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合同的條件和訴訟時效分別是怎么樣的?
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
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于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合同一經有效成立,就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雙方都必須嚴格遵守,適當履行,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這是中國法律所規定的重要原則。只是在主客觀情況發生變化使合同履行成為不必要或不可能的情況下,合同繼續存在已失去積極意義,將造成不適當的結果,才允許解除合同。
這不僅是解除制度存在的依據,也表明合同解除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否則,便是違約,不發生解除的法律效果,而產生違約責任。中國法律對合同解除的條件作了比較詳盡的規定,表明了對合同解除的允許與限制。
二、解除合同訴訟時效
合同解除系解除權行使的結果時,為形成權及其行使的問題;合同解除系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結果時,也不是請求權行使的表現。按照我國法及其理論關于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的分工,這不屬于訴訟時效制度管轄的領域,前者受制于除斥期間,后者適用合同法關于合同訂立以及合同生效的規定。合同解除本身雖不適用于訴訟時效,但因解除而生的有關法律后果則同訴訟時效有密切關系,需要討論。
綜合上面所說的,解除合同是雙方都擁有的權利,但對于解除合同也是必須有合法的條件才能進行解除,從而自己也不會承擔任何的責任,對于合同在解除中雙方有什么糾紛的話,是可以在規定的時間之內提起訴訟來解決雙方的事情。
解除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公司無故解除合同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征地補償是怎么樣的
2021-02-10股權轉讓何時生效?
2021-03-20兩公司合并土地使用權怎么處理
2021-01-21反擔保抵押認定為質押嗎
2021-02-07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精神損失費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
2020-11-10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什么是瀆職侵權罪
2021-02-14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28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點
2021-01-16買保險 律師教你“八招”防忽悠
2020-12-18利差益
2021-01-17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應該找什么部門辦證及內容
2020-11-23土地流轉協議書范本
2020-12-20一房2個戶口拆遷怎么安置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