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受委托行政機關在委托范圍內以誰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
律師回答:委托行政機關名義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十四條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法律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必要時,國務院可以采用發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實施后,除臨時性行政許可事項外,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規。
第十五條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確需立即實施行政許可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臨時性的行政許可。臨時性的行政許可實施滿一年需要繼續實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應當由國家統一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不得設定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登記及其前置性行政許可。其設定的行政許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個人或者企業到本地區從事生產經營和提供服務,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商品進入本地區市場。
第十六條行政法規可以在法律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定。
地方性法規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定。
規章可以在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定。
法規、規章對實施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作出的具體規定,不得增設行政許可;對行政許可條件作出的具體規定,不得增設違反上位法的其他條件。
第十七條除本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的外,其他規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設定行政許可。
第十八條設定行政許可,應當規定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條件、程序、期限。
第十九條起草法律草案、法規草案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草案,擬設定行政許可的,起草單位應當采取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聽取意見,并向制定機關說明設定該行政許可的必要性、對經濟和社會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聽取和采納意見的情況。
第二十條行政許可的設定機關應當定期對其設定的行政許可進行評價;對已設定的行政許可,認為通過本法第十三條所列方式能夠解決的,應當對設定該行政許可的規定及時予以修改或者廢止。
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可以對已設定的行政許可的實施情況及存在的必要性適時進行評價,并將意見報告該行政許可的設定機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股權融資區別是什么
2021-01-10質押物是否可以自行變賣
2021-03-03交通事故理賠流程
2020-12-22鄰居住改商噪音擾民,其他業主如何維權
2021-02-27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行
2021-02-26工傷索賠程序
2021-02-14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小產權房改名有效嗎
2021-02-25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保險理賠降賠空間是怎么回事
2021-03-15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什么是絕對免賠額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