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侵害人是否有權防衛
關于不法侵害人是否有防衛權問題,原則上是沒有的,否則是與正當防衛的宗旨相違背的,正當防衛體現的是行為的正當性,而非非發性,如果允許不法侵害人有權防衛,這對受害人是非常不利的,那行為的“正當”何在?既然,行為是由不法侵害人所引起的,就應當由其承擔相應的風險后果,這是他在選擇實施侵害行為時首先應當考慮到的風險。既然他選擇了犯罪行為,就表明了他已經愿意接受了行為可能會遇到的不利后果。但對于行為人實施了輕微侵害行為時,在遭受到明顯超出防衛限度的防衛行為時,是否有權行使防衛權呢?對于非以暴力方式平和的侵犯他人財產的,卻遭受到了嚴重的人身方面的防衛行為時是否有權選擇防衛呢?筆者認為對于前者可以實施一定程度的防衛行為,而后者一般不存在正當防衛問題,理由在于:
(1)對于非以暴力方式取得他人財物的,如基于盜竊、詐騙等等,在被害人發現后及時追趕的情形下,行為人為了抗拒抓捕的,而采取的對他人人身權利的侵害的,不應當認定為正當防衛,而可以認定為犯罪的轉化,如轉化型搶劫,關鍵在于,如果行為人的行為沒有造成被害人輕傷以上后果的,即只是輕微傷的,或者不是為了抗拒抓捕的,而是行為人在遭受到先前犯罪行為的受害人的嚴重的危及人身安全的侵犯時,可否行使防衛權的問題,可以有一定限度的防衛權,即以保全自身生命為限,同時又不能造成對受害人人身的嚴重侵害,因為,雖然行為人有過錯,但罪不至死,不能因此而付出生命的代價。
(2)對于輕微的不法侵害,說明行為人本身并不像、想過多的侵犯他人的權利,其主觀惡性較小,或者主觀上并不希望侵害他人,但由于過失導致對他人權利的侵犯,雖然行為是違法的,但當先前防衛人以明顯超出限度的方式實施防衛行為,可能會危及到行為人的生命,這時候,防衛者是有過錯的,有故意殺人之嫌,這種防衛行為已經不是正當的了,也是一種不法侵害,對于先前的防衛行為,行為人是可以采取正當防衛的,因為,相對于先前防衛者的防衛行為,行為人的不法侵害在生命受到威脅時,已經演變為了需要尋求合法的權利保護了。我們不能因為行為人先前行為的輕微違法性而否認其整個行為的合法性,正如張明楷教授所說"如果輕微過失甚至無過錯地引起了對方的侵害,或者預想只會引起對方的輕微反擊,對方卻對重大利益進行損害時,仍有實行防衛的余地。"②(注:參見張明楷著《刑法學》(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60頁)
綜上,正當防衛并不僅限于合法的防衛主體,對于部分侵害行為的實施者也享有一定的自衛權。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該問題的回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贈予合同的贈予人有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23因環保禁養關停魚塘有補償嗎
2020-11-30商標淡化理論及反淡化措施
2021-02-02值得參考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1-09未婚生子男方不給撫養費有什么后果
2020-11-09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督促程序標的費用
2020-11-12交通事故簡易程序
2020-12-054萬元合同算欺詐嗎
2021-03-21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婚內財產保全保險以及注意事項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