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法》從公平原則出發,賦予了債務人諸多權利:
1、同時履行抗辯權。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同時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另一方當事人在同時履行的時間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按約定履行的,有權保留自己的給付義務,這種保留給付的權利就是同時履行抗辯權。《合同法》第66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2、后履行抗辯權。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未履行或者未按約定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不履行的權利,這種權利就是后履行抗辯權。《合同法》第67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二、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又稱先履行抗辯權,指雙務合同成立后,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對方不能履行義務,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義務的可能時,在對方沒有履行或者提供擔保之前,有權單方中止履行合同義務。《合同法》第68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
1、營狀況嚴重惡化;
2、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3、失商業信譽;
4、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它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需要說明的是,當事人依照上述規定中止履行義務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三、債權無效抗辯權,《合同法》第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害社會公共利益;
5、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無效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當事人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應當將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總結的債務人的合法權利有哪些,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所需資料
2020-12-21各級工傷鑒定標準
2021-02-18對錯判的反映和申訴的處理
2021-01-01公司融資后倒閉怎樣去處理
2021-01-01商標權是否應做攤銷
2020-11-11治安拘留十天能探望嗎
2020-12-05未成年打架會留案底嗎
2021-01-05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購買回購房時的證件在哪里辦理,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
2020-11-22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什么是勞動法?
2021-01-06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