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政發[2008]23號
岳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岳陽市城區國有建設用地儲備辦法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岳陽經濟開發區、南湖風景區、屈原管理區,市直各單位:
現將《岳陽市城區國有建設用地儲備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二○○八年七月十七日
岳陽市城區國有建設用地儲備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國有建設用地儲備工作,加強土地調控,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湖南省國有建設用地儲備辦法》(省人民政府令224號)等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我市實際,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城區范圍內(含岳陽樓區、云溪區、君山區、岳陽經濟開發區、南湖風景區)的國有建設用地儲備與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國有建設用地儲備,是指市人民政府依法采取收回、收購以及征收等方式取得國有建設用地,進行前期開發、儲存以備集中統一供應土地的行為。
第四條 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市國有建設用地儲備,其所屬的市土地儲備中心負責具體工作(原來已明確由市城建投資公司儲備的土地仍由市城建投資公司儲備)。
市發改、財政、建設、規劃、房產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國有建設用地儲備的相關工作。
國有建設用地儲備涉及集體土地征收的,由相關區人民政府(管理委員會)負責本轄區內拆遷騰地工作的組織、協調、監督和管理。
第二章 土地儲備計劃和范圍
第五條 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發改、財政、建設、規劃、房產等部門,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市場供需狀況、城市建設需要等,編制本市城區范圍內年度國有建設用地儲備計劃,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第六條 國有建設用地儲備計劃經批準后,可作為項目辦理立項、規劃、拆遷、用地建設等審批手續的依據。
第七條 國有建設用地儲備范圍為:
(一)依法無償收回、補償收回或置換的國有建設用地;
(二)以市場方式收購或政府依法行使優先購買權收購的國有建設用地;
(三)未確定土地使用權人的國有建設用地;
(四)已規劃為建設用地并依法辦理了轉用手續的國有未利用地;
(五)實施舊城改造需要使用的國有建設用地;
(六)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約定收回的國有建設用地;
(七)產業結構調整、國有企業改制等原因調整的國有劃撥建設用地;
(八)原批準用途為非經營性用地改變為經營性用地的土地;
(九)為實施城市規劃而依法征收的土地;
(十)其他依法可以納入儲備的國有建設用地。
第三章 土地儲備程序
第八條 市人民政府依法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的國有建設用地,由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向土地使用權人出具《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決定書》,收回土地使用權。
第九條 市人民政府依法補償收回土地使用權的國有建設用地,由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后,收回土地使用權,并對土地使用權人給予補償。
第十條 市土地儲備中心對擬收購的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構筑物等進行實地調查,調查結果應當由土地使用權人予以確認,并報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收購價格須經具有評估資質的評估機構評估,經市土地儲備中心審核,報市財政部門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確認。
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按劃撥用地的補償規定給予補償;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土地,按有關規定根據土地剩余使用年限和土地使用者對土地的實際投入給予適當補償;新征土地按新征地的補償規定給予補償;涉及城市
房屋拆遷的,按照城市房屋拆遷的有關規定給予補償。
第十一條 政府依法優先收購國有建設用地的,原土地使用權人應當在收到收購費用之日起15日內,依法申請辦理土地使用權注銷手續;逾期不申請的,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依法辦理土地使用權注銷登記手續。
第十二條 為實施城市規劃而依法征收的土地,在
征地補償安置完成后,收回土地使用權。
第十三條 依法收回、收購、征收的土地,由土地登記機關辦理注銷土地登記手續,并登記造冊后,納入土地儲備。
第四章 儲備土地開發利用
第十四條 對納入儲備的土地,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市土地儲備中心應對儲備土地進行前期開發、整理,使之具備供應條件。
儲備土地的前期開發,由市土地儲備中心依法采取招標投標方式,確定實施單位。
第十五條 對未列入年度土地供應計劃的儲備土地,在符合城鄉規劃的前提下,市土地儲備中心可將儲備土地或連同地上建(構)筑物,通過出租、臨時使用等方式加以利用。所取得的收入視同土地出讓收入進行管理。
儲備土地的臨時利用,一般不超過兩年,且不得影響土地供應。
設立抵押權的儲備土地臨時利用,應征得
抵押權人同意。
第十六條 市土地儲備中心及儲備土地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管理委員會)應對儲備土地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管理和保護,防止侵占、破壞儲備土地行為的發生。
第十七條 市土地儲備中心儲備土地的信息,應當每季度發布一次,同時抄送市發改、財政、規劃、國土資源、建設、房產等有關部門備案。
第五章 儲備土地供應
第十八條 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編制的國有建設用地供應年度計劃,應當與國有建設用地儲備計劃相銜接。
第十九條 儲備土地完成前期開發且具備凈地供應條件的,納入市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由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組織供地。
第二十條 儲備土地供應前,市規劃部門應根據市人民政府批準的控制性詳規確定經濟技術指標。
第二十一條 儲備國有建設用地以劃撥方式供應的,土地儲備成本由劃撥土地使用權人承擔。
第六章 資金運作管理
第二十二條 土地儲備資金管理以及儲備土地成本核算的具體辦法,由市財政部門會同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另行制訂。
第二十三條 國有建設用地儲備資金來源包括:國有土地收益基金;市財政部門從已供應儲備土地收入中安排的資金;依法舉借的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經市財政部門批準可用于土地儲備的其他資金;上述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
第二十四條 國有建設用地儲備貸款實行年度計劃,并與年度國有建設用地儲備計劃、國有建設用地儲備資金預算相銜接,由市土地儲備中心提出申請,經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和市財政部門審核同意,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
第二十五條 土地儲備資金專項用于征收、收購、優先購買、收回土地以及儲備土地供應前的前期開發等土地儲備開支。具體包括:征收、收購、優先購買或收回土地需要支付的土地價款或征地和
拆遷補償費用;征收、收購、優先購買或收回土地后進行必要的前期土地開發費用;征收、收購、優先購買或收回土地需要支付的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
貸款利息支出;經市人民政府批準的與土地儲備有關的其他費用。
第二十六條 儲備土地收入全額上繳財政。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市財政部門應當在儲備土地供應后,及時按宗地結算。土地收入優先支付土地收購、開發和儲備管理成本。土地儲備成本須經市財政部門審核。
第二十七條 市土地儲備中心應加強資金風險管理,不得為第三方提供擔保,不得截留、擠占、挪用土地儲備資金。
第二十八條 市土地儲備中心所需的工作經費和日常經費,由市財政部門審核安排,并與國有建設用地儲備資金分帳核算,不得相互混用。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 市土地儲備中心及委托管理單位發現儲備土地上存在違法占地、違法建筑、亂砍濫伐林木、超過規定標準排放污染物、亂倒渣土垃圾等行為,應當及時制止并報告轄區人民政府(管理委員會)和相關職能部門。轄區人民政府(管理委員會)和相關職能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及時采取措施,依法進行處理。
第三十條 違反法律法規及規章的規定,拒不交還應當依法收回的土地的,由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交還;逾期仍不交還的,處以每平方米10元以上3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一條 土地收購過程中,被收購土地使用權人未如實提供收購所需資料和土地利用狀況或者提供虛假資料,給土地收購儲備工作造成損失的,由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改正并賠償經濟損失。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截留、擠占、挪用土地儲備資金的,由財政、審計等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 國家工作人員在土地儲備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依法確定儲備土地的收購、供應價格或者補償標準,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
(二)未依法采取招標投標方式確定儲備土地前期開發實施單位的;
(三)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
(四)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的;
(五)其他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
第八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其他各縣、市和屈原管理區的國有建設用地儲備工作,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