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糧辦政〔2009〕5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糧食局:
根據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關于組織開展“五五”普法中期督導檢查的通知》(司發通〔2008〕70號)要求和國家糧食局辦公室《關于組織開展“五五”普法中期督導檢查的通知》(國糧辦政〔2008〕108號)的統一部署,各地糧食部門認真組織開展“五五”普法中期督導檢查,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全國糧食行業“五五”普法中期督導檢查的情況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繼續做好糧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促進《全國糧食行業法制宣傳教育第五個五年規劃》的全面貫徹落實。
二〇〇九年三月四日
全國糧食行業“五五”普法 中期督導檢查情況
為進一步推動糧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抓好糧食行業“五五”普法規劃的貫徹落實,根據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關于組織開展“五五”普法中期督導檢查的通知》(司發通〔2008〕70號)要求,我局及時下發了《關于組織開展“五五”普法中期督導檢查的通知》(國糧辦政〔2008〕108號),在全國糧食行業開展“五五”普法中期督導檢查活動。各地糧食部門結合本地工作實際,采取多種方式認真開展檢查工作,對“五五”普法以來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進行全面客觀總結,廣泛宣傳和及時推廣先進經驗,認真查找存在問題和不足,將糧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斷引向深入,進一步推動了《全國糧食行業法制宣傳教育第五個五年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的貫徹落實。
一、糧食行業“五五”普法規劃貫徹落實情況
《全國糧食行業法制宣傳教育第五個五年規劃》頒布實施以來,各地糧食部門緊緊圍繞糧食流通中心工作,大力加強糧食法制宣傳教育,扎實推進依法行政,全面提高依法管糧的能力和水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為順利完成糧食行業“五五”普法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五五”普法順利開展
各地糧食部門按照《全國糧食行業法制宣傳教育第五個五年規劃》要求,加強糧食普法工作的組織領導,認真做好“五五”普法的各項工作。
一是成立領導小組,明確工作機構。各地糧食部門高度重視“五五”普法工作,成立了由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的普法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具體負責普法工作的處室和單位,形成了主要領導全面負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其他部門協助配合、相關人員全部參與的糧食普法工作體系,為“五五”普法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組織保障。
天津市糧食局定期召開普法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及時傳達市政府、國家糧食局關于普法工作的要求,研究提出指導行業普法工作的具體措施,進一步強化了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是制定普法計劃,全面落實工作。各地糧食部門按照地方普法辦的要求和我局的統一部署,結合實際,研究制定糧食行業“五五”普法規劃的實施意見以及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及時提出年度普法的工作重點和主要任務,確保普法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推進。
山東省糧食局在制定普法工作規劃時堅持“四個結合”,即上級普法規劃與本單位普法計劃相結合,學習糧食部門專業法律與學習
基本法律知識相結合,五年普法規劃和當年工作安排相結合,學法、守法與立法、執法相結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采取多種形式,認真開展檢查。各地糧食部門采取實地檢查、召開座談會、組織評查等多種形式開展檢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存在的不足,認真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實,確保檢查工作取得實效。
安徽省糧食局在全省糧食行業組織開展“五五”普法中期檢查統一考試,重點對《公務員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
國家賠償法》、《
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等與糧食行業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考試,通過以考促學,檢驗了“五五”普法前期的學習效果。
(二)重點開展對兩個條例的學習宣傳,推動“五五”普法工作的貫徹落實
《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是規范糧食流通活動的重要法律,也是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管理糧食流通活動的主要依據。各地糧食部門結合糧食流通中心工作,圍繞宣傳主題,在全社會組織開展兩個條例的系列宣傳活動,取得了明顯效果。
一是按照統一部署,制定宣傳方案。各省級糧食部門按照每年條例的宣傳主題,及時制定宣傳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宣傳活動的重點、內容、措施和要求。
二是結合本地情況,創新宣傳形式,扎實開展宣傳活動。各地糧食部門因地制宜,通過設立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在繁華地段現場宣傳、借助各類媒體開展宣傳、與條例貫徹落實相結合、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等多種形式,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的條例宣傳活動。
河北省糧食局結合行政審批工作開展條例宣傳活動,對已經審批的23家企業由經辦人員當場發放宣傳冊、宣傳畫,講解糧食經營規則、經營者具有的權利和義務等知識,增強了宣傳的針對性,提高了糧食經營者依法經營的自覺性。
去年條例宣傳活動集中啟動前,突發汶川特大地震災害,許多地方自發地把條例學習宣傳活動與維護災區糧食市場秩序、獻愛心送溫暖、普及抗震救災法律知識結合起來。
四川省糧食局行政執法人員除了向糧食經營者宣講條例有關知識外,還深入到救災糧食加工車間進行監督檢查,要求嚴格遵守條例相關規定,保證救災糧食質量。
(三)認真抓好重點對象的法制宣傳教育,著力增強宣傳教育的針對性
“五五”普法期間,各地糧食部門在繼續面向全社會進行糧食法制宣傳教育的同時,重點加強對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和行政執法人員,糧食經營者,糧食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法制宣傳教育。
一是以提高依法執政意識和能力為重點,推進領導干部的法制宣傳教育。
廣東、新疆等省(區)糧食局進一步規范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學法用法考核制度,將學法及考試情況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一項重要依據,將學習、掌握、運用法律知識和依法辦事作為領導班子年度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調動了領導干部學法用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二是以增強依法行政理念和依法辦事能力為重點,加強公務員的法制宣傳教育。北京市糧食局制定公務員法制培訓實施辦法,明確了公務員法制培訓的方式、范圍、內容以及學法時間,從制度上保證了機關公務員的學法效果。
黑龍江省糧食局組織全局公務員集中開展
法律法規知識學習活動,并將公務員學法情況作為年度優秀處室和優秀公務員評選的重要標準。
三是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和嚴格行政執法程序為重點,加強糧食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
湖南、
陜西、
寧夏等省(區)糧食局完善糧食行政執法人員有關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學法用法考試考核制度,積極組織行政執法人員參加執法崗位培訓,對法律知識進行系統學習,定期舉辦全省(區)糧食行政執法培訓班,邀請有關部門領導和
法律專家進行授課,提高了行政執法人員依法行使公共權力的能力。
四是以推進依法誠信經營為重點,加強糧食經營者的法制宣傳教育。
福建、
江西等省糧食局主動擴大宣傳范圍,組織糧食企業干部職工系統學習《公司法》、《
勞動合同法》、《食品衛生法》、《安全生產法》等與企業經營相關的法律法規,邀請法律專家就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和預防
經濟犯罪等涉及企業長遠發展的問題舉辦專題法律知識講座,提高了企業依法經營、依法管理的能力,增強了企業的風險意識,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五是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為重點,加強糧食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法制宣傳教育。
江蘇省糧食局面向糧食生產者和消費者重點宣傳國家糧食政策和法律中保護種糧農民和消費者權益的有關規定,通過開通
法律服務熱線、召開座談會等方式積極提供
法律咨詢,培養和增強了糧食生產者和消費者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
(四)堅持糧食法制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著力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各地糧食部門堅持法制學習宣傳與法治具體實踐相結合,以“
法律六進”和依法行政示范創建活動為載體,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深入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強化了
法律學習,提高了法律素質,進一步增強了法制宣傳教育的效果。
一是結合行業特點,深入開展“法律六進”活動。按照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關于開展“法律六進”活動的通知》要求,結合糧食工作實際,各地積極制定糧食“法律六進”活動方案,重點推進糧食法制進鄉村、進企業活動。河北、
湖北等省糧食局將糧食“法律六進”活動與“三下鄉”、“放心糧油進農村”等活動結合起來,深入鄉村,現場發放糧食科普資料和法律書籍,免費贈送科學儲糧示范倉以及儲糧藥品,開展糧食收購政策咨詢和科學儲糧技術服務,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二是深入開展依法行政示范創建活動。各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充分發揮依法行政示范單位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查看、編印經驗材料等多種方式,及時總結推廣本轄區依法行政示范單位工作的典型經驗和做法,針對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制定相應措施,并督促做好整改落實工作,糧食行政執法程序和行為進一步規范,基層糧食部門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
(五)堅持豐富傳統宣傳手段與創新宣傳形式相結合,著力提高糧食法制宣傳教育的實效性
各地糧食部門在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豐富傳統宣傳手段的同時,主動適應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趨勢,不斷創新法制宣傳教育形式和載體,充分發揮現代傳媒尤其是互聯網的作用,有針對性地開展糧食法制宣傳教育,提高了宣傳的覆蓋面,增強了糧食法制宣傳教育的感染力。
一是繼續發揮傳統宣傳手段的優勢,提高了糧食法制宣傳教育的滲透力。各地糧食部門通過在公共場所張貼宣傳畫、派發宣傳資料、設立宣傳展板、舉辦現場咨詢,在新聞媒體開辟宣傳專欄、介紹法律知識、制作法制宣傳節目等多種方式開展糧食法制宣傳,擴大了糧食法制宣傳的社會認知度。
甘肅省糧食部門主動將每年條例的集中宣傳時間由一周延長為一個月,采取集中時間、統一安排、上下聯動的方式,充分利用報刊、雜志、電視、廣播等宣傳媒介,對條例進行深入宣傳,全省設立宣傳點近500個,舉辦宣傳活動逾600次,參加宣傳人員超過1萬人,發放宣傳材料60余萬份,出臺宣傳車輛近700車次,現場接受宣傳的群眾超過40萬人次,取得了明顯的宣傳效果,進一步增強了條例的社會影響力。
二是利用互聯網等現代媒體創新宣傳方式,增強了糧食法制宣傳教育的互動性。不少糧食部門在依托傳統宣傳手段的同時,積極發掘和利用網絡的宣傳優勢,通過在互聯網上舉辦在線訪談、在線知識競賽等宣傳活動,吸引了廣大網民踴躍參與,拓寬了糧食法制宣傳的覆蓋面,提高了糧食法制宣傳的社會認知度。
“五五”普法開展兩年多來,糧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糧食行業廣大干部職工的法律素質逐步提高,糧食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和行政執法人員的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得到增強,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政的公信力得到提高。糧食法制宣傳教育在維護糧食市場秩序、服務糧食宏觀調控、推進糧食部門依法行政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糧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績的同時,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部分領導干部對法制宣傳教育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學法用法的自覺性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普法工作創新意識不足,與現階段糧食普法的社會需求不相適應;三是普法經費在有的地方得不到保障,影響了糧食普法活動的開展。
二、下一步糧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思路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于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五個五年規劃〉的通知》(中發〔2006〕7號)和黨的十七大對普法工作提出“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的要求,各地糧食部門要深入開展糧食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扎實推進糧食依法治理工作,切實抓好糧食行業“五五”普法規劃的貫徹落實。
(一)進一步增強做好糧食法制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糧食法制工作是糧食部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糧食工作方針政策的落實,關系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政。各地糧食部門法制機構要緊緊圍繞糧食流通中心工作,把糧食法制工作放在糧食流通中心工作中統籌研究和安排,增強做好糧食法制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勇于直面矛盾、破解難題,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為促進糧食流通工作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糧食流通工作提供法律服務和制度保障。糧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緊緊圍繞糧食流通中心工作,服務三農,服務民生,在糧食流通工作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各地糧食部門要從戰略高度和全局出發安排部署糧食普法工作,在糧食流通工作中加強法制宣傳教育,依靠法制宣傳教育推動糧食流通工作。在普法內容上,要將糧食收購政策、糧食宏觀調控政策、糧食質量衛生制度、糧食庫存檢查制度、糧食應急制度作為今年糧食法制宣傳教育的重點;在普法對象上,要將糧食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作為今后糧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為糧食流通工作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三)建立健全糧食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體制機制。各地糧食部門要加強對糧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做到有領導、有機構、有隊伍、有經費,把工作抓好抓實,努力實現糧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要逐步完善糧食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保障機制、監督機制、評估機制、激勵機制,使糧食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目標更明確、要求更具體,減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增強工作的有序性和權威性,保證工作的持續性和實效性,為糧食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時,要爭取把普法經費列入專門預算,做到專款專用,保證糧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并根據形勢發展,不斷加大普法經費的投入。
(四)不斷探索和創新糧食法制宣傳工作的方式方法。各地糧食部門要努力創新普法工作的方法和途徑,拓展法制宣傳教育的形式,充分發揮普法隊伍的作用,采取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糧食法制宣傳活動,增強普法的服務性;采用以考促學、學工結合等形式,調動廣大糧食干部職工學法用法的積極性,增強普法的針對性;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開展糧食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實現宣傳人員和宣傳對象的互動,增強普法的群眾參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