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要
1999年3月15日,九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民共和國合同法》首次規定了債權人的代位權,為了保證合同法的正確實施,1999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又做出了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解釋(一),對行使代位權的條件及其客體的范圍做出了具體的司法解釋。所謂債權人代位權的客體,即代位權行使的對象,也就是指債權人具體能夠行使債務人的哪些權利。因我國99年新合同法出臺之前,我國尚無代位權制度的規定,所以無論是在學理上或者司法實踐中對代位權的客體有不見的見解。本文將結合實際,以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為基礎,對代位權的客體進行一些探討,以求達到共認識。
二、代位權及其客體的闡述
(一)代位權及其客體的概念
1、代位權的概念
這里所談的代位權是指我國1999年頒布的《合同法》中規定的債權人的代位權,是指債權人為確保其債權的受償,當債務人怠于行使對第三人的財產權利而危及債權時,得以自己的名義代替債務人行使財產權利的權利。從權利的性質看,它屬于民法上的形成權,是債的擔保的一種。法國民法典繼受并創設了代位權制度,并為西班牙、意大利及日本民法典所承襲。而強制執行法較為發達的德國、瑞士等國都卻不認可代位權制度。我國《民法通則》未規定代位權制度,直到1999年新頒布的《合同法》才明文規定了代位權制度。
2、代位權客體的概念
債權人行使代位權,原則上不得處分債務人的財產,違反該原則而處分者,其處分行為無效。那么,債權人能夠行使債務人的哪些權利呢?這就要談代位權的客體。所謂代位權的客體,是指代位權行使的對象。在99年《合同法》出臺之前,我國的民事立法尚無代位權制度的規定。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由于社會上各個方面的原因,債務糾紛增加迅速,債務案件的執行難度也越來越大,不少債務人在負債以后,為了逃避債務而隱匿資產,或故意不主張自己的債權,甚至放棄自己的債權,這樣就使案件的判決難以執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積極保護。所以立法者針對嚴重存在的三角債,執行難以及債務人逃廢債務的現象,以傳統的代位權理論為基礎確立了我國民法上新的代位權制度。這種新制度與傳統理論和外國立法的差異,主要在于代位權的客體不同,即代位權的對象不同。債權人的代位權,應針對債務人的哪些權利行使,《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對代位權的客體作了規定:“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該規定將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客體限定在債務人對第三人的“債權”且須為“到期債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向一方父母買房是否為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債務如何承擔
2021-03-11刑罰轉變為無期是否還能執行
2021-03-01商標權轉讓應該怎么做
2020-11-26如何確定交通事故受訴法院
2021-02-04借條中既約定了逾期利息又約定了違約金該如何計算
2021-01-04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交通事故中沒有足夠的搶救費用該怎么辦?
2021-01-26兒子沒能力贍養老人怎么辦
2021-01-15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內容是什么
2021-03-22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家庭保險公司不足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