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業單位病退
工作年限滿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小于5年(含5年),或工作年限滿30年的事業編制人員,本人自愿申請,經批準可以提前退休。提前退休仍按原事業單位標準核定養老金。
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或工齡25年以上的人員,如本人自愿,經組織批準,可以提前離崗。在法定退休年齡內,領取離崗時的基本工資,檔案工資享受在職人員的增資待遇,到法定退休年齡,一并計算工齡,計發退休費,在原單位辦理退休手續。醫療保險享受原單位待遇,住房公積金以離崗時的標準工資為基數進行交納。
凡工作年限滿30年;或男年滿53周歲、女年滿48周歲(女性工人45周歲)且工作年限滿20年的,經本人申請,按人事管理權限報市有關部門批準后,允許提前退休。
辦理退職的退職待遇有那些?
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退職人員按本人標準工資的40%發給退職生活費。
1、1993年工資制度改革后我區按照國家規定將退職人員的退職生活補助費提高到50%。
2、新人發[2004]74號文件《關于調整自治區機關、事業單位退職人員退職生活費標準的通知》規定,對我區機關工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因病完全喪失工作(勞動)能力辦理退職手續的退職生活費標準調整如下:
工作年限滿10年以上的比照同工作年限退休人員的退休費計發比例(新政發[1994]48號文件對退休人員規定的退休費計發比例)計發退職生活費。
工作年限不滿10年的仍按新政發[1994]48號文件規定標準計發退職生活費。
但上述退職人員不享受新政發[1986]61號、新黨發[1983]71號等文件對退休人員規定的有關待遇。以上標準從2005年1月1日起執行。1993年10月1日以后退職的,按其退職時工資標準調整退職生活費。1993年9月30日以前退職的仍按原規定標準執行。
3、根據新政發[2006]79號文件《關于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計發離退休費等問題的實施意見》規定,對我區機關工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因病完全喪失工作(勞動)能力辦理退職手續的退職生活費標準調整如下(從2006年7月1日起執行):
(1)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職后的退職生活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20年以上的,按70%計發;工作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60%計發;工作年限不滿10年的,按50%計發。
(2)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職后的退職生活費分別按本人退職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20年以上的,按70%計發;工作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60%計發;工作年限不滿10年的,按50%計發。
但上述退職人員不享受新政發[1986]61號、新黨發[1983]71號等文件對退休人員規定的有關待遇。
二、對符合國家規定退休條件的工作人員,本人堅持不退的如何處理
國發[1978]104號文件中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工作幾個具體問題的暫行規定中規定,凡符合國家規定退休條件的工作人員除個別確因工作需要,經縣以上組織、人事部門批準繼續工作外,都要按時辦理退休手續。本人堅持不退的,從所在單位通知的下一個月起,不再計算工作年限,工資改發退休費。
綜上可知,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2017年新政策事業單位病退的內容。通過上文整理的內容可知,在法定退休年齡內,領取離崗時的基本工資,檔案工資享受在職人員的增資待遇,到法定退休年齡,一并計算工齡,計發退休費,在原單位辦理退休手續。醫療保險享受原單位待遇,住房公積金以離崗時的標準工資為基數進行交納。希望可以幫助到你。當然了,你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建議您咨詢專業的意見。詢問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來處理。以最大限度的維護自身的和合法權益,保護你的利益不受傷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危房改造補償國家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運動員違反興奮劑條例如何去處理
2021-01-02夫妻假離婚買的第二套房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20一妻多夫制能否實行
2020-12-30公安機關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規定有哪些
2021-03-05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
2021-03-17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保險合同要如何變更
2021-01-09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