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廣東省國土資源廳關于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實施辦法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20 · 8352人看過

?

?

  (廣東省國土資源廳2012年7月20日以粵國土資法規發〔2012〕106號發布 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國土資源領域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促進依法行政、合理行政,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廣東省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規定》及其他相關規定,結合本省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省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規范和監督。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是指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依法行使的行政處罰權限范圍內,對違反國土資源管理秩序的行為是否給予行政處罰、給予何種行政處罰和給予何種幅度行政處罰進行裁量的權限。

  第四條 全省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可以結合本行政區域實際,在本實施辦法基礎上細化實施標準。

  第五條 制定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規范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細化自由裁量標準,不得違反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

  (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選擇行政處罰種類的,應當明確適用不同種類行政處罰的具體條件;

  (三)法律、法規、規章可以選擇行政處罰幅度的,應當根據涉案標的、主觀故意、違法手段、社會危害程度等情節劃分明確、具體的不同等級;

  (四)違法情節與罰款具體標準相適應,減少自由裁量幅度;

  (五)上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對同一行政處罰行為制定了自由裁量標準的,下級主管部門可以直接引用。

  第六條 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應當在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的種類和幅度內進行,并遵循法定程序,保障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第七條 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注重對違法行為的糾正和對違法行為人的教育。

  第八條 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應當遵循行政合理性原則,對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程度等因素相同或相似的違法行為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時,所適用的法律依據、處罰種類和幅度應當相同或相近。

  第九條 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執法機構負責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具體實施工作。縣級以上國土資源法制部門負責對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駐廳、局紀檢組監察室負責對執法機構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行為進行行政監察。

  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自覺接受上級主管部門對規范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指導和監督。

  第二章 裁量規則

  第十條 《廣東省國土資源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實施標準》為本辦法的附件,是執法機構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具體標準。

  第十一條 違法情節較輕或危害程度較小的,可以依法從輕罰款,但不得低于法定處罰幅度所設定的最低標準;違法情節較重或危害程度大的,應當依法從重罰款,但不得高于法定處罰幅度所設定的最高標準。

  第十二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行政處罰:

  (一)違法行為人違法時不滿14周歲的;

  (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發生違法行為的;

  (三)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四)違法行為在2年內未被發現的,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依法應當不予行政處罰的。

  第十三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重給予行政處罰:

  (一)妨礙執法人員查處違法行為、暴力抗法等尚未構成犯罪的;

  (二)涉及人身健康、生命安全、公共安全、社會穩定、地質環境保護、經濟秩序等違法情節惡劣,造成危害后果的;

  (三)涉及基本農田,涉及國家、省規劃礦區等重要礦區,或涉及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及我省優勢礦產的;

  (四)多次實施違法行為,屢教不改的;

  (五)其他依法應當給予從重處罰的。

  第十四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一)年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實施違法行為的;

  (二)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

  (三)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

  (四)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五)其他依法應當給予從輕或減輕處罰的。

  第十五條 違法行為涉嫌構成犯罪的,應當及時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

  第三章 裁量程序

  第十六條 公民、法人、其他組織違反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規章,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執法機構必須查明事實,并依據正當程序進行。

  第十七條 行政處罰實施機關行使自由裁量權的,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中說明行使自由裁量權的依據。

  第十八條 行政處罰實施機關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符合聽證條件的,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組織聽證。

  第十九條 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執法機構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應當采納。

  執法機構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行政處罰。

  第二十條 執法人員調查、檢查、收集證據和實施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時,不得少于二人。

  第二十一條 實施行政處罰前,執法人員應當收集能支持裁量結果檔次的證據,并以此作為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依據。

  第二十二條 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案件辦結后,執法機構應當對有關的證據資料、法律文書立卷歸檔,長期保存。

  第四章 保障監督

  第二十三條 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通過行政執法監督檢查、行政執法評議考核、行政執法案卷評查等方式,對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工作進行監督。

  第二十四 條行政處罰實施機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級機關應當責令其糾正;情節嚴重的,由上級機關予以通報批評,并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追究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行政責任:

  (一)未按照本單位或本系統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使用規則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

  (二)因行使自由裁量權不當,造成行政處罰案件被生效判決撤銷、變更或者確認違法的;

  (三)因行使自由裁量權不當,造成行政處罰案件被復議機關撤銷、變更或者確認違法的;

  (四)因行使自由裁量權不當,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五條 本實施辦法所指的從輕、從重,是指在法定量罰幅度范圍內,根據具體量罰情節,處以法定量罰幅度、范圍中線以下或者以上的行政處罰。

  第二十六條 本實施辦法附件《實施標準》所稱的“以下”包括本數:“以上”不包括本數。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本辦法和《廣東省國土資源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實施標準》(見附件)進行量罰。

  第二十八條 本實施辦法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九條 本實施辦法由廣東省國土資源廳進行最終解釋。

  附件:《廣東省國土資源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實施標準》

  廣東省國土資源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實施標準

  一、 土地管理

  序號 違法違

  規行為 處罰依據 自由裁量情形 處罰標準或措施

  1 非法占用土地 1.《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未經批準或者采取

  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非法占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超過批準的數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

  2.《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條:非法批準、使用的土地應當收回,有關當事人拒不歸還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

  3.《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禁止開墾區內進行開墾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處罰。

  4.《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二條: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處以罰款,罰款額為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30元以下。

  非法占用建設用地、未利用地面積較小,進行非農業建設,經批評教育,立即停止土地違法行為,沒有形成不良后果或消除不良后果的

  責令退還土地,不予罰款

  違法占用未利用地、建設用地,造成不良后果的 處每平方米10元以下罰款

  違法占用一般農用地,造成不良后果的 處每平方米10元以上20元以下罰款

  違法占用耕地(含基本農田),造成不良后果的 處每平方米20元以上30元以下罰款

  國家、省另外規定具體標準的違法用地并處罰款的,從其規定

  2 破壞

  耕地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占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礦、取土等,破壞種植條件的,或者因開發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鹽漬化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處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條: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處以罰款的,罰款額為耕地開墾費的2倍以下。 非法占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破壞種植條件的 責令限期治理,可以并處罰款。并處罰款的,按下列標準執行

  破壞一般耕地5畝以下的,處以耕地開墾費1倍的罰款

  破壞一般耕地5畝以上不足10畝的,處以耕地開墾費1.5倍的罰款

  破壞一般耕地10畝以上的,處以耕地開墾費2倍的罰款

  3 破壞基

  本農田 《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三十三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占用基本農田建窯、建房、建墳、挖砂、采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從事其他活動破壞基本農田,毀壞種植條件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治理,恢復原種植條件,處占用基本農田的耕地開墾費一倍以上兩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破壞基本農田 責令整改或者治理,恢復原種植條件,并處以占用基本農田的耕地開墾費2倍的罰款

  4 破壞或者擅自改變基本農田保護區標志 1.《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三十二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破壞或者擅自改變基本農田保護區標志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恢復原狀,可以處1000元以下罰款。

  2.《廣東省基本農田保護區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破壞或者擅自改變基本農田保護區標志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恢復原狀,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不細化 處1000元罰款

  5 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1.《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處以罰款的,罰款額為非法所得的百分之五十以下。

  3.《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五十六條:有下列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一)未經批準,擅自轉讓以劃撥或減免地價等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的;

  (二)不符合法定條件或出讓合同規定條件而擅自轉讓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的;

  (三)未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而實施倒賣或以合作開發、入股聯營等方式轉讓土地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屬非法轉讓土地的其它行為。 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罰款。并處罰款的,按下列標準執行

  非法轉讓基本農田不足5畝,或者一般耕地不足10畝,或者其他土地不足30畝 處以非法所得15%以下的罰款

  非法轉讓基本農田5畝以上不足10畝,或者一般耕地10畝以上不足30畝,或者其他土地30畝以上不足50畝 處以非法所得15%以上25%以下的罰款

  非法轉讓基本農田10畝以上不足30畝,或者一般耕地30畝以上不足50畝,或者其他土地50畝以上不足100畝 處以非法所得25%以上40%以下的罰款

  非法轉讓基本農田30畝以上,或者一般耕地50畝以上,或者其他土地100畝以上 處以非法所得40%以上50%以下的罰款

  6 擅自轉讓、出租、抵押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 1.《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四十六條:對未經批準擅自轉讓、出租、抵押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當沒收其非法收入,并根據情節處以罰款。

  2.《廣東省國土資源監督檢查條例》第十八條: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出租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百分之二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

  非法所得額在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或土地面積500平方米以下的 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非法所得20%以上30%以下的罰款

  非法所得額在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或土地面積500平方米以上3000平方米以下的 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非法所得30%以上40%以下的罰款

  非法所得額在30萬元以上或土地面積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 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非法所得40%以上50%以下的罰款

  7 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 1.《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

  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處以罰款的,罰款額為非法所得的百分之五十以下。

  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

  擅自將基本農田不足5畝,或者一般耕地不足10畝,或者其他土地不足30畝改為建設用地的 處以非法所得15%以下的罰款

  擅自將基本農田5畝以上不足10畝,或者一般耕地10畝以上不足30畝,或者其他土地30畝以上不足50畝改為建設用地的 處以非法所得15%以上25%以下的罰款

  擅自將基本農田10畝以上不足30畝,或者一般耕地30畝以上不足50畝,或者其他土地50畝以上不足100畝改為建設用地的 處以非法所得25%以上40%以下的罰款

  擅自將基本農田30畝以上,或者一般耕地50畝以上,或者其他土地100畝以上改為建設用地的 處以非法所得40%以上50%以下的罰款

  8 擅自出讓、轉讓、出租集體土地使用權用于非農建設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一條: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九條:依據《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一條的規定處以罰款的,罰款額為非法所得的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

  責令整改,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罰款按下列標準執行

  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基本農田不足5畝,或者一般耕地不足10畝,或者其他土地不足30畝的使用權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的 處以非法所得5%以上10%以下的罰款

  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基本農田5畝以上不足10畝,或者一般耕地10畝以上不足30畝,或者其他土地30畝以上不足50畝的使用權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的 處以非法所得10%以上15%以下的罰款

  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基本農田10畝以上,或者一般耕地30畝以上畝,或者其他土地50畝以上的使用權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的 處以非法所得15%以上20%以下的罰款

  9 拒不履行土地復墾義務 1.《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拒不履行土地復墾義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繳納復墾費,專項用于土地復墾,可以處以罰款。

  2.《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一條: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五條的規定處以罰款的,罰款額為土地復墾費的2倍以下。

  3.《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逾期不恢復種植條件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耕地復墾費2倍以下的罰款。

  4.《土地復墾條例》第四十二條:土地復墾義務人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繳納土地復墾費而不繳納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納的,處應繳納土地復墾費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罰款,土地復墾義務人為礦山企業的,由頒發采礦許可證的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 應當繳納土地復墾費而不繳納土地復墾費 處應繳納土地復墾費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罰款,土地復墾義務人為礦山企業的,吊銷采礦許可證

  10 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 《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條:村民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 不細化 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11 收回國有土地當事人拒不交出、臨時用地期滿拒不歸還、不按批準用途使用土地 1.《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條 依法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當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臨時使用土地期滿拒不歸還的,或者不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國有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交還土地,處以罰款。

  2.《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 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條的規定處以罰款的,罰款額為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上30元以下。

  責令交還土地,并處罰款。罰款按下列標準執行

  拒不交還或不按批準用途使用土地不足5畝 處每平方米10元以上15元以下罰款

  拒不交還或不按批準用途使用土地5畝以上不足10畝 處每平方米15元以上20元以下罰款

  拒不交還或不按批準用途使用土地10畝以上 處每平方米20元以上30元以下罰款

  12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禁止開墾區內從事土地開發活動

  1.《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十七條第一款:禁止單位和個人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禁止開墾區內從事土地開發活動。

  2.《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禁止開墾區內進行開墾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處罰。

  3.《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二條: 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處以罰款的,罰款額為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30元以下。

  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罰款按下列標準執行(國家、省另外規定具體標準的違法用地并處罰款的,從其規定)

  占用土地5畝以下的 處每平方米10元以下罰款

  占用土地5畝以上10畝以下的 處每平方米10元以上20元以下罰款

  占用土地10畝以上的或其他情節嚴重的 處每平方米20元以上30元以下罰款

  13 臨時占用耕地逾期不恢復種植 條件違法行為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八條:建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查需要臨時占用耕地的,土地使用者應當自臨時用地期滿之日起1年內恢復種植條件。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逾期不恢復種植條件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耕地復墾費2倍以下的罰款。 自臨時用地期滿之日起1年內恢復種植條件。逾期不恢復種植條件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并處罰款。并處罰款的,按下列標準執行

  臨時占用的耕地屬一般耕地的 處土地復墾費1倍的罰款

  臨時占用的耕地屬基本農田的 處土地復墾費2倍的罰款

  二、礦產資源管理

  序號 違法違規行為 法律依據 自由裁量情形 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

  14 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范圍采礦的,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的,進入他人礦區范圍采礦的 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三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范圍采礦的,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的,責令停止開采、賠償損失,沒收采出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可以并處罰款;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條的規定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單位和個人進入他人依法設立的國有礦山

  2.企業和其他礦山企業礦區范圍內采礦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3.《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二條“依照《礦產資源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規定處以罰款的,分別按照下列規定執行:(一)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范圍和他人礦區范圍采礦的,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的,處以違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

  4.《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第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未領取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范圍采礦的,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和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范圍采礦的,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4.《廣東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第五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由縣級以上地礦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采礦、賠償損失,沒收采出的礦產品,能夠計算違法所得的,追繳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不能計算違法所得的,處以十萬元以下罰款。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露天開采面積不足100平方米,或者地下開采采出礦石量不足100噸的 責令停止開采、賠償損失,沒收采出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能夠計算違法所得的,追繳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20%以下的罰款;不能計算違法所得的,處以4萬元以下罰款

  露天開采面積10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或者地下開采采出礦石量100噸至500噸的 責令停止開采、賠償損失,沒收采出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能夠計算違法所得的,追繳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20%以上40%以下的罰款;不能計算違法所得的,處以4萬元以上8萬元以下的罰款

  露天開采面積大于500平方米,或者地下開采采出礦石量大于500噸 責令停止開采、賠償損失,沒收采出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能夠計算違法所得的,追繳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40%以上50%以下的罰款;不能計算違法所得的,處以8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15 超越批準的礦區范圍采礦的 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四十條“超越批準的礦區范圍采礦的,責令退回本礦區范圍內開采、賠償損失,沒收越界開采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可以并處罰款;拒不退回本礦區范圍內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吊銷采礦許可證,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條的規定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2.《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二條“依照《礦產資源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規定處以罰款的,分別按照下列規定執行:……;(二)超越批準的礦區范圍采礦的,處以違法所得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罰款;……”

  3.《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第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超越批準的礦區范圍采礦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4.《廣東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第六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超越批準的礦區范圍進行開采礦產資源活動的,由縣級以上地礦主管部門責令退回批準的本礦區范圍內開采,賠償損失,沒收越界開采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可以并處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初次違法 責令退回本礦區范圍內開采、賠償損失,沒收越界開采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并處以4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次違法

  責令退回本礦區范圍內開采、賠償損失,沒收越界開采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并處以4萬元以上8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次及以上違法 責令退回本礦區范圍內開采、賠償損失,沒收越界開采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并處以8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拒不執行者,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

  16 采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的 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四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采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的,處以罰款,可以吊銷采礦許可證;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條的規定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2.《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二條“依照《礦產資源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規定處以罰款的,分別按照下列規定執行:……;(六)采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以相當于礦產資源損失價值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

  3.《廣東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亂采濫挖或破壞性開采礦產資源的,由省地礦主管部門處以相當于礦產資源損失價值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不能計算礦產資源損失價值的,處以二十萬元以下罰款,并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損失礦石量:金屬礦產小于100噸、其他礦產小于1000噸的 處以相當于礦產資源損失價值20%以下的罰款;不能計算礦產資源損失價值的,處以10萬元以下的罰款

  損失礦石量:金屬礦產100噸至500噸、其他礦產1000噸至5000噸的 處以相當于礦產資源損失價值20%以上40%以下的罰款;不能計算礦產資源損失價值的,處以10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款

  損失礦石量:金屬礦產大于500噸、其他礦產大于5000噸的 4.處以相當于礦產資源損失價值40%以上50%以下的罰款;不能計算礦產資源損失價值的,處以1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并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

  17 買賣、出租或者其他形式轉讓礦產資源的 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四十二條“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礦產資源的,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違反本法第六條的規定將探礦權、采礦權倒賣牟利的,吊銷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

  2.《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二條“依照《礦產資源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規定處以罰款的,分別按照下列規定執行:……;(三)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礦產資源的,買賣、出租采礦權的,對賣方、出租方、出讓方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罰款……”  不細化 不細化

  18 以承包等方式擅自將采礦權轉給他人進行采礦的 《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第十五條“違反本辦法第三條第(二)項的規定,以承包等方式擅自將采礦權轉給他人進行采礦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權限,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 不細化 不細化

  19 非法用采礦權作抵押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二條“依照《礦產資源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規定處以罰款的,分別按照下列規定執行:……;(四)非法用采礦權作抵押的,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 不細化 不細化

  20 不依規提交年度報告、拒絕接受監督檢查或者弄虛作假的 1.《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第十八條“不依照本辦法規定提交年度報告、拒絕接受監督檢查或者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權限,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予以警告,可以并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

  2.《廣東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第六十三條“不按本條例規定提交年度報告、拒絕接受監督檢查或者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地礦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予以警告,可以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 初次違法 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予以警告,處1萬元以下罰款

  二次違法

  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予以警告,并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次及以上違法 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予以警告,并處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

  21 破壞或者擅自移動礦區范圍界樁或者地面標志的 《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第十九條“破壞或者擅自移動礦區范圍界樁或者地面標志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權限,責令限期恢復;情節嚴重的,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 導致礦區范圍界樁或者地面標識的使用效能受到影響的 責令限期恢復,處1萬元以下罰款

  導致礦區范圍界樁或者地面標識的使用效能完全受到破壞的 責令限期恢復,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22

  擅自印制或者偽造、冒用采礦許可證的 《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第二十條“擅自印制或者偽造、冒用采礦許可證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權限,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不細化 不細化

  23 地質勘查單位在資質申請過程中隱瞞真實情況

  或者提供虛假材料 《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地質勘查單位

  在資質申請過程中隱瞞真實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的,審批機關不予受理或者不予頒發地質勘查資質證書,并給予警告。

  地質勘查單位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地質勘查資質證書的,由原審批機關予以撤銷,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不細化

  不細化

  24 無證或證書有效期屆滿,未辦理延續手續從事地質勘查活動 《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 第二十七條:未取得地質勘查資質證書,擅自從事地質勘查活動,或者地質勘查資質證書有效期屆滿,未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延續手續,繼續從事地質勘查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未取得地質勘查資質證書,擅自從事地質勘查活動的 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地質勘查資質證書有效期屆滿,未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延續手續,繼續從事地質勘查活動的 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25 地質勘查單位未辦理變更手續、不配合檢查、整改 1.《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地質勘查單位變更單位名稱、住所或者法定代表人,未依照本條例規定辦理地質勘查資質證書變更手續的,由原審批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暫扣或者吊銷地質勘查資質證書。

  2.《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第三十條:地質勘查單位在接受監督檢查時,不如實提供有關材料,或者拒絕、阻礙監督檢查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原審批機關暫扣或者吊銷地質勘查資質證書。

  3.《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地質勘查單位被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經整改仍不符合地質勘查資質證書規定的資質類別或者資質等級相應條件的,由原審批機關暫扣或者吊銷地質勘查資質證書。 情節一般 逾期不改正的 由原審批機關暫扣地質勘查資質證書6個月

  情節嚴重 暫扣地質勘查資質證書6個月仍不改正的 由原審批機關吊銷地質勘查資質證書

  26 非法從事、地質勘查活動、出具虛假地質勘查報告、轉包地質勘查項目等 《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地質勘查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逾期不改正的,由原審批機關吊銷地質勘查資質證書:

  (一)不按照地質勘查資質證書規定的資質類別或者資質等級從事地質勘查活動的;

  (二)出具虛假地質勘查報告的;

  (三)轉包其承擔的地質勘查項目的;

  (四)允許其他單位以本單位的名義從事地質勘查活動的;

  (五)在委托方取得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前,為其進行礦產地質勘查活動的。 符合(一)、(三)行為的 其他行政處罰不變 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符合(二)、(四)、(五)行為的 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27 偽造、變造、轉讓地質勘查資質證書 《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偽造、變造、轉讓地質勘查資質證書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收繳或者由原審批機關吊銷偽造、變造、轉讓的地質勘查資質證書,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轉讓地質勘查資質證書的 其他行政處罰不變 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偽造、變造地質勘查資質證書的 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28 無證、超越批準范圍進行勘查工作 《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未取得勘查許可證擅自進行勘查工作的,超越批準的勘查區塊范圍進行勘查工作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權限,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予以警告,可以并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不細化 不細化

  29 擅自進行滾動勘探開發、邊探邊采或者試采 《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未經批準,擅自進行滾動勘探開發、邊探邊采或者試采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權限,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予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不細化 不細化

  30 擅自印制或者偽造、冒用勘查許可證 《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第二十八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擅自印制或者偽造、冒用勘查許可證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權限,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不細化 不細化

  31 未按規定勘查的 《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權限,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原發證機關可以吊銷勘查許可證:

  (一) 不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備案、報告有關情況、拒絕接受監督檢查或者弄虛作假的;

  (二) 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

  (三) 已經領取勘查許可證的勘查項目,滿6個月未開始施工,或者施工后無故停止勘查工作滿6個月的。 不細化 不細化

  32

  非法轉讓探礦權、采礦權

  《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第十四條未經審批管理機關批準,擅自轉讓探礦權、采礦權的,由登記管理機關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

  不細化 不細化

  三、 地質災害防治

  序號 違法違規行為 處罰依據 自由裁量情形 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

  33 未按照規定對建設工程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生產、施工或者使用,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建設工程屬于一般項目的 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建設工程屬于較重要項目的 處2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

  建設工程屬于重要項目的 處3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34 配套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未驗收或者經驗收不合格,主體工程即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生產、施工或者使用,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主體工程屬于一般項目的, 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主體工程屬于較重要項目的 處2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主體工程屬于重要項目的 處3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35

  對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不予治理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四十二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對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不予治理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治理不符合要求的,由責令限期治理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治理,所需費用由責任單位承擔,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小型地質災害 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中型地質災害 處2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

  大型地質災害 處30萬元以上40萬元以下的罰款

  特大型地質災害 處4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36 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爆破、削坡、進行工程建設以及從事其他可能引發地質災害活動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四十三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爆破、削坡、進行工程建設以及從事其他可能引發地質災害活動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對單位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單位可能引發小型地質災害 處5萬元以上8萬元以下罰款

  單位可能引發中型地質災害 處8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單位可能引發大型地質災害 處10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款

  單位可能引發特大型地質災害 處1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

  個人可能引發小型地質災害 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個人可能引發中型地質災害 處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個人可能引發大型地質災害 處3萬元以上4萬元以下罰款

  個人可能引發特大型地質災害 處4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37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中弄虛作假或者故意隱瞞地質災害真實情況等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四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或者其他部門依據職責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對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單位、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或者監理單位處合同約定的評估費、勘查費、設計費或者監理酬金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罰款,對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單位處工程價款2%以上4%以下的罰款,并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其資質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在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中弄虛作假或者故意隱瞞地質災害真實情況的; ……(四)以其他單位的名義或者允許其他單位以本單位的名義承攬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和監理業務的。

  不細化

  不細化

  38 偽造、變造、買賣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資質證書、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和監理資質證書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四十五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偽造、變造、買賣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資質證書、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和監理資質證書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收繳或者吊銷其資質證書,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影響較小的

  處5萬元以上8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嚴重影響的

  處8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39 侵占、損毀、損壞地質災害監測設施或者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施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四十六條:違反本條例規定,侵占、損毀、損壞地質災害監測設施或者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施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影響輕微的 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影響較嚴重的 處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影響嚴重的 處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40 應當編制或重新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未編制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第三十條:違反本規定,應當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而未編制的,或者擴大開采規模、變更礦區范圍或者開采方式,未重新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并經原審批機關批準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頒發采礦許可證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不得通過其采礦許可證年檢。 小型礦山 處1萬元以下罰款

  中型礦山 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大型礦山 處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41 未按照批準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治理的,或者在礦山被批準關閉、閉坑前未完成治理恢復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六條、第二十三條規定,未按照批準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治理的,或者在礦山被批準關閉、閉坑前未完成治理恢復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處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5年內不受理其新的采礦權申請。 小型礦山 處2萬元罰款

  中型礦山 處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大型礦山 處3萬元罰款

  42 未按期繳存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八條規定,未按期繳存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繳存;逾期不繳存的,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頒發采礦許可證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不得通過其采礦活動年度報告,不受理其采礦權延續變更申請。 保證金數額較小的 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保證金數額較大的 處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43 違反本規定第二十五條規定,探礦權人未采取治理恢復措施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規定第二十五條規定,探礦權人未采取治理恢復措施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5年內不受理其新的探礦權、采礦權申請。 造成影響較小的 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較大影響的 處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44 擾亂、阻礙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工作,侵占、損壞、損

  毀礦山地質環境監測設施或者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設施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第三十四條:違反本規定,擾亂、阻礙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工作,侵占、損壞、損毀礦山地質環境監測設施或者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設施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并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造成影響較小的

  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較大影響的 處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45

  資質單位不及時辦理資質證書變更、注銷手續 1.《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單位資質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資質單位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不及時辦理資質證書變更、注銷手續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處五千元以下罰款。

  2.《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單位資質管理辦法》第二十八條:資質單位不按照本辦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及時辦理資質證書變更、注銷手續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處五千元以下罰款。

  3.《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監理單位資質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資質單位不按照本辦法第十八條、第十九條和第二十條的規定及時辦理資質證書變更、注銷手續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處五千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較小的 處1千元以上2千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較大的 處2千元以上3千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嚴重的

  處3千元以上5千元以下罰款

  46

  資質單位不按時進行資質和項目備案 1.《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單位資質管理辦法》第三十條: 資質單位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不按時進行資質和項目備案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2.《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單位資質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資質單位不按照本辦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進行備案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較小的 處1千元以上3千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較大的 處3千元以上6千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嚴重的 處6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47 拒絕向有關地質環境監測機構提供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監測資料 《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第九條規定,拒絕向有關地質環境監測機構提供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監測資料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補交監測資料;逾期不補交的,予以警告,并可處以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較小的 處1千元以上3千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較大的 處3千元以上6千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嚴重的 處6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48 占用或者破壞用于地質災害監測的場地、設施和標志 《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占用或者破壞用于地質災害監測的場地、設施和標志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造成影響較小的 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較大的 處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嚴重的 處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49 在地質災害危險區進行工程建設、采礦、伐木、開墾、削坡、采石、取土,堆放渣石、棄土,抽吸或者疏排地下水等可能誘發地質災害活動 《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第三十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在地質災害危險區進行工程建設、采礦、伐木、開墾、削坡、采石、取土,堆放渣石、棄土,抽吸或者疏排地下水等可能誘發地質災害活動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活動,并可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可能引發小型地質災害 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可能引發中型地質災害 處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可能引發大型地質災害 處3萬元以上4萬元以下罰款

  可能引發特大型地質災害 處4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50

  評估機構弄虛作假出具虛假評估結論 《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規定,評估機構弄虛作假出具虛假評估結論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移送評估資格核準機關依法處理。 造成影響較小的 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較大的 處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嚴重的 處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51 未取得相應資格和資質而擅自從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或者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施工、監理活動 《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未取得相應資格和資質而擅自從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或者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施工、監理活動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可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較小的 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較大的 處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嚴重的 處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52 監理單位、監理人員在監理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造成防治工程事故 《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監理單位、監理人員在監理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造成防治工程事故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移送監理資格核準機關依法處理。 造成影響較小的 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較大的 處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嚴重的 處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53 過量開采造成嚴重污染、地面沉降 《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過量開采造成嚴重污染、地面沉降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開采行為,采取補救措施,并可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較小的 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較大的 處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影響嚴重的 處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54 人為誘發地質災害的責任者不履行治理責任 《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三款規定,人為誘發地質災害的責任者不履行治理責任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履行,逾期仍不履行的,除責令其承擔全部治理費用外,并可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小型地質災害 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中型地質災害 處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大型地質災害 處3萬元以上4萬元以下罰款

  特大型地質災害 處4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55 非法挖掘、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地質遺跡 《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非法挖掘、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地質遺跡的,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蘇滕

蘇滕

執業證號:

13708201711250129

山東民橋律師事務所

簡介:

蘇滕律師,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山東省優秀律師事務所----山東民橋律師事務所民商合同部專職律師,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國家三級婚姻家庭咨詢師。執業以來一直專注于民商事法律業務的研究和實踐,并積累了豐富的實戰操作經驗;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善于運用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辦案技巧解決客戶面臨的各種棘手問題,以細致、全面、專業的辦案風格獲得當事人的一致好評及推薦;已成功辦理多起合同糾紛案件、債務追討案件、執行案件、建筑工程糾紛和勞資糾紛案件,擔任常年法律顧問。積極參與法律援助,為經濟困難群眾免費提供法律服務。擅長領域:交通事故、婚姻家庭、人身侵權、合同糾紛、刑事辯護、法律顧問等相關業務。蘇律師一直堅持“忠于委托,勤勉盡責”的做人做事原則,以實際行動詮釋律師的信仰和追求。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蘇滕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

2018-04-27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

2017-04-2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

2014-02-27

胡錦濤主席任免駐外大使(2010-03-10)

2010-03-10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2007-08-30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1991修正)

1991-06-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第一次修訂)

1993-10-31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1993-07-0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建立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的決議

1996-05-25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1994-08-31

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機關具體產生辦法

1999-07-03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10-2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

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

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農業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1999年)

1999-12-25

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

2015-04-06

國務院醫改辦關于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通知

2014-01-28

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

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

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7-24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

2013-06-09

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2012修訂)

2012-11-09

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年县| 葵青区| 临沂市| 涞源县| 郧西县| 兴山县| 酒泉市| 三江| 武冈市| 达拉特旗| 拉萨市| 来安县| 大港区| 韶关市| 高尔夫| 隆昌县| 库伦旗| 菏泽市| 岚皋县| 龙南县| 清涧县| 巴彦淖尔市| 乐清市| 大邑县| 本溪| 玉环县| 阳春市| 温泉县| 磐石市| 登封市| 通许县| 江阴市| 炎陵县| 潼南县| 沙雅县| 佛坪县| 花莲市| 海门市| 济南市| 新巴尔虎左旗| 焦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