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為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這種行為具有貶低和損害他人名譽的性質,具有違法性。認定侵害名譽權行為的違法性,并不以行為人所陳述的內容是虛假的為限定條件,陳述真實事實也可能構成侵害名譽權。一般情況下,如果陳述真實的事實只是說明被陳述人的真實情況,不降低對其評價,沒有實質性損害,不構成侵害名譽權。但如果行為人故意陳述他人的事實,以達到貶損受害人的名譽和尊嚴,降低社會對受害人的評價的目的,則構成侵權名譽權。例如,趙某和李某同為某單位干部,因職稱評定在兩人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明爭暗斗。趙某為了超過李某,評上職稱,雇人跟蹤李某,掌握了李某與某女士有私情的證據,并大肆公布。造成李某的名譽受到極大損害,不僅沒有評上職稱,而且婚姻也出現危機,李某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痛苦。趙某的行為不僅是侵害他人隱私權的行為,同時也是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
(2)發生了侵害名譽權的損害后果。
侵害名譽權的損害后果,包括對名譽的損害、精神損害和由此產生的財產損失。名譽是一種社會評價,認定行為人對他人名譽的損害,并不以受害人的自我感覺為判斷是否造成受害人名譽損害的依據。例如,故意散布捏造的事實,損害某人名譽,但此人并不知曉這一侵害情況,或者雖然知道也不以為意,并沒有為此而感到痛苦,但上述行為仍構成對他的名譽的損害。名譽受損的后果有時可能很明顯,例如親戚朋友與其斷絕往來,配偶與其離婚,周圍的人對他輕視、嘲笑、怨恨、議論等。有時可能不明顯,難以確定。
精神損害是侵害名譽權的間接后果。它是反受害人因加害人的侵害名譽權行為而受到精神利益的損害,包括受害人心理上的悲傷、憂慮、氣憤和失望等對受害人的折磨。精神損害的表現有時很明顯。例如,受害人在受到侮辱或誹謗后,當場昏死、舊病復發,或者郁郁寡歡、精神失常等。有時表現得不明顯。例如受害人喜怒不形于鈀,只在內心深處受精神痛苦。評定精神痛苦的程度,應綜合考慮下列因素:加害人的主觀狀態、實施加害行為的場景或者加害人實施的加害手段、行為內容的惡劣程度、影響范圍的大小等。
財產損失是侵害名譽權的另一間接后果。例如,侵害他人名譽權,致使受害人被降級、解聘,或者沒有評上應評上的職稱而且導致的工次收入的減少。侵害法人名譽,導致該法人形象受損從而銷售收入下降,引起巨大的銷售損失。對于這種財產損失的有無及大小,應考慮被害人工作的性質、經營的狀況等因素,不能一概而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0-12-08申請設立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1-10留置物消滅的法律效果
2020-11-24認繳出資能否質押
2020-12-12與擔保法有關的幾個實務問題
2021-02-19收養關系公證流程有哪些
2021-03-15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別
2021-01-11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拖欠員工工資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31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21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保險公司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可搭售其他產品嗎
2021-03-21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