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保全未到期債權
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根據利害關系人或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對當事人的一定財產采取強制性保護措施,以保證將來的生效判決得以有效執行的法律制度。
所謂對到期債權的訴訟保全,是指法院在立案或案件審理階段,根據債權人申請,對債務人已到期的其對第三人享有的債權采取強制性措施,裁定第三人不得對本案債務人清償。由于對到期債權的保全涉及本案當事人之外的第三人,超越了本案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若處理不好,會直接影響第三人的程序權利和實體權利。
到期應得收益是指當事人依據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對其存于相對人處的具有資本性質的投資所應收得的利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適用民訴法意見》)第104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對債務人到期應得的收益,可以采取財產保全措施,限制其支取,通知有關單位協助執行。
由此可見,到期應得收益與到期債權一樣,均為債權人到期的但尚未被其實際占有支配的金錢利益,實踐中容易混淆。
二者之間不同點:
(1)對象不同。到期債權的對象是債務人依據合同所應得的債權利益;而到期應得收益是債務人對其具有資本性質的投資所應獲得的利益。
(2)法律規定對二者應采取的保全措施不同。對到期應得收益,法律規定的保全措施是裁定限制債務人支取;而對到期債權的規定則為裁定第三人不得對債務人清償。
(3)對相對人或第三人所采用的法律文書種類不同。雖然法院對到期應得收益和到期債權的債務人,均采用相同的法律文書形式即裁定,但對二者的相對人或第三人所采用的文書種類則有所不同。對到期應得收益的相對人——有關單位采用的是通知書;而對到期債權的第三人則采用裁定書。
(4)相對人或第三人對保全措施享有的法律權利不同。按現有法律規定,相對人對法院限制債務人支取到期應得收益的通知,僅有協助執行的義務,而無權利;而第三人對法院不得清償到期債權的裁定,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適用民訴法意見》第110條的規定,享有申請復議的權利。
由于到期債權與到期應得收益存在上述不同點,所以在采取訴訟保全措施時,一定要分清保全對象的性質,不能不加區別隨意保全。否則,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影響第三人訴訟權利的行使。比如:若將到期債權反視為到期應得收益進行保全,由于到期應得收益的相對人無申請復議的權利,只有協助執行的義務,則會剝奪其實際作為到期債權的第三人本應享有的對裁定的申請復議權。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訴訟保全未到期債權相關內容,如果被保全人對財產保全有異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如果保全錯誤的,申請人是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號有限制嗎
2020-11-07什么情況下會股權凍結
2020-11-09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不生效
2020-11-09商業車險退保能退多少錢
2021-02-11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如何進行
2020-11-14買保險時假報年齡的后果
2020-12-23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土地出讓金按照什么標準收
2021-01-052020年公租房拆遷的補償政策
2020-12-10對房屋司法強制拆除需要什么流程
2021-01-07如何認定被拆遷人的主體資格
2020-12-25沒有土地證的廠房拆遷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