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監管的曲折發展。
中國證券市場是典型的新興市場,政府是市場的積極推動者。監管是市場規范和發展的保障,如果沒有監管就沒有今天繁榮的證券市場,證券監管功不可沒。但是,我們也看到,中國證券市場存在種種令人堪憂的問題。2002年前后,**高科、麥*特、鄭*文、**股份、銀廣夏等“地雷”相繼引爆,違規行為充斥市場,信息披露不真實普遍存在,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券商挪用客戶保證金,機構操縱市場,證券中介機構違背職業道德與上市公司共同作弊,嚴重侵害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證券監管力度不夠,對違規行為的查處滯后而無力。面對這些問題和缺陷,證券監管受到市場各方的質疑和批評。“中國證監會作為法定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其監管力度與法律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還是有較大的差距”。市場中不規范行為所造成的危害將是巨大的,市場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損害,并且加大了市場整體的風險。當然,我們也看到,這些違規的上市公司主要是“規模控制、額度管理”下的產物。這也正說明,中國的證券監管確實走過一些彎路。我國證券市場的興起與發展是20世紀90年代初,當時正處于中國長期實行的計劃經濟體制開始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時期,強烈的政府主導意識和制度慣性導致證券市場留下的顯著的行政干預痕跡:證券市場作為融資市場,以為國企改革和脫困服務為目標;證券發行監管則以行政審批、額度控制為主要手段;證券監管以穩定、規范、不出事為目標;證券監管必須體現監管機構對市場的直接控制;證券監管應當通過大量隨機式懲處來顯示監管權威;證券監管應能自由擴充監管機構運用監管手段的空間;等等。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加之于市場各方的共同努力,證券監管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優化。
首先,在監管理念上,證券監管確立保護投資者的正確理念。監管機構認識到:證券市場客觀上是為國有企業的改革提供了舞臺和空間,其在以往和以后都將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卻不應仍然建立在為發展國有企業的根基之上,它應當真正發揮其作為市場的正常功能,服務于所有合法的市場參與者。監管機關也應當公正地對待所有的參與者,維護和體現市場自由、平等的真正內涵。“保護投資者利益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監管機構提出“證監會要‘回歸’監管者的位置”,將積極穩妥地推出一系列市場化取向的改革措施,順應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的潮流,在穩妥和穩健發展的前提下,在合適的時機用合適的方式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校園欺凌屬不屬于犯法
2021-02-18環境侵權案件中的關聯性如何證明
2020-12-11抄襲侵犯了出版商什么權利
2021-02-10票據行為票據能力是如何的
2021-01-08夫妻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及方法
2020-12-16合同保全形式是怎樣的,有哪些方式
2020-12-06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
2021-02-05車險購買有哪些誤區
2021-02-05保險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二
2020-12-11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由哪些主體承包經營?
2021-02-282020農村集體土地合法使用權轉讓現狀以及征收行為的合理性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