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聞出版局,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新聞出版局,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新聞出版主管部門,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中國教育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技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快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步伐,促進數字出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現就加強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臺建設和管理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臺建設和管理的重要意義
1.本意見所稱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臺,是指將出版主體和著作權人擁有的數字出版內容資源進行集成整合,以分銷投送數字出版內容為主營或兼營業務的網站、客戶端以及其他數字出版內容交易渠道和數字閱讀服務體系等網絡出版的主要傳播載體。作為數字出版產業鏈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臺是聚合、投送優質數字出版內容的重要樞紐;是貫通內容提供者與消費市場的重要節點;是數字化時代新聞出版企業為讀者提供優質、便捷服務的重要渠道。
2.目前,大型出版傳媒集團、電信運營商、技術提供商、智能終端生產商以及電子商務企業等紛紛進入數字出版內容傳播領域,在全國范圍內形成數量眾多、規模不等的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臺,既相互競爭、互為促進,同時也存在缺乏規劃、散而不強、管理缺失等問題。一方面,許多未經許可的大眾閱讀與綜合服務型內容投送平臺同質化傾向凸顯,優質精品內容匱乏,有些甚至成為傳播虛假、低俗和盜版內容的溫床;另一方面,面向定向市場,提供專業化服務的專業和教育學習型出版內容投送平臺發展相對緩慢,細分市場旺盛的消費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眾多傳統新聞出版機構積累的優質出版內容資源得不到有效投送和廣泛傳播。
3. 加強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臺建設與管理,是推動新聞出版業轉型升級,構建完善數字出版產業生態系統的現實需要;是促進新聞出版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和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徑;是提升文化創新能力,打造現代文化傳播體系的必由之路;是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中華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增強文化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客觀要求。
二、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臺建設和管理的主要目標
4.構建技術先進、覆蓋廣泛、傳輸快捷的現代優質數字出版內容傳播體系。鼓勵平臺運營商提高技術創新能力,采用先進技術,形成動態聚合、實時分發、精準投送的數字閱讀服務系統;充分利用多種網絡傳播渠道,形成不同類型數字出版內容投送能力;改善數字出版內容消費服務方式,提升人民群眾數字出版內容消費滿意度。
5.打造多種主體參與的數字出版內容投送新格局。鼓勵大型出版傳媒集團和有實力的電信運營商、技術提供商、電子商務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數字出版內容投送業務,建設大眾閱讀、專業信息、教育學習以及綜合服務等多種類型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臺,形成統籌規劃、優勢互補、良性競爭、服務規范、有序發展的數字出版內容投送格局。
6.培育帶動數字出版產業快速發展的骨干平臺。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在現有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臺基礎上,遴選5-8家獲得消費者好評、社會認知度廣、市場占有率高的企業,支持其做大做強,形成一批導向正確、內容優質、傳播能力強、用戶體驗好、善于開發目標讀者的數字出版內容投送骨干平臺與龍頭企業,帶動數字出版產業和新型文化消費市場快速發展。
7.營造健康有序的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臺建設、運營市場環境。建立健全市場準入機制,引導企業依法有序開展數字出版內容投送業務;規范數字出版產業鏈各環節間的業務合作,提高協調協作水平;分類評估和推動國家級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臺建設,正確引導大眾閱讀取向,培育專業數字閱讀和教育服務市場;倡導正版閱讀、健康閱讀和綠色閱讀,打擊侵權盜版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推進數字出版產業健康、快速和可持續發展。
三、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臺建設和管理的主要任務
8.豐富內容資源。支持傳統新聞出版企業積極開展出版內容資源的數字化加工制作,加快建設和積累優質數字內容資源;鼓勵獲得內容原創資質的網絡出版企業加大創新力度,豐富內容品種,提高創作質量,推出精品力作;鼓勵各類新聞出版企業、技術研發企業、運營服務企業積極開發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滿足消費者高尚精神追求,將高新技術與文化內涵完美融合的創新產品,為各類投送平臺輸送源源不斷多品種高質量數字出版內容。
9.提升技術能力。支持和鼓勵平臺運營企業研發和引進關鍵技術,消除產業鏈各環節技術屏障,提高平臺技術支撐和應用水平,提供基于多種網絡傳輸渠道,適應多種終端無縫銜接的消費服務。
10.完善運營服務。推動平臺運營服務企業創新建設思路,主動為內容供應商提供內容加工、格式轉換、版權加密、市場推廣和營銷信息等綜合服務;不斷提高平臺的開放兼容能力、聚合發布能力及版權保護水平,提高平臺的分類營銷和內容推送能力;改善和豐富用戶體驗,提高需求響應能力。
11.強化責任意識。各類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臺是內容傳播的責任主體,應對其傳播和上線運營的數字出版內容和質量依法依規進行審核監督,并按要求向國家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提供內容監管數據,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要建立規范的數字出版內容質量監控機制、科學的內容篩選發布流程、嚴格的內容把關和質量保障體系以及傳播有害信息的責任追究制度,強化內容版權審核和確權管理,規范編輯出版標準,建立產品準入制度和上線運營規則,確保為讀者提供導向正確、格調高雅、積極健康、質量上乘的數字出版內容。
12.優化結構布局。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選擇,逐步優化大眾閱讀、專業閱讀、學習教育與綜合服務平臺布局結構。鼓勵跨區合作,力避重復建設;鼓勵資源整合、倡導優勢互補。鼓勵建設定位精準、目標清晰、特色突出的專業信息型平臺,形成專業內容與讀者特定需求的契合互動。著力推動教育學習型平臺發展,優先教學內容信息整合,推進教育資源公平分享。
13.建立共贏機制。制訂落實數字出版內容平臺相關政策法規、適用標準及配套措施,完善市場公平交易規則。平衡產業鏈各環節的合理利益,建立收益比例協商、交易信息透明、風險共同分擔的良性市場機制。著力扭轉優質數字出版內容價值倒掛和過分依賴第三方付費模式的局面。激勵內容創新,提升作品質量,充分維護內容提供企業和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創新合作模式,走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之路。
14.健全資質管理。依據《出版管理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和《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對各種不同業務類型、面向不同消費市場的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臺,采取分類管理方式。從事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及相關業務的企業應依法取得網絡出版資質;投送平臺發布的應為獲得圖書、音像、電子、報紙、期刊等傳統出版及網絡出版資質的企業單位所提供的出版內容,平臺運營企業提供服務時應核驗內容提供方的資質;直接為個人原創作品提供出版服務的網絡平臺應依法取得具有原創業務范圍的網絡出版資質。
四、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臺建設和管理的保障措施
15、確保正確政治導向。嚴格遵守新聞出版相關法律法規,積極傳播導向正確、內容健康、形態多樣的數字出版內容產品,不給違規和有害數字內容產品提供傳播渠道;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16.強化內容質量管理。開展數字出版內容質量、編校質量、制作質量的檢測與評估,提高企業生產優質精神食糧,傳播民族優秀文化意識,引導企業在內容把關、編輯規范、質量保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改變數字出版優質內容匱乏現狀,促進產業良性發展。
17.加強數字版權保護。從法規建設、專有技術、社會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完善數字出版版權保護體系;建立數字出版版權監管制度,持續打擊數字出版內容侵權盜版行為,逐步解決數字出版版權授權和使用中的深層次問題;開展數字出版內容資源唯一標識試點工作,鼓勵有條件的內容提供和投送平臺先行嘗試建立本企業內容資源標識標準。
18.統一數字內容標準。加快推進數字內容出版系列標準自主研制以及與國際通用標準對接工作,盡快消除標準多元造成的資源浪費、消費成本高、用戶體驗差等弊端,為數字出版產業的繁榮發展營造優良生態環境。
19.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遵循市場規律前提下,引導優質出版內容資源向導向正確、版權清晰、技術先進、交易透明、特色鮮明、服務優良和用戶廣泛的投送平臺適當集中;對認定為國家級投送平臺的核心技術研發,予以政策、項目、技術等多方面扶持;支持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臺為農村和中西部地區提供特色化服務,提升現有公共閱讀服務設施的傳播能力和信息化服務水平。
20.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引導傳統新聞出版企業探索建設符合自身資源、技術、資金、人才條件,具有明確目標受眾和市場定位的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臺;開展分類試點,推動重點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逐漸形成自身特色,完善服務功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21.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建立人才引進機制,拓寬人才成長渠道,以高層次、高技能、復合型人才為重點,統籌推進數字出版相關策劃人才、編輯人才、營銷人才、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22.倡導行業自律自管。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產業鏈各環節間的充分溝通、互利合作,在凝聚共識基礎上,制訂行業規則,實現自律自管,促進共同發展。
?????????????????????????????????????????????????????????????????????????????????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 2013年12月30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2012修正)
201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
2002-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81年《職業安全和衛生及工作環境公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2001-02-28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防止關停企業和停建緩建工程國家財產遭受損失的決議
1981-03-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3-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訂)
2001-03-15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9-04-17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關于印發《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
2014-03-10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的通知
2013-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50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
2013-07-13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2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2-03-2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
2011-05-2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