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舉報權利包括哪些內容
舉報權利實際上是一種民主監督權利。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包括公民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控告權、檢舉權和取得賠償權等。舉報權利是對檢舉權、控告權的進一步發展,是公民依法向有關專門機關檢舉揭發違紀、違法或犯罪行為的權利。舉報權利的內容具體細化一下,可以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1)進行舉報的權利和決定是否舉報的權利。舉報人可以舉報,也可以不舉報,現行法律無強制性規定。是否愿意行使舉報權利由舉報人自己決定,其他任何單和個人都無權干涉,不能強制舉報,也不能妨礙舉報。如果某人因知情而受到調查,并向專門機關如實陳述了自己所知道的情況,即是作證,而不是舉報。
(2)選擇舉報受理機關的權利。舉報人進行舉報的時候,可以憑主觀判斷選擇舉報受理機構,可以不受級別和管轄分工的硬性限制。當然,出于考慮舉報查處效果需要的除外。
(3)選擇舉報時間和舉報方式的權利。舉報人可以今天舉報,也可以明天舉報,也可以等待一段時間,再決定舉報。并可以自由選擇打電話、寫舉報信、來訪舉報等形式。
(4)有權決定是否實名舉報。這是舉報人的重要權利,實名舉報可能給舉報人帶來一定的麻煩,但是可以方便專門機關了解情況。假名舉報可以很好地為舉報人保守秘密,但是專門機關又可能無法與舉報人取得聯絡。
(5)獲得保護的權利。能否得到保護對舉報人來說很重要,對于侵犯舉報人合法權益的情況,舉報人有權投訴,要求予以處理。
(6)查詢結果和申請復議的權利。這關系到舉報人的舉報權利能否真正得到實現。
(7)獲得損害賠償的權利。這也許能夠給舉報人因舉報而遭受的損失產生一定的補償,但是能否真正產生良好的效果還需要看具體情況。
(8)獲得必要獎勵的權利。如果承諾舉報有獎,就應當兌現,實現權利有利于取信于民,并激發舉報人進行舉報和支持調查的積極性。
賠償權利人的范圍是什么呢
一、直接受害人
第一種賠償權利人就是直接受害人,就是健康權、生命權、身體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這種受害人是最多的。這種賠償權利主體,就是直接受害人。被害人沒有死亡,但因傷不能參加訴訟,委托其近親屬或者其他人參加訴訟的,被害人仍是原告人,是賠償權利人。受委托的人不能成為原告人,其身分是委托代理人。
另外,被害人沒有死亡,近親屬替被害人支付醫療費等其他費用的,近親屬不能以此為由,作為原告人提起訴訟。近親屬支付的醫療費等,只能由被害人自己以原告人的身份向被告人追償。被害人撫養近親屬的費用,是從其收入中支出,因重傷、殘疾收入減少、失去,無法支付撫養費的,應由被害人作為原告人以正常收入的損失為由向被告人追償。近親屬因被害人重傷、殘疾而失去撫養費的,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的近親屬。
二、間接受害人
第二種賠償權利人就是間接受害人。間接受害人,指的是撫養來源受到損害的人,是死者生前扶養的人,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原來是在死者扶養之下,扶養來源是來源于死者,因為侵權行為侵害而死亡后,使他的扶養來源受到損害,這是一個間接的損害。《民法通則》第119條實際上講的間接受害人就是死者生前扶養的人,他的撫養來源受到了損害,他有權利請求賠償生活補助費。最高法院在貫徹《民法通則》的司法解釋當中又增加了一個間接受害人,就是造成身體殘廢的人,他在受傷以前所扶養的人也可以請求撫養損害賠償,這個也是間接受害人,是賠償權利主體。
三、死者近親屬
第三種賠償權利人就是死者近親屬。在司法解釋里面講的死者近親屬,就是侵害生命權,侵權行為的直接受害者已經死亡了,這個死者近親屬他有權利請求賠償,他也是賠償權利人。我們侵權行為法講死者近親屬,還應該考慮的不是人身損害賠償這種情況,而是在精神損害賠償當中,一個人的侵權行為侵害了死者的人格利益,造成死者人格利益的損害,作為死者人格利益保護人的死者近親屬,他有權提起訴訟,這種死者近親屬是更典型的。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什么是舉報權利包括哪些內容的相關知識的具體介紹,我們知道對于監督權是我們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所以大家有權對國家政府人員的行為進行監督,所以大家如果在這方面如果還有其他相關的問題,歡迎來咨詢律霸網的相關法律顧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期間電器壞了誰來修
2021-02-26律師非訴訟業務有哪些
2020-11-27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流程怎么走
2021-01-03公司怎樣轉讓股權
2021-02-11申請認定馳名商標的三種途徑是什么
2021-03-12搭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保險公司被判賠償焦點案例
2021-01-12村民之間轉包只需備案,不需經過村委會書面同意
2020-12-14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項目
2020-11-17帶設計方案土地出讓方式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2-26土地私有化的利與弊是什么
2021-02-25土地流轉合同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