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民事抗訴的范圍
必須明確的是,民事檢察監督應當主要是“事后監督”,即對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監督,而不是“事前監督”、“事中監督”或者“全程監督”。一般來說,下列情況不屬于檢察院民事抗訴的范圍:
第一,純人身關系的裁決,如解除婚姻關系的案件,客觀上已經無法進行糾正,但是因解除婚姻而導致的夫妻財產分割糾紛仍可提起抗訴。
第二,如上所述,對于生效的民事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抗訴;但“違反自愿原則、協議書內容違法”的,不可以抗訴。
第三,當事人對可以上訴的一審判決、裁定在發生法律效力后,沒有正當理由說明未提出上訴的,不可以提起抗訴。以此督促當事人應當積極尋求法院處理糾紛,只有窮盡法院處理渠道,才可依法申請檢察院抗訴。
第四,對法院訴訟前或訴訟中作出的裁定,如訴前保全、先予執行等,雖一經作出就產生法律效力,但并不是最終裁定,當事人可以通過復議等方式予以解決,故對上述生效裁定,檢察院不予抗訴。
如何理解“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
就檢察院對生效民事調解書的監督,另一個問題是,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如何理解?有觀點認為:法律就是國家利益、社會公益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權益的具體體現,違反法律就是損害了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筆者認為,此觀點不太妥當。從文義上解釋,一般認為,國家利益是指滿足或者能夠滿足國家生存發展為基礎的各方面需要并且對國家在整體上具有好處的事務。社會公共利益是指特定范圍的廣大公民所能享受的利益。但是,遍查民事訴訟法,法律對上述概念并無定義。而根據xx教授的觀點:國家利益是相對于私人利益而言的,社會共同利益是相對于商業利益而言的。無論如何,該條款處的“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指的應是影響宏觀方面利益的情形,如果狹隘地理解成違反法律就是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無疑是和該條款的精神相違背。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檢察院抗訴范圍”的法律知識。遇到此類問題,請你認真閱讀以上內容。那么希望以上律霸網小編為你提供的答案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結果出來多久可以拿到錢
2021-01-24公司未購買工傷保險如何賠付
2020-11-19律師非訴訟業務有哪些
2020-11-27留置物如何確定價格
2021-03-07老人的贍養費標準
2020-11-18隨意提管轄異議可能會被罰款嗎
2021-03-16被性騷擾后跳樓自殺,性騷擾如何判刑
2021-01-14公司被合并重簽合同有賠償嗎
2020-11-20雙倍賠償金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9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