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忽職守罪的主體認定是怎樣的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玩忽職守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只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才能成為本罪主體。
在 1997年刑法修訂之前,我國刑法對玩忽職守罪主體規定為“國家工作人員”,修訂后的刑法將玩忽職守罪的主體限定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從而使瀆職罪的主體單純化,體現了我國刑法集中、重點懲治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瀆職行為的精神。但是隨著我國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司法實踐中出現了很多新的情況,即除了具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的人員以外,還有一些不具有這個身份,但實際上又在從事國家行政管理職能的人員,應當怎么界定身份?具體包括:一是法律授權某些非國家機關組織,在某些領域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二是在機構改革中,有的地方將原來的一些國家機關調整為事業單位,但仍保留其行使某些行政管理的職能;三是有些國家機關將自己行使的職權依法委托給一些組織行使;四是實踐中有的國家機關根據工作需要聘請了部分國家機關以外的人員從事公務。以上幾種人員雖然在形式上未列入國家機關編制,但實際上是在國家機關工作或者行使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權力,那么這些人員在行使國家權力時,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是否也應當按照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瀆職罪的規定來處罰呢?為此,2002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關于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該立法解釋對瀆職罪的主體范圍作了明確的規定。即除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外,還包括以下三類人員:
1、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由于機構改革的深入和政府部分權力下放,一些法律、法規授權某些非國家機關的組織在某些領域內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如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等等,這些機構并非國家機關,但是它們所行使的職權仍然屬于國家管理職權的一部分,與過去國家機關(中國人民銀行)行使時的權限是一樣的,在這些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的權力也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一樣的。
2、在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實踐中,一些國家行政機關將部分行政處罰權進行了委托授權,如;衛生行政部門委托衛生防疫站向食品衛生經營企業和食品生產經營人員發放衛生許可證,文化局委托其事業單位文化市場管理辦公室負責開辦文化娛樂場所的審批,等等。接受委托的組織是以委托行政機關的名義實施行政處罰權,在該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所擁有的行政處罰權是一樣的。
3、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如:在監獄行使監管、看守職責的合同制民警。等等。
二、玩忽職守罪怎么處罰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玩忽職守罪是一種過失犯罪,即因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重大過失,一般是對自己的工作嚴重不負責任,從而給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重大損失。從本罪的立案標準來看,要是玩忽職守造成的損害并沒有達到規定的標準,則此時無法以玩忽職守罪來論處。
玩忽職守罪司法解釋有哪些
哪些屬于玩忽職守罪的構成要件
處罰玩忽職守罪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方對女方家庭冷暴力離婚有什么補償
2021-02-05公司終止孕婦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15企業征地流程有哪些
2021-03-20軍人結婚需要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8銷售數據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1-06非機動車違反交通規則有哪些
2020-12-29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語言威脅恐嚇算不算違法
2021-02-01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訴訟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4萬元合同算欺詐嗎
2021-03-21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
2020-11-17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房屋中介有權收取中介費嗎
2020-12-04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