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定義、量刑
定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是指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行為。
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解釋】本條是關于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及其刑罰的規定。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侵犯了商標注冊人的商標專用權,而且,客觀上使大量的偽、劣、次產品進入市場,對名優產品及同類產品造成沖擊,也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構成本條規定的犯罪,應具備以下條件:
1.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是明知。即明知是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仍然銷售,從中牟取非法利益。行為人是否明知,是本罪罪與非罪的重要界限。適用本條規定時,必須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明知其銷售的商品是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如果行為人不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而銷售,不構成犯罪。實踐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行為人是否明知:(1)行為人是否曾被告知所銷售的商品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2)銷售商品進貨價格和質量明顯低于市場上被假冒的注冊商標商品的進貨價格和質量;(3)根據行為人本人的經驗和知識,能夠知道自己銷售的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
2.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行為。這里的“銷售”應是廣義的,包括批發、零售、代售、販賣等各個銷售環節。“假冒注冊商標”是指假冒他人已經注冊了的商標。如果是將還未有人注冊過的商標冒充已經注冊的商標在商品上使用,不構成本條規定的犯罪,屬于違反注冊商標管理的行為。
3.銷售金額必須達到數額較大,才構成犯罪。這也是罪與非罪的重要界限。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個人銷售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銷售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應予追訴。
本條對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犯罪,規定了兩檔刑:即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實踐中,如果行為人銷售的商品假冒了他人注冊商標,同時商品本身是偽劣產品的,構成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應依照刑法規定的處罰較重的規定處罰。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品牌如何促進經貿發展
2020-11-132020最新交通事故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31離婚后可以終止探視小孩嗎
2021-01-04婚約會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11事實婚姻財產分割原則有哪些
2021-01-02離婚時一方的開房記錄能作為出軌證據嗎
2020-12-15訴請解除合同可以撤回嗎
2021-01-22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給繼子買房后可不可以要回來
2020-12-17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是自己承擔嗎
2021-01-31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
2021-02-25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利與弊
2021-01-12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0-12-22在征地拆遷中,什么時候應該進行聽證程序
2021-03-19棚戶區改造是指危房、舊房改造,拆遷補償有什么不一樣
2020-11-19胎兒能否享受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