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中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三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因此,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獲得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最高只能為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那么依據稅務局的相關規定,勞動者獲得經濟補償金無須繳納稅費。
這其實是理解錯誤,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只要在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以內,計算是2.9倍也不受十二年的限制,也就是說勞動者可以拿超過12個月的經濟補償金,這超過的部分就有可能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三倍數額以上,這部分還是要納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判有期徒刑的人有選舉權嗎
2020-12-27房屋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2-10隱名股東合法嗎
2021-01-24公司名稱被搶注商標使用可否起訴侵權
2021-02-07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女方扔下哺乳期孩子違法嗎
2021-02-09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什么是老賴
2021-01-09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