
(六)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國家政策調整后的權利和義務);
(七)合同的變更與解除;
(八)違約責任;
(九)約定的其它條款。
第二十一條 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當事人可以到發包方所在地的有關機構進行鑒證或者公證。
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當事人要求對合同鑒證或者公證的,由合同當事人到發包方所在地的有關機構進行鑒證或者公證。
第二十二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互換、轉讓方式流轉,當事人要求登記的,應當向縣(市)、區人民政府申請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四章 管理與服務
第二十三條 市、縣(市)、區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轄村的街道辦事處,應當依法保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收益應當歸承包方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截留、扣繳。
第二十四條 市、縣(市)、區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服務的主要內容:
(一)定期收集和發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供需信息;
(二)對涉及土地流轉重點項目的跟蹤指導;
(四)指導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仲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糾紛;
(五)調查處理土地流轉違法案件;
(六)指導鄉(鎮)人民政府、轄村的街道辦事處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的鑒證;
(七)對互換、轉讓方式流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登記。
第二十五條 鄉(鎮)人民政府、轄村的街道辦事處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服務的主要內容:
(一)指導承包合同的簽訂、變更、解除;
(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鑒證;
(三)對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重點項目跟蹤指導;
(四)調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糾紛;
(五)協助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調查土地流轉違法案件;
(六)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檔案。
第五章 爭議的解決和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無效:
(一)強迫承包方進行流轉的;
(二)依法應經發包方同意而未經其同意擅自流轉的;
(三)改變土地所有權性質和農業用途的;
(四)流轉期限超過承包期剩余期限的;
(五)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方合法權益的;
(六)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流轉一方當事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愿的情況下訂立的流轉合同,受損害方有權依法申請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變更或者撤銷流轉合同。
第二十七條 因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生糾紛的,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申請縣(市)、區和鄉(鎮)人民政府、轄村的街道辦事處調解解決。
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八條 當事人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的仲裁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第二十九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利用職權強迫、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給承包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情節嚴重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依法給予直接責任人員和行政主管負責人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截留、扣繳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收益的,應當退還。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 本條例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決定
2011-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2003修訂)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關于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決定
2002-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公約》的決定
2006-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3-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93-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教師節的決定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已被修正)
1992-04-03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
1997-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繼續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1996-05-15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2016修正)
2016-02-06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2020-01-01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2019-04-20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消防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