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設定陷阱等手段騙取對方財產的行為。或者是合同一方當事人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從而與之簽訂或履行合同的行為。合同詐騙有以下幾種手法:
手段一:先舍后取法,利用續簽合同詐騙
在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后,使對方當事人相信其履約能力和誠意,進而與之簽訂標的額更大的合同,待大筆款項到手后銷聲匿跡。而犯罪嫌疑人實際沒有履行能力。
手段二:虛張聲勢法
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虛假的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等作擔保,夸大宣傳自己的經濟實力,誘使對方當事人信任,再利用經濟合同詐騙錢財。目前偽造的票據,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手段三:一唱一和法,利用媒體傳播虛假廣告實施合同詐騙
先發布虛假廣告,冒充國有企業或知名企業等,自稱可以提供某種產品,同一伙人假冒另一方聲稱急需該產品進行詐騙。
手段四:借雞生蛋法,大量使用虛假證明文件、身份證明
以虛假的證明材料,虛構不存在的單位,或偽造身份證明,冒用熟人名義在簽訂合同騙取錢財后逃走。
手段五:偽造合同法
犯罪嫌疑人以編造合同主體、偽造合同內容等手法,憑空捏造或者虛構合同,騙取他人的財物。
手段六:俏貨引誘法
欺詐方利用一些單位或個人急需某種緊缺或暢銷商品的心理,謊稱能提供諸如煤炭、鋼材、尿素、化肥之類的緊俏商品,簽訂虛假的購銷合同,騙取對方的預付款等。
警方提供4種識別方法:
一是簽訂合同時,對合同中的各項條款要仔細審閱,對一些原則性的條款不能一味的遷就。
二是應對合作對象,要通過查驗身份證、前往工商局查詢合作對象所在單位的真實性。
三是對合作方的市場熱銷產品,一定要對市場現狀及前景進行充分調研,弄清其市場銷售的真實情況。
四是在貨到付款時,對方有意拖延時間,或稱在下班時間和周末才可提供支票、銀行承兌匯票等金融票據的情況要高度警覺。
若有其他法律問題,如借錢不還法律咨詢或婚姻家庭法律咨詢,請參見律霸網網上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資股東什么意思
2021-02-21強迫寫欠條如何取證
2021-01-25贈與合同約定不得撤銷贈與,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1-02-20農村的房屋可以贈與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9怎么繼承父母的拆遷安置房
2021-02-12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農民工工傷賠償問題
2021-02-01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如何進行人身保險理賠辦理
2021-02-20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