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06年9月30日經湖南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06年9月30日
第一條 為了加強教育督導工作,促進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教育督導,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管理權限對本行政區(qū)域內教育工作依法進行監(jiān)督、檢查、評估和指導的活動。
第三條 教育督導應當堅持實事求是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督導機構(以下簡稱教育督導機構)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的教育督導工作,并接受上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機構的指導。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教育督導工作的領導,配備教育督導人員,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保證教育督導工作正常開展。
第六條 教育督導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貫徹執(zhí)行教育法律、法規(guī)和履行教育職責的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
(二)按照有關規(guī)定對教育工作進行評估考核;
(三)按照管理權限對本行政區(qū)域內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辦學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評估、指導;
(四)對教育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并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情況,提出建議;
(五)組織培訓教育督導人員,開展教育督導科學研究和信息交流,總結推廣教育督導經驗;
(六)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事項。
第七條 教育督導機構應當制定教育督導規(guī)劃和實施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省教育督導機構應當在設區(qū)的市、自治州、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每屆任期內至少對其進行一次督導評估。
第八條 教育督導機構進行督導的主要內容是:
(一)教育工作責任制的落實;
(二)教育經費的投入、管理與使用;
(三)教育教學環(huán)境的治理;
(四)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
(五)各類教育協(xié)調均衡發(fā)展狀況;
(六)辦學行為;
(七)辦學標準的執(zhí)行;
(八)教育教學質量;
(九)學校常規(guī)管理;
(十)教育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內容。
第九條 教育督導人員為主任督學、副主任督學和其他督學。
主任督學、副主任督學由本級人民政府任免;其他督學由本級人民政府聘任。
第十條 教育督導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
(二)熟悉教育法律、法規(guī)和方針、政策,有較高的政策水平;
(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或者同等學力,熟悉教育工作;
(四)遵紀守法、辦事公道、品行良好;
(五)身體健康。
第十一條 教育督導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根據教育督導規(guī)劃制定具體工作方案;
(二)書面通知被督導單位;
(三)被督導單位根據督導內容進行自查自評,提交自查自評報告和相關材料;
(四)對被督導單位進行檢查或者評估;
(五)向被督導單位通報督導情況,作出督導結論,提出獎懲、整改意見;
(六)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教育督導機構提交督導報告。
第十二條 根據特殊情況需要,教育督導機構可以臨時安排教育督導人員對被督導單位進行檢查。檢查結束后,教育督導人員應當在十五日內向教育督導機構提交督導報告。
第十三條 教育督導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一)聽取情況匯報;
(二)查閱有關文件、檔案、資料;
(三)召開座談會;
(四)進行調查和測試;
(五)參加有關會議和教育、教學活動;
(六)進行現場調查,核實有關情況;
(七)進行綜合測評;
(八)其他方式。
第十四條 教育督導應當由兩名以上教育督導人員參加并出示督學證書,可以吸收被督導單位的舉辦單位或者主管單位參加;也可以聘請社會中介機構進行評估。
第十五條 教育督導人員進行教育督導時,應當依法履行職務,遵守督導紀律,廉潔奉公,不直接處理問題。教育督導人員與被督導單位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第十六條 教育督導人員在教育督導中對危及師生員工安全、侵犯師生員工合法權益、擾亂正常教學秩序等緊急情況應當予以制止,并及時報請本級人民政府責成有關單位處理。
第十七條 被督導單位應當配合開展教育督導工作,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阻撓、抗拒教育督導機構和教育督導人員依法執(zhí)行職務;
(二)弄虛作假,不如實反映情況;
(三)阻撓他人向教育督導機構和教育督導人員反映情況,或者對反映情況的人進行打擊報復;
(四)其他妨礙教育督導工作的行為。
第十八條 被督導單位對督導結論有異議的,可以在收到督導結論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督導結論的教育督導機構申請復查。
教育督導機構應當在收到復查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復查結論。
被督導單位對復查結論仍有異議的,可以在收到復查結論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教育督導機構提出申訴。上一級教育督導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訴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處理。
第十九條 被督導單位應當根據教育督導機構提出的整改意見進行整改,并將整改情況書面報告教育督導機構。
教育督導機構可以對整改情況進行檢查。
第二十條 教育督導機構應當定期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教育督導機構報告教育督導工作情況。
第二十一條 教育督導機構應當建立督導結論通報制度,將督導結論向有關部門通報或者向社會公布。督導結論涉及重大內容的,公布前應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將督導結論作為考核、獎懲被督導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的重要依據。
第二十三條 被督導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由教育督導機構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情節(jié)嚴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二十四條 教育督導人員在教育督導活動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收受賄賂的,由其主管部門給予批評教育、依法給予處分,或者由任免機關撤銷其職務。
第二十五條 本條例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wèi)生法(2018修正)
2018-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
2011-12-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四號
2010-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09年12月26日)
200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調整國務院所屬組織機構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禁止發(fā)展、生產、儲存和使用化學武器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的決定
1996-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0修正)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lián)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xié)定》的決定
2005-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可以制定暫行的規(guī)定或者條例的決定
1985-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已修定]
1993-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 (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guī)定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yè)節(jié)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國務院關于印發(fā)衛(wèi)生事業(yè)發(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的通知
2012-10-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3-11國務院關于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2-01-27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宜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發(fā)展改革委、農業(yè)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yè)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證監(jiān)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fā)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旅游業(yè)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關于支持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0-05-2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