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區分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為己有。犯罪對象只限于三種財物: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二是他人的遺忘物,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也不同于遺棄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盜竊罪,是指根據刑法第264條的規定,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為。
二、區別與差異
侵占罪和盜竊罪都以他人財物為對象,都侵犯了公私財物的所有權,主觀上都是故意,并都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這是二者的共同之處。但是,二者有著明顯的區別:
1,犯罪故意的內容和產生的時間不同。前者行為人認識到自己是以非暴力的手段非法占有自己業已持有的他人財物,且犯罪故意只能產生于持有他人財物之后;后者行為人認識到自己是以不為財物所有人或持有人知道的秘密方法非法獲取他人財物,且犯罪故意只能產生于非法獲取他人財物之前。
2,犯罪的客觀方面不同。前者的手段既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開的或半公開的;而后者的手段只能是秘密的手段。
3,犯罪對象不同。前者的對象只能是行為人在犯罪前已經持有的他人財物;而后者的對象則只能是行為人在犯罪前并不持有的他人財物。其中犯罪對象方面的差異應是區分侵占罪與盜竊罪的關鍵的因素;
4,是否退還所產生的法律后果不同。前者必須是拒不退還或交出他人財物的,才構成犯罪,而后者即使竊取他人財物之后又主動退還的,也已構成犯罪,主動退贓行為只能作為一個酌定量刑情節來考慮。
以上內容是律霸網小編有關侵占罪與盜竊罪區別的解答,僅供參考。由于實際問題中,事件不是單一性的,可能在某些地方出現意外情況,為保障您的合法權益,請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壞軍人婚姻構成犯罪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3-02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8股權轉讓
2021-03-15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財產繼承權的訴訟期限怎么認定
2020-12-01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擅自停工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2020-12-10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無效的事由有哪些
2021-01-3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2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1-30個人如何承包林地
2021-03-02土地開發股權全部轉讓違法嗎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