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的定罪
1、過失犯罪行為本身蘊涵著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會的行為。
2、過失犯罪行為本身是錯誤行為,即屬于不適當的、應當受到譴責的行為。
3、一般情況下,過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時刑法才將其規定為犯罪,行為人才承擔刑事責任,所以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是表現在主觀意志上,而是體現在客觀效果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五條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是過失犯罪。
二、犯罪過失的種類有哪些
1、疏忽大意的過失: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前提是行為人能夠(應當)預見。應當預見的內容是:法定的危害結果。
2、過于自信的過失:已經預見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的心理狀態。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有認識的過失,而疏忽大意是無認識的過失。
3、過于自信的過失與間接故意的區別:相同:兩者都認識到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都不希望危害結果發生。區別:(意志上)間接故意放任危害結果發生,結果的發生符合行為人的意志,過于自信的過失是不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結果的發生違背了行為人的意志;(認識上)間的主觀上考慮避免結果的發生,客觀上也沒采取的措施;過于自信過失則考慮到可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用語上),一個是明知,一個是預見。
三、過失犯罪的量刑
根據刑法過失犯罪的量刑標準如下:
1、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處罰上,因為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明顯要小,因此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要輕。
綜上所述就是律霸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在我們國家的法律法規中刑法過失犯罪的定罪和量刑的一些相關規定,通過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在我們的國家的法律上,犯罪類型一般可以分為過失犯罪和故意犯罪,我們還可以從以上資料知道過失犯罪是一種危害社會的、不適當的行為,如果大家還有什么疑問小編建議大家可以咨詢律霸網,希望以上資料對大家會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或妻一方有權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嗎
2021-03-24協商代表參加集體協商能按照曠工處理嗎?
2020-12-312020醫療糾紛官司怎么打,需要準備收集哪些證據
2021-03-15城市房屋拆遷與農村房屋拆遷有什么不同
2021-02-2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3-09商標轉讓權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05要怎么寫追討個人債務授權委托書
2021-02-28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保險網簽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