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過失行為與醫療事故是不同的兩種事故,在認定以及承擔責任方面都表現出來很大的差異。實踐中,在對相關人員追究責任之前,我們要先確定事件的性質。那么該如何認定是否屬于醫療過失呢?如果屬于醫療過失又需要承擔什么責任?請閱讀由律霸小編整理的下文了解。
一、如何認定醫療過失
醫療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是過錯原則。過錯是一種受主觀意識支配的、受法律或道德否定評價的外部行為。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表現形式。《條例》中對醫療事故的定義中規定:“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就是以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法定義務作為認定是否存在過錯的標準。
1、醫療機構的過錯:醫療機構不得違反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的其所承擔的義務,如不得違反《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產品質量法》、《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說規定的義務。
總體來說,醫療機構在醫療事故中違反的義務主要是管理義務,如按批準的診療范圍開展診療活動、適格人員的任用、保證醫療設施設備處于良好使用狀態、保證醫療器械、藥品、醫療用品符合國家要求及按照規定保管醫療文件等。
2、醫務人員的過錯: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行為人即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是否存在過錯,需要按主客觀標準進行判斷。
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及過于自信的過失。
二、醫療過失行為的法律責任
醫療事故的過錯是過失,主要的目的是強調行為人沒有主觀惡意,如果是故意,則應按照刑法處罰或者按一般人身損害賠償處理。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四種:
1、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2、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4、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看完上文的內容后,相信此時大家已經知道該如何認定醫療過失了吧。在醫療過失中,行為人主觀上表現出來的是過失,沒有惡意的,在對其處罰的時候是按照刑法處罰或按一般人身損害賠償進行處理的。具體的醫療過失責任分為了四種,具體內請你在上文中進行了解。更多相關知識,你可以到律霸網站進行了解。
醫療過失賠償
醫療過失鑒定注意
醫療過失行為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糾紛打官司步驟有哪些
2020-12-09工會之間股權無償轉讓要交稅嗎
2021-02-20職務發明的申請權是單位嗎
2020-12-19撫恤金第二順序是等額繼承嗎
2021-03-18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制保險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7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是什么
2021-03-07土地流轉受讓方改良土壤可以嗎
2021-02-05棚戶區改造是指危房、舊房改造,拆遷補償有什么不一樣
2020-11-19用動遷協議騙取安置房差價費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30農村拆遷安置房更名過戶需要哪些手續
2021-02-02延慶拆遷補償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