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自1997年新刑法實施以來,關于其中正當防衛的有關爭論就沒有停止過,其中不乏真知灼見。在本文中,我主要就自己對正當防衛的一點理解和認識進行闡述。關鍵詞:新刑法舊刑法政治權利犯罪預備正當防衛不法侵害消極防衛積極防衛防衛過當無限防衛權關于正當防衛,我國在1997年3月14日由全國人大修訂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新刑法)第二十條明確規定為: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在近幾年的司法理論及實踐當中,對其成立的各種條件及防衛過當和無限權等問題發生的爭論較多,在本文中我將著重闡述一些自己對正當防衛的不同理解及認識,如有不當之處,涵請各位老師給予指正。1979年刑法(以下簡稱舊刑法)是在進入歷史新時期后,在人心思法、人心思治的歷史背景下出臺的,應該說,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它還是一部值得稱贊的刑法1,但它的指導思想及目標使它具有了輕刑化、英雄化、經濟化等特點,具體體現在正當防衛這一立法上的,就是對犯罪分子反擊的保守,對正當防衛要求過于苛刻,它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打擊犯罪不力,公民的自我保護缺乏保障,甚至于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竟然出現過犯罪行為在眾目睽睽之下無人敢管的不正常現象。所幸的是,我們的立法者也及時地認識到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終于在其歷經18年后對正當防衛進行了重大修改,重新讓人民拿起了反擊利劍!毋庸諱言,新刑法在懲罰犯罪、保護公民合法權利、維護正常社會秩序的要求下對正當防衛的重新界定,擴大了正當防衛的適用范圍,放寬了防衛限度,對于鼓勵公民與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近幾年的司法理論及實踐中也存在頗多爭議之處,下面我將針對不同觀點著重闡述自己對正當防衛的幾點理解和認識:1、正當防衛的保護對象。也就是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關于這點好像沒什么可爭議的,但是我覺得大家還是忽視了一點,就是所謂的“其他權利”。那么這個“其他權利”指的是什么或者說還包括了哪些人身權,財產權所不能涉及的呢?眾所周知,法律所賦予的權利主要就是人身權,財產權和政治民主權。那么為什么就唯獨把政治民主權利給省了呢?縱觀刑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也沒發現將其排除于正當防衛之外的一點痕跡。筆者認為這并不是立法者的疏忽,而是基于更深一層的考慮,比如現行的基層民主選舉制度還很不完善,在實際運作當中,侵權行為主要是同政府的公務行為相聯系的,而且大多是以程序性違法來體現的,并沒有對公民造成實質性危害,反過來說使發生了選民破壞選舉的沖突,也應當作人民內部矛盾來處理,如果確實有個別不法分子出于某種原因趁機煽動群眾造成嚴重后果的,則交由公安、司法機關追究其相應責任,而不能以刑法意義上的正當防衛來對抗,否則就有可能造成更為嚴重的政治后果。但另一方面又沒有對其加以否認,我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其中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不法侵害行為可以進行正當防衛的默認。所以我的理解是:對政治民主權利中存在的不法侵害能不能行使正當防衛權取決于基層的民主法制化進程,這就有待于我們的法律工作者隨著社會形勢的發展逐步完善了。2、正當防衛的時間性。即對不法侵害在什么時候、什么階段可以實行正當防衛。無論是新舊刑法,都采用了“正在進行”這一表述方式。但就是對它存有不同理解,從而出導致了在司法實踐中的執行偏差。目前被大多學者所接受認同的觀點是犯罪已經開始或者說正在進行、繼續當中。但我認為,如果不對各類犯罪的形態、特點加以區分,勢必會造成立法資源的浪費。我們知道犯罪行為有預備、實施、既未遂等階段,而我們所忽略的正是犯罪行為最脆弱的犯罪預備階段。在刑法中,犯罪預備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所以我認為對于犯罪預備階段中的不法分子也可以實行正當防衛。通常在司法實踐中,對于預備犯進行刑事處罰是十分罕見的,即使處罰,也是那些重罪的預備行為2.因此如果能將犯罪預備也納入正當防衛的范圍,那無疑會在加強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方面有不可估量的的積極作用。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案例,大致是在一個極偶然的情況下,張某獲知李某正在組織策劃一起搶劫行動,并準備召集其他同伙,張某認為如果先報警可能會耽擱時間,便趁李某不備將其制服,為了有利于警方抓捕,便迫使李某改變了集合的時間、地點,然后報警將其一網打盡。在此我想說的是,我們該如何為張某的行為定性呢?是見義勇為?還是學雷鋒?我們為什么就不能在法律上給其一個名正言順的名字,那就是“正當防衛”呢?!我們不能將正當防衛理解為只有在不法侵害就要給我們造成危害結果時才可行使,或者說只有將不法侵害人打倒或擊斃才是正當防衛,我的理解是只要是為了制止不法侵害或消除可能發生危害結果的某種威脅的行為就是正當防衛(相關問題后述)。所以我認為適當擴大正當防衛的行使時間能更有效地打擊不法分子,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雙方應交哪些證據
2021-03-14工傷認定過期了怎么打官司
2021-01-15質押股權孳息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2-08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離婚需要賠償嗎
2021-01-01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否解除合同?
2021-02-04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解析
2021-03-12村里有權讓已婚婦女土地轉讓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