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見代理與法定代表人的越權行為的比較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的名義實施民事行為在性質上是一種代表行為,而不是代理行為;法人的其他工作人員受法人委托,以法人的名義實施的行為是代理行為,二者是不同性質的行為。
按照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負責人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職權,其行為后果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他負責人(如董事等)在以法人的名義從事經營活動時,不需要獲得法人的特別授權,因為根據法人章程,他們完全有資格代表法人實施民事行為,其行為后果均應由法人承擔。而第三人在與其簽訂合同時,只應對其作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的身份進行審查和確認,而沒有義務審查法人內部對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的權限是否有所限制,也不應該懷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未得到法人的授權。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由此可見,代表行為不適用無權代理的規定。
什么是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我國法律實行單一法定代表人制,一般認為法人的正職行政負責人為其惟一法定代表人。如公司為董事長或執行董事或經理(《公司法》第13條),而證券交易所的法定代表人為總經理(《證券法》第107條)。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的法定代表人為廠長或經理。
法定代表人與公司法人在內部關系上也往往是勞動合同關系,故法定代表人屬于雇員范疇。但對外關系上,法定代表人對外以法人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時,其與法人之間并非代理關系,而是代表關系,且其代表職權來自法律的明確授權,故不另需法人的授權委托書。是故,法定代表人對外的職務行為即為法人行為,其后果由法人承擔(《民法通則》第43條)。并且,法人不得以對法定代表人的內部職權限制對抗善意第三人(《合同法》第50條)。
法定代表人的權利
1、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國家法律、法規以及企業章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履行義務,代表企業法人參加民事活動,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全面負責,并接受本企業全體成員和有關機關的監督。
2、企業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職責。
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委托他人代行職責時,應有書面委托。法律、法規規定必須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職責,不得委托他人代行。
3、企業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得同時兼任另一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因特殊需要兼任的,只能在有隸屬關系或聯營、投資入股的企業兼任,并由企業主管部門或登記主管機關從嚴審核。
4、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業行使職權的簽字人。
5、法定代表人的簽字應向登記主管機關備案。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文件是代表企業法人的法律文書。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侵權人對生態環境有修復責任嗎
2021-01-01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3婚姻存續期間指什么時候
2021-02-24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離婚后監護人不盡撫養義務該怎么處理
2021-02-06未婚同居多久算事實婚姻
2021-03-10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什么是房屋中介,房屋中介費應該給多少
2021-01-18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保險合同糾紛的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05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