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將《關于廣播電視大學貫徹〈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意見》轉發給你們,請予貫徹、執行。
《關于廣播電視大學貫徹〈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意見》總結了廣播電視大學辦學的基本經驗,提出了發展目標、任務以及當前的主要工作。請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進一步加強對廣播電視大學的領導,使其在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于廣播電視大學貫徹《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意見(國家教委電教委、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為了貫徹落實《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廣播電視大學在認真總結建校16年經驗的基礎上,從實際情況出發,特提出到本世紀末至下世紀初廣播電視大學發展的總目標、主要任務及當前應進行的工作。
一
廣播電視大學的創立是鄧小平同志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借鑒國際上開放大學的成功經驗,在教育方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目的是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辦具有中國特色的開放型大學,為求學者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機會,開辟一條與面授為主的高等教育相互協調、共同發展我國教育事業的新路子。
在黨和國家的親切關懷、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16年來,廣播電視大學已逐步發展成為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電視大學(含計劃單列市及獨立設置的廣播電視大學)及地(市)廣播電視大學分校,以及縣(市)廣播電視大學工作站組成的統籌規劃、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現代遠距離教育系統。全國廣播電視大學已有教職工4.75萬人,其中專任教師2.09萬人;另有兼任教師1.5萬人,固定資產22.7億元;累計高等專科畢業生177.8萬余人,占同期成人高校畢業生總數的31.9%,中等專業畢業生30余萬人;有30余萬中小學教師通過電視師范教育學歷達標;各種非學歷教育結業生3000余萬人;農民收看配合國家“燎原計劃”舉辦的農村實用技術教育節目達數千萬人次。國家教委對廣播電視大學畢業生追蹤調查以及電大教育質量和投資效益評估表明,廣播電視大學的投資效益較高,教育質量較好,其教育的質量和效益逐步得到社會各界和國際社會的認同。
廣播電視大學教育的開創性實踐,是對具有中國特色的開放教育和現代遠距離教育的有益探索。實踐表明:鄧小平同志關于建立廣播電視大學的決策是完全符合我國國情的,在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經濟比較落后的中國辦大學教育,應該采取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既要辦好面授為主的高等教育,也要辦好像廣播電視大學這樣的開放型高等教育。
在發展廣播電視大學教育的過程中,由于對廣播電視大學教育模式、辦學優勢和特點有一個逐步深化認識的過程,廣播電視大學對如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方面,也有一個逐步積累經驗的過程,因此,除遇到一般高等學校存在的困難之外,廣播電視大學還有一些自身的問題和困難,影響了廣播電視大學開放辦學的程度以及辦學水平和質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廣播電視大學的發展。
二
到本世紀末至下世紀初廣播電視大學發展的總目標是:立足國情,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擴大開放辦學的程度,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勢,為更多的求學者提供終生接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提高廣大勞動者素質,培養各類應用型人才,努力建設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遠距離教育開放大學。
為實現上述目標,遵循擴大開放、提高質量、增強效益、辦出特色的指導思想,確定以下主要任務:
1.堅持面向地方、面向農村、面向基層,多層次、多規格、多功能、多種形式辦學。健全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辦學機制,增強適應性和靈活性,為地方,為廣大農村、鄉鎮企業以及中小型企業生產第一線培養“質量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各類專門人才。
2.努力辦好學歷教育。學歷教育以高等專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電視中等專業教育;積極開展中小學教師學歷達標培訓和提高學歷層次培訓,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積極作出貢獻;在有條件的地方,有計劃地穩妥地舉辦本科教育。爭取到本世紀末,高等學歷教育和中等專業教育每年分別為國家培養出30萬名以上畢業生。
3.大力發展非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以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為重點,為從業人員舉辦在崗和轉崗培訓。開展職業資格證書教育、中小學教師和管理人員以及其他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公民的終身教育,為提高全民族素質和各行各業人員的業務水平作好服務。
4.積極開展職業教育。參與小學后、初中后、高中后三級分流;促進學歷教育向職業性方向發展;努力辦好燎原廣播電視教育,為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和振興農業作出積極的貢獻。
5.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教育,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6.加強廣播電視大學自身的建設,完善統籌規劃、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體制,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深化廣播電視大學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建設一支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學、管理和技術隊伍。廣播電視大學教師隊伍建設要堅持專任教師與兼任教師相結合,其專任骨干教師應當成為掌握專業知識、了解本學科發展動態、精通遠距離教學業務的現代遠距離教育的專家。
三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和任務,當前應進一步深化改革,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做好以下各項工作。
1.希望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廣播電視大學的領導和支持,從組織上、政策上和辦學條件上給予扶持,及時解決影響和制約其發展的問題,在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地方教育資源統籌中,充分利用并發揮廣播電視大學的作用。
2.進一步辦好成人高等專科學歷教育和普通高等專科學歷教育,辦出特色和水平,保持高等學歷教育計劃招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當前要著重辦好財經、外語、文法等便于發揮廣播電視大學優勢的科類,理工科類要穩定規模,注意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調整現有教學計劃及舉辦靈活多樣的職業班等途徑,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急需的各類人才。
廣播電視大學舉辦“專升本”教育,在起步階段應采取從嚴控制的方針,少數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進行試點。試點學校須由省級教育主管部門結合本地高等教育發展的情況,通盤研究后提出報告,由國家教委審批。通過試點,總結經驗,逐步向開放性辦學形式過渡。
發揮廣播電視大學(電視師范)系統的優勢,與地方教育學院密切配合,繼續開展中小學教師學歷達標培訓,實施“百萬校長培訓計劃”。
電視中等專業學校要加強統籌協調和教材建設,發揮現代遠距離教育優勢,努力向農村延伸。
依托各級廣播電視大學開展燎原廣播電視教育,完善其組織和人員配備,豐富教學內容和辦學形式。
加強與行業的聯合,與科技界、產業界和社會各界的溝通,共同開發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非學歷教育項目。
3.擴大開放辦學,招收“注冊視聽生”。在確保教育質量和培養規格的前提下,為希望接受高等教育或中等專業教育并具備相應學歷者,提供免試參加廣播電視大學學習的機會,通過試點逐步實現對教育對象的開放、教育資源的共享,在我國高等教育結構和成人教育結構的調整中充分發揮作用。要健全和完善與開放辦學相適應的質量保證體系。在擴大開放辦學試點中,加強與自學考試的溝通和合作。大專層次“注冊視聽生”試點的教學工作由廣播電視大學負責,學生以視聽自學為主,不組班教學,實行學分制;命題和考務工作由自學考試機構組織,廣播電視大學參與;學生參加考試成績合格者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頒發國家教委統一印制的成人高等教育畢業證書。
4.遵循遠距離教育的規律,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修訂、完善教學計劃,調整課程設置,更新教學內容,加強實踐教學;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擔任教材的主編和課程的主講;加強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教學指導、服務和評估的職能;嚴格廣播電視大學系統教學和考試管理制度,選用統設課程不得少于課程總學分的60%,統設課程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制定有關教學計劃實施情況和教學質量檢查與評估辦法,開展教學質量檢查評估。
5.加大教材建設力度,提高多種媒體教材的總體設計水平,尤其要對音像教材的編制進行研究和探索,著力提高音像教材的制作水平,抓住重點,保證條件,開展評優,爭取近兩年內制作出一批質量較高的、體現遠距離教育特點的音像教材。
6.積極開展遠距離教學理論、方法的研究,積極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研究,提高現代化教學水平;加快計算機教務管理和考試管理工作的進程,建立和完善廣播電視大學系統信息網絡。
7.加強廣播電視大學專兼任教師隊伍和技術、管理人員隊伍的建設。當前要在進一步提高學科業務水平的基礎上,抓好專任教師課程總體設計及教材編制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外語能力的培訓。
8.加強地(市)廣播電視大學分校和縣廣播電視大學工作站的建設。為了發揮廣播電視大學系統優勢、辦出特色,地(市)分校應予重視和加強;需通過調查研究進一步解決縣廣播電視大學工作站建設等問題。縣廣播電視大學工作站在伸向農村辦學、開展農村燎原廣播電視教育、培訓農村中小學師資、參與農村教育“三級分流”等方面應充分發揮作用。
9.加強法規建設。制定有關廣播電視教育的法規,使廣播電視大學的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軌道。
10.增加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希望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根據《教育法》的規定,在發展衛星電視教育和其他現代化教學手段方面,給予優先安排和扶持,逐步更新和采用更加先進的設備,對同級廣播電視大學教育經費投入予以保證并逐步增加。鼓勵各級廣播電視大學面向社會多渠道籌措辦學經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條例》的決議[失效]
1982-05-0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沒收非法所得”是否包含沒收土地問題的答復
1990-08-02建設部公告第530號--關于發布行業產品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的公告
2006-12-19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13年修訂)
2013-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199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農業保險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
2012-10-1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宜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關于做好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5-24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0年5月4日)
2010-05-04關于加強對行政機關公文中涉及字母詞審核把關的通知
2010-04-07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通知精神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2010年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09-12-07民用機場管理條例
2009-04-1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案件違法所得認定辦法
2008-11-21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8-09-26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200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