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煤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監督管理,促進礦山企業節約與綜合利用煤炭資源,依據《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特制定《煤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指標要求(試行)》,現予以公告。
附件:煤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指標要求(試行)
2012年9月20日
附件
煤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指標要求(試行)
煤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是指煤礦采區回采率、原煤入選率、煤矸石與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等三項指標,是評價煤炭企業開發利用煤炭資源效果的主要指標。經研究,確定其指標要求如下:
一、“三率”指標要求
(一)煤礦采區回采率。
1.井工煤礦。
薄煤層(<1.3米)不低于85%;中厚煤層(1.3~3.5米)不低于80%;厚煤層(>3.5米)不低于75%;
對于采用水力采煤技術的井工煤礦,薄煤層、中厚煤層和厚煤層的采區回采率分別不低于80%、75%和70%。
2.露天煤礦。
薄煤層(<3.5米)不低于85%;中厚煤層(3.5~10.0米)不低于90%;厚煤層(>10.0米)不低于95%。
(二)原煤入選率。
煤炭礦山企業的原煤入選率原則上應達到75%以上。
(三)煤矸石與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
國家鼓勵煤炭礦山企業合理開發與綜合利用煤矸石以及與煤共伴生礦產資源。開采設計或開發利用方案也要對煤層氣、黃鐵礦、鎂、銦、高嶺土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提出指標要求。其中
煤矸石和礦井水綜合利用率均應達到75%以上。
二、監督管理
(一)本指標要求是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監督管理煤炭礦山企業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重要依據。
(二)本指標要求是編制和審查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礦山設計的依據,新建或改擴建的煤炭礦山企業的“三率”指標應達到本指標要求。
(三)生產礦山要在本指標要求發布之日后兩年內達到本指標要求規定的要求。達不到本指標要求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組織督促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達標的礦山企業,不予通過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年度檢查。受地區煤層、技術等客觀條件限制達不到本指標要求的,礦山企業應說明原因,并提交具備設計資質的單位出具的論證報告,提出改進措施。原采礦權登記管理機關要對礦山企業提交的論證報告予以審定。
(四)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對轄區煤炭礦山企業執行本指標要求情況進行監督管理,不定期開展抽查和檢查,定期公告符合本指標要求的煤炭礦山企業名單,實行社會監督,動態管理。
三、指標定義與計算方法
(一)煤礦采區回采率。
1.定義。
煤礦采區回采率:是指采區實際采出煤量與采區動用資源儲量的百分比。
采出煤量(礦井采區):是指采區內所有工作面采出煤量與掘進煤量之和。
采出煤量(露天礦采區):是指采區內實際采出的煤量。
采區動用資源儲量:是指采區采出煤量與開采損失煤量之和。
2.計算方法。
采區回采率(K)=采區采出煤量(百萬噸)/采區動用資源儲量(百萬噸)×100%
(二)原煤入選率。
1.定義。
原煤入選率:是指選煤廠年度入選原煤量與礦山年度生產原煤量的百分比。
入選原煤量:指從毛煤中揀出大塊矸石后進入選煤廠供選煤設備分選的原煤。對于變質程度低,風化、泥化嚴重的褐煤(不包括老年褐煤)和質量較好的動力用煤(灰分低于12%、硫分低于1%、經簡單加工處理就可以達到用戶對產品質量要求),可以不入選,其煤炭加工量計入原煤入選量。
生產原煤量:指所有進入選煤廠與直接外銷原煤數量的總和。
2.計算方法。
原煤入選率(P)=入選原煤量(百萬噸/年)/生產原煤量(百萬噸/年)×100%
(三)煤矸石與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
1.定義。
①煤矸石綜合利用率:是指煤礦年度生產過程中,利用的煤矸石量與產生的煤矸石量的百分比。
②礦井水綜合利用率:是指煤礦年度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礦井水減去排放的礦井水與產生的礦井水之間的百分比。
③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是指煤礦年度生產過程中,所有共伴生礦產的開發利用量與其開采動用的資源儲量的百分比之平均值。
2.計算方法。
①煤矸石綜合利用率(R煤矸石)=年度利用的煤矸石量/年度產生的煤矸石量×100%
②礦井水綜合利用率(R礦井水)=(年度產生的礦井水-年度排放的礦井水)/年度產生的礦井水×100%
③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R)=
ri---第i個共伴生礦產利用率,是指第i個共伴生礦產年度利用量與該礦產年度開采動用資源儲量的百分比。
n---與煤共伴生礦產個數
四、附則
本指標要求自發布之日起試行,由國土資源部負責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5年修正)
201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201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禁止發展、生產、儲存和使用化學武器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的決定
1996-12-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在1999的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8-29全國人大會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立陶宛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已修正)
1991-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1978-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1958-01-09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修正)
1986-04-1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003-08-27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2003修正)
2003-04-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
2004-08-28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